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教會孩子不毛躁認真細致的做事情(1 / 1)

粗心在孩子身上很普遍,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這是由於他們的視知覺和聽知覺發展還不成熟,隨著孩子身心的發展,粗心問題會有所好轉。

不少孩子粗心大意,有的是偶爾出現,而有的是經常如此,已經形成了習慣。要改變一種習慣是不容易的。

據專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孩子粗心多是不當的教養方式造成的,主要是:過分的照顧,包辦代替,沒有規矩,缺乏要求,溺愛縱容,還有的是小時候不當一回事,忽略了,待到頭疼時,習慣已經形成了。

糾正孩子的粗心問題,父母應有相應的對策,以下建議供家長參考。

(1)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習慣的客觀原因

因為習慣都是環境造成的,要改變習慣,自然要從改變環境著手。例如,家長是不是細心?家庭環境是不是有條不紊?有沒有規矩?有沒有要求?是不是溺愛?是不是縱容?

(2)對於孩子的粗心,不要一味地責怪,可以教給他一些克服的方法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向孩子提出很具體的要求,如放慢做作業的速度;做完作業自己檢查一遍;檢查方法是做一題檢查一題等。

(3)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

如寫毛筆字、縫紐扣等,這些能鍛煉孩子的細心程度。

(4)要給孩子立規矩

針對孩子的粗心毛病立規矩,例如,孩子做作業粗心,就立條規矩:每次做完作業都要檢查一遍,並監督孩子實施。孩子不收拾東西,就在家裏立條規矩:從哪裏拿的,一定要放到哪裏去,大人以身作則,也嚴格要求孩子,絕不放過一次。

(5)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家長一再地說孩子粗心,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粗心。孩子小,自我意識薄弱,很在意周圍的眼光,家長需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優點上,對他的進步表現及時給予表揚。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隻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