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改變生活
生活的情調要靠自己去創造,與其苦苦抱怨現實,不如細心體會眼前實在的快樂。生活即使再苦,我們也要微笑著麵對,能以苦為樂的人,才能發現希望。
在美國的西雅圖,有一個很特殊的魚市場,人們都說在那裏買魚簡直是一種享受!在那個市場裏免不了有魚腥味,但是迎麵而來的是魚販們歡快的笑聲,他們麵帶笑容,就像是球場上合作的棒球隊員,讓冰凍的魚像棒球一樣,在空中飛來飛去,大家互相唱和:“啊,8條鱈魚飛往弗裏達去了,5隻螃蟹飛到堪薩斯嘍。”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充滿著樂趣和歡笑!
有人問一位在這裏賣魚的人:“你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為什麼還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對方回答說,事實上,幾年前的這個魚市場本來也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條件差,生活太苦太累,但是後來,大家認為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改變工作的品質,於是,他們不再抱怨生活本身,而是把賣魚當成一種藝術,再後來,一個創意接著一個創意,一串笑聲接著另一串笑聲,他們成為魚市場中的奇跡!
大夥練的時間長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馬戲團演員相媲美,這種工作的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他們常到這兒來和魚販們一起用餐,感染他們樂於工作的好心情,有不少沒有辦法提升工作士氣的主管還專程跑到這裏來詢問:“為什麼一整天在這個充滿魚腥味的地方做苦工,你們竟然還這麼快樂?”他們已經習慣了給這些不順心的人排憂解難。
有時候,賣魚販們還會邀請顧客參加接魚遊戲,即使怕魚腥味的人,也很樂意在熱情的掌聲中一試再試,意猶未盡,每個愁眉不展的人進了這個魚市場,都會笑逐顏開地離開,手中還會提滿了情不自禁買下的貨,心裏似乎也會悟出一些道理來。
看來,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微笑。一位詩人曾經這樣寫道:“你需要的話,可以拿走我的麵包,可以拿走我的空氣,可是別把你的微笑拿走。因為生活需要微笑,也正因為有了微笑,生活便有了生氣。”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微笑。微笑是一縷春風,化開久凍得堅冰;微笑是一滴甘露,滋潤久旱的心田;微笑是人們臉上高尚的表情,溫馨而怡人!每天給自己一個微笑,你會趕走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梵高在成為畫家之前,曾到一個礦區當牧師。有一次,他和礦工一起下井,在升降機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懼中,顫抖的鐵索在軋軋作響,箱板在不停地左右搖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聲,聽憑這台機器把他們送向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但是,梵高注意到有一位老礦工神態自若得像沒事一樣。
事後,他悄悄地問那位老工人:“您是不是已經習慣了?”這位坐了幾十年升降機的老工人卻回答說:“不,我永遠不會習慣,永遠會感到害怕,隻不過我們學會了微笑著麵對這一切。”梵高聽後再也不感到害怕了,他感到自己的心也在笑著麵對著一口黑黑的深井。
微笑,使人堅強。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利,當困難和挫折來臨時,笑臉迎對,勇敢麵對,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微笑著麵對人生,微笑著麵對挫折,微笑著麵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會發現,生活其實是美好的。
有一個憂鬱的人來到上帝麵前問:“上帝,告訴我吧,如何才能讓我跳出憂鬱的深淵,在歡樂的大地上盡情玩耍?”
上帝說:“請學會微笑吧,向所有的一切。”
憂鬱者又問:“可是,我為什麼要微笑呢?我沒有任何微笑的理由呀。”
上帝回答:“當你第一次向人微笑時,不需要任何理由。”
憂鬱者接著問:“那麼,第二次微笑呢?以後我都不需要任何理由地微笑嗎?”
上帝意味深長地說:“以後,微笑的理由會按它自己的理由來找你。”
於是,憂鬱者走了,他要按著上帝的指引,去尋找微笑,去付出微笑。
半年過後,一個快樂者來到上帝麵前。
他告訴上帝,他就是半年前那個曾求教於上帝的憂鬱者。
現在,他的臉上陽光燦爛,充滿自信,他的嘴角,總是掛著真誠的微笑。
“現在,你有了微笑的理由了嗎?”上帝笑問。
“太多了!”曾經的憂鬱者說,“當我第一次試著把微笑送給那位我曾熟視無睹的送報者,他還我以同樣真誠的微笑時,我發現天是那麼藍,樹是那麼綠,送報者離去時哼著的歌是那麼動聽!”
