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露貞滿意地頻頻點頭,表示讚許。殷一勤打開筆記本,找到其中一頁,說:“我們初步擬出了幾道題,專門考核領導幹部誠實度和見識水平。”丁露貞道:“說說看!”殷一勤道:“好,隻是草擬啊,你們倆多提寶貴意見。第一題,你住的是多少平米的房子?開得是多少錢的車?手裏和家裏有多少工資以外的所得?這道題的測評要素是考領導幹部的誠實度,以此看一個幹部的品質。評分標準就是看有沒有對他們的舉報信。”丁露貞此時在筆記本上認真地記著,問:“第二題呢?”殷一勤道:“第二題是:‘班門弄斧’是一句成語,請問你如何評價‘弄斧須到班門’?”丁露貞道:“測評要素是什麼?”殷一勤道:“自信心、創新和競爭意識。”丁露貞道:“評分標準呢?”殷一勤道:“三點:一、與強者比高低,才能進步;二、敢與權威竟爭,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三、‘弄斧須到班門’表現了敢於勝利的自信心和勇氣。這是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後備幹部的一道題。”丁露貞道:“還有什麼題目?”殷一勤道:“還有一道題是: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是怎樣理解的?在實際工作中,你如何針對這種現象開展工作?”丁露貞道:“測評要素呢?”殷一勤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丁露貞道:“評分標準呢?”殷一勤道:“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客觀存在的,應從兩個方麵理解:消極的一麵,是影響目標實現;積極的一麵,能促進領導改進工作,促進管理水平提高。”丁露貞道:“不太準確,有強詞奪理之嫌,要再斟酌。還有什麼題目?”殷一勤道:“還有:悠久的文化底蘊是平川市一筆得天獨厚的寶貴財富,還是實際上束縛了平川市的發展。談談自己的看法?”丁露貞道:“這個有點深度,還有呢?”殷一勤道:“還有:‘如何評價國有經濟應從競爭性行業退出’的觀點;還有:如何看待企業家‘要花很多時間與政府部門打交道’?”丁露貞道:“沒出更專業一些的理論題目嗎?”殷一勤道:“我們感覺這些題目已經足夠了。”丁露貞道:“好,我基本都同意,你們要注意保密,絕對不能泄題,誰泄題就處理誰。否則,天底下就真沒有公理了!康賽,你對這些題目有什麼看法?”
我也一直在認真傾聽,見丁露貞問我,我便如實回答:“挺好的,既全麵,又有深度,沒意見。”丁露貞道:“好,殷部長,你們立即著手準備組織考核,明天一早召開市委常委會敲定!康賽,你馬上通知常委們!”
事情就這麼定了。常委會一經通過,丁露貞就將情況向省委做了彙報。省委拿不準會出現什麼結果,省委書記便隻是囑咐說:“穩定是壓倒一切的,隻要能保持穩定,你們就放手幹。”三天以後,在全市各區縣的十八個會場,同時開考。因故未到者回頭補考。又過了三天,一份不合格幹部的名單遞到了丁露貞的手裏。裏麵包括公安局的三位局長(市公安局共五位局長),楊占勝首當其衝,檢察院的四位檢察長(市檢察院共六位檢察長),政法學院的院長,日報和晚報的社長,國際貿易公司的馬向前,化工公司的郭金明,鋼鐵公司的張某,水泥公司的尚某,某房地產公司的郭某……舉凡被我調查過的那些人悉數在號。而考核成績好的,身上幹淨的一批幹部脫穎而出。又過了三天,日報和晚報對缺崗的候選人名單做了公示。按國家規定,公示也必須進行三天。三天後,這些人悉數上崗。一上一下,有近二百名幹部變動了職務。省報做了連篇累牘的報道。央視《焦點訪談》做了專題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