正文 第50章 讓孩子愛上運動擁有健康的身體(1 / 1)

體育運動,對增強兒童的機體發育和心理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運動的內容要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對身體素質好,沒有疾病的兒童,運動的項目可盡量全麵一些,運動的強度可大一些;對體質較弱的兒童,鍛煉的內容應由簡單科目開始,循序漸進,不能硬是讓孩子去踢如足球這個大強度訓練的運動,否則必然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不僅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它道出了運動與身體健康的密切關係。實踐也告訴我們,體育鍛煉有利於孩子的生長和發育,鍛煉可使人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得到增強;身體健康,學習起來也有能量基礎,效率也高;體育鍛煉還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某些良好的道德和意誌品質。

鍛煉身體的好處我們說都說不完,然而現代生活中也許是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也許是運動空間的窄小,每天都能鍛煉身體的人看起來是減少了,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憂慮。為了能負荷得起日後繁重的工作,就必須在年少時期打下一個好的身體基礎,相信沒有哪個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日後的競爭中是因身體的原因而失敗的吧,所以當孩子還小時,就要幫助孩子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以強其筋骨,健其體魄。

那麼家長怎樣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習慣呢?

(1)要從小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體育鍛煉發生了興趣,就較易親身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培養孩子體育鍛煉的興趣,可以從體育遊戲開始,也可以讓孩子去參觀、欣賞各種體育比賽。

(2)要教給孩子鍛煉身體的方法

孩子年齡不大,體質幼嫩,又缺乏體育鍛煉經驗,因此,家長要教給孩子體育鍛煉的方法。在開展體育鍛煉的時候,應講明活動要領,還要做好示範動作,加強對孩子的指導與保護,防止發生事故。

(3)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來安排活動項目

體質好、喜歡活動的孩子,可以讓他直接參加一些體育項目的鍛煉;體質較差、不愛活動的孩子,可以先讓他參加一些體育遊戲,待他有了興趣,再讓他參加跑跳、投擲、球類等體育活動,另外,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運動量,年齡小的孩子宜多做些較為緩和的、活動性比較強的運動,不宜做用力過大、憋氣、負重的練習項目。

(4)要鼓勵孩子持之以恒地鍛煉

體育鍛煉隻有持之以恒,才會有效果,也隻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鍛煉的習慣。因此幫助孩子製訂鍛煉計劃,並督促孩子天天堅持。

體育鍛煉有利於健康成長,鍛煉可使人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得到增強,身體強壯了,學習起來就會有精神,而且體育鍛煉還可以幫助培養孩子耐心和毅力。那麼孩子在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時也要注意:

(1)嚴格自己的作息時間

利用生理節奏的規律,可以使孩子在大腦皮層中逐步建立固定的體育鍛煉興奮灶。每天晚上盡量保證在同一時間就寢,早晨在同一時間起床,並在同一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鍛煉時間也基本相同。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寒風刺骨的冬天,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在寒暑假,都不改變這樣的生活規律,形成有利於健康的良好的“生物鍾”。這樣,天長日久,鍛煉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了。

(2)找家長一起鍛煉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果家長帶頭鍛煉,尤其是大人和小孩進行比賽的話,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有利於養成習慣。相反,如果家長一年四季足不出戶,或像“工頭”一樣在一邊監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體育鍛煉就會變成負擔和懲罰。

(3)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年齡,合理安排運動量

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注意力比較不集中,容易疲勞,但也容易恢複。所以如果年紀不大的話,鍛煉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要過長,但內容要多樣。可把跑、跳、投擲、體操和遊戲結合進行。

(4)根據自己的特點,適當學點兒專門的體育技術

如今各類體育明星十分受歡迎,如武術高手、足球名將、籃球巨星、拳壇怪傑都頗有人氣。如果家裏麵具備一定的條件,大可以去學習專門的體育技術特長,這樣將會大大激發鍛煉熱情,良好的鍛煉習慣往往就在這種熱情中養成了。

健康是一件寶貴的東西,實際上是唯一寶貴的東西。隻有健康值得我們在追求它的時候不惜使用時間、汗水、麻煩和寶貴的財富,乃至生命。隻要失去健康,生活就充滿痛苦和壓抑。沒有它,快樂、智慧、知識和美德都黯然失色,並化為烏有。

——蒙田(法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