“當我第二次把微笑送給那位不小心把菜湯灑在我身上的侍者時,我收獲了他發自內心的感激,我似乎看見了人與人之間流動著的溫情,這溫情驅散了我內心聚積著的陰雲。”
“後來,我不再吝惜我的微笑,我把微笑送給街邊孓然獨行的老人,送給天真無邪的孩子,甚至送給那些曾經辱罵過我的人。我發現,我都收獲了高於我所付出幾倍的東西,這裏麵有讚美、感激、信任、尊重,也有某些人的自責和歉意。這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啊,它讓我更加自信、更加愉快,也更加願意付出微笑。”
“你終於找到了微笑的理由”,上帝說“假如你是一粒微笑的種子,那麼,他人就是土地。”
他們相視而笑。
無論你在什麼地方,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人與人之間,簡單的一個微笑是一種最為普及的語言,她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與人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個可以分享的微笑,即使是你一個人微笑,也可以使你和自己的心靈進行交流和撫慰。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著它笑,它也對著你笑。學會了對自己微笑,就學會了熱愛生活,學會了對別人微笑,就學會了珍惜美好,學會了對一切生命微笑,你的人生便處處充滿陽光!
記得要感謝你自己
我們經常被告誡,要學會感恩。於是,當我們受到一點讚揚或是取得一點成績時,總是在不斷地或有意、或無意,或真心、或違心地感謝師長,感謝上司,感謝同仁,感謝親朋……的確,太多的人給予我們幫助,我們要感謝的人自然很多。感謝他人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但我們卻從來不曾想過感謝自己。
有一位農夫拉著一車沉重的稻草來到陡坡前,他望著前方不禁停下了腳步,他認為單憑自己的力量是上不去,必須有人幫助才行。恰巧,有一個過路人笑著對農夫說:“別急,我來幫你!”說著便卷起袖子,拉開一副推車的架勢。農夫覺得自己有了底氣,便在前麵使勁拉車,過路人一邊在後邊推,一邊大聲喊:“加把勁兒,加把勁兒!”經過一番努力,農夫終於把車拉上了大坡。
他充滿感激地說:“謝謝你啊,好心人!”那位過路人卻不好意思地說:“不用謝我,還是謝謝你自己吧。我的手患有小兒麻痹,沒有力氣,隻是在旁邊為你喊加油而已。你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把車拉上來的!”
感謝他人已成常態思維,我們因此而忽視了另一個重要理念:人也得感謝自己!感謝自己,才能真實的感受世界與生活,當你困難時,麵對別人伸出的手時,如果你無動於衷,或許那雙手也是多餘的,因為這一切取決於你自己。當你伸出自己的手時,此時你應該感謝你自己,因為麵對別人那雙真誠的手,你也同樣伸出了你的手。
人生可以從感謝自己中獲得更多的自知之明,更清醒的頭腦,更努力前行的動力。為什麼不感激自己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別人扶得再牢,自己不邁開腳步,又能走多遠呢?
