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教會孩子保持優雅的儀態(2 / 2)

禁忌:不衛生的手姿,如搔頭皮、掏耳朵、挖鼻孔、抓癢癢等;不穩重的手姿,如大庭廣眾麵前,雙手亂摸、亂放,或是咬指甲、抱腦袋等;失敬於人的手姿,如以食指指點他人,勾動食指或拇指以外的四指招呼他人等;區分不清對象而使用易於誤解的手姿。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種手姿,可能被賦予不同的含義。

(4)視姿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能夠傳神的。友善地看人表明願意友善地待人。

①注視時間:與人相處,如若注視對方的時間占全部時間的1/3左右,表示友好;不足1/3表示輕視;占到2/3左右,表示重視;超過了2/3,則表示興趣十足或者懷有敵意。

②注視角度:平視,適用於與身份、地位相當之人進行平等交往;側視,如果是麵對對方,則含有輕蔑不敬之意;仰視,表示尊重敬畏;俯視,表示對晚輩的寬容、憐愛,也可表示輕慢、歧視。

③注視部位:短時地注視對方雙眼,表示聚精會神、專心致誌,稱為關注型注視;注視對方額頭,表示嚴肅、認真、公事公辦,稱作公務型注視;注視對方眼部至唇部,是交際場合的常規,稱為社交型注視;注視對方眼部至胸部,多為關係密切的男女之間表示親善,故稱近親密型注視;注視對方眼部至襠部,適用於距離較遠的熟人,也表示親善,故稱遠親密型注視;隨意一瞥他人身上任意部位叫做隨意型注視,也叫瞥視,表示注意或者敵意。

④注視方式:直視,即直接注視對方,表示認真、尊重、坦誠;凝視,即全神貫注地注視,表示專注、恭敬;盯視,即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注目對方某處,表示出神或挑釁;虛視,即目光不聚焦於某處,眼神不集中,表示膽怯、疑慮或失意;掃視,即上下左右反複打量,表示好奇、吃驚;睨視即斜著眼睛注視,表示懷疑和輕視;環視,即與多人交往時有節奏地注視不同的人或物,表示“一視同仁”地重視認真;他視,即與人交往時眼望他處,表示膽怯、害羞、心虛、反感、心不在焉;無視,即閉上眼睛不看對方,表示疲憊、反感、沒有興趣。

⑤注視變化:目光、視線、眼神的變化,都反映著內心情感的變化。比如:眼皮眨動過快表示活躍、思索,過慢表示輕蔑、厭惡;瞳孔突然變大放光表示驚奇、喜悅,突然縮小無神表示傷感、失去興趣;眼球反複轉動表示心有所思。

現在,挺起身軀,然後,你會發現緊張的心情開始鬆弛下來,覺得自己比以往好得多,內心深處也就更寧靜、更愉快了。

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薩克雷(英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