生命曆程,風雨人生,太多的苦難與挫折隨時相伴,而所有這些真實的存在時,所針對的人就是自己,如何對待與處理隻能依靠自己。當然我們生活於這個世界,也注定有著太多的個體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但我們也明白於這個世界裏,或許有時自己才是主角,而其他的一切都是配角。
2004年8月27日,劉翔在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2秒91的成績獲得了冠軍,平了由英國選手科林·傑克遜1993年創造的世界紀錄,打破12秒95的奧運會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之後,劉翔又在2005年取得了一係列比賽的冠軍。2006年,劉翔一舉奪得中國體育十佳勞倫斯冠軍獎最佳人氣運動員獎和最佳男運動員獎兩項大獎,他獎後感慨地說:“能拿到這樣的獎我最感謝自己,2005年能有這麼好的表現是自己的努力所至,我希望在2006年能更加努力。”
可見,感謝自己,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感謝自己,感謝自己的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走過了辛勤播種的春天,終於迎來了這個收獲的季節。要不是自己曾經的努力,哪來今天的碩果累累?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不管你身處事業的頂峰,還是遭遇挫折之時,你記得感謝自己,這樣你會發現,你的自尊自愛感正大大增加,你會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會用旺盛的鬥誌掃除悲觀。
有一個年輕人,他深信自己擁有不凡的寫作才能,並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那些作品從來沒有其他人看得上眼。這個年輕人曾多次向國內一些出版社的編輯提交過書稿,但最終沒被采納。盡管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經曆,他從未對自己的寫作才能失去信心,他決心今後成為一名職業的作家。於是,他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奮鬥,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以一絲不苟的態度完成了許多書稿的創作。工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家出版社的編輯願意為他出書,他十分激動,隨即給編輯寫了一封言詞懇切的感謝信。
很快就收到編輯的回信,他說:“你不要感謝我,我的工作就是為他人做嫁衣。你要感謝的人,應該是你自己,因為作品是你自己創作的。”那位編輯的話,給這位年輕人以後的創作起了極大的鼓勵作用,也給他來了很大的人生啟迪。後來,這個年輕人成為了一名職業作家。
感謝自己,不是自以為是,而是自信的表現,是自己給自己的鼓勵,不斷地發掘自身潛能的原動力。一個人有了自信就會自強不息,就會知難而上。在生活中,隻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生活之中總有太多的事需要我們去感謝,但真正應該感謝的是自己。感謝自己是自己給自己喝彩,感謝自己是為了給自己鼓勁。感激自己,才能讓我們在感激中產生一種回報自己的強烈願望。
對於每個人,我們為自己付出了很多,有太多值得自我感謝的方麵,諸如:因為我自信,因為我努力,因為我負責,因為我誠實,因為我公正,因為我敬老,因為我寬容等等。當然,這感謝隻應是眾多感謝、感恩中的一個方麵。自我感謝不能過了頭,更不能隻此一點,不及其餘。當然,我們在感謝自己的同時,還應該不斷地總結,立足於現在,讓明天的自己感謝今天的自己。
別讓自己累的喘不過氣
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壓力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得麵對壓力,適度的壓力會調動我們自身的能力,使我們更好地完成工作。但壓力過太,就會給精神上帶來負麵影響,使我們無法輕鬆快樂地生活。著名催眠治療師布賴思·羅特說:“隻有死人,才沒有壓力。”既然無法逃避壓力,就要學會與壓力相處,學會調整心理平衡。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教授向他的學生講述如何正確對待壓力。他舉起一杯水,問道:“這杯水有多重?”
從20克到500克,回答各異。
“其實具體多重並非關鍵,關鍵在於你舉杯的時間。如果你舉了一分鍾,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問題,如果你舉杯一個小時,20克的杯子也會讓你手臂酸痛,如果舉杯一天,恐怕就需叫救護車了。同一個杯子,舉的時間越長,它會變得越重。”
“倘若我們總是將壓力扛在肩上,壓力就像水杯一樣,會變得越來越重。早晚有一天,我們將不堪其重。正確的做法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舉起它。”
生活中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要將自己的神經繃得太緊,否則很容易斷掉的。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日趨激烈的競爭,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快捷,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每一個人都感到在看似輕鬆的時代,壓力無處不在,危機十麵埋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都得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每天都要把上司交與的任務完成得盡善盡美……你是不是天天感覺喘不過氣來?很明顯,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幹擾你的思維,影響你的精神,侵害你的身體。
以下幾個方法或許可以幫你減輕一些壓力。
1.適度轉移和釋放壓力
在工作中,麵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轉移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壓力太重背不動了,那就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到讓你輕鬆快樂的事上來。等心態調整平和以後,已經。堅強起來的你還會害怕麵前的壓力嗎?比如做一下體育運動,能使你很好的發泄情緒,運動完之後你會感到很輕鬆,這樣就可以把壓力釋放出去。
2.減壓先要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