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準確叫出別人的名字,在美國總統的專業幕僚群中,有一位幕僚的工作內容,就是專門替總統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然後每當總統在遇見某人之前,這位專責幕僚就會先一步提醒總統此人的名字。而那位被總統叫出名字的人,也會因總統竟然會記得他而雀躍不已,進而更堅定對總統的支持。
若是把人家的名字忘掉,或寫錯了,你就會處於一種非常不利的地位。
我們應該注意一個名字裏所能包含的奇跡,並且要了解名字是完全屬於與我們交往的這個人,沒有人能夠取代。名字能使他在許多人中顯得獨特。
刻意記住別人的名字,並且多去喊他的名字,這樣做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你在關心他、重視他。這是一個生活中的細節,而生活就是由細節堆砌起來的,認真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細節,隻有這樣,生活才會善待我們。
好多人為自己的名字感到驕傲,不惜以任何代價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長期以來,貴族和企業家都資助著藝術家、音樂家和作家,以求通過他們的作品使自己揚名。
難怪以寫人生讀物而聞名的卡耐基在講到“如何使人喜歡你”時,列出的原則之一是:“記住一個人的姓名,把它當做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
86.真誠換來無價的情義
現代人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多了一些偽善與自私自利,少了一份真誠與善良。
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個渴望——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坦誠相見。多一份誠心,就多一份感動。不過,如果我們從不自己主動對他人示好,又如何奢望他人的誠摯呢?
越是在誠信喪失、情感荒蕪的年代,誠實和真誠的人就越能獲得大家的喜愛,過多玩弄權術的人終將被人們所遺棄。因為,誰都不敢相信那些虛偽的人,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對我們也一樣使詐呢?
從前有一位賢明而受人愛戴的國王,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國王的年紀逐漸大了,但膝下並無子女,這件事讓國王很傷心。他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挑選一個孩子為義子,並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
國王選子的標準很獨特,給孩子們每人發一些花的種子,宣布,誰如果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誰就成為他的義子。
孩子們領回種子後,開始了精心的培育,從早到晚,澆水、施肥、鬆土,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幸運者。有個叫湯姆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種。但是,十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連芽都沒冒出來,更別說開花了。
苦惱的湯姆去請教母親,母親建議他把土換一換,但依然無效,母子倆束手無策。
國王決定觀花的日子到了。無數個穿著漂亮衣裳的孩子們湧上街頭,他們各自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著緩緩巡視的國王。國王環視著爭妍鬥奇的花朵與精神、漂亮的孩子們,但他並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高興。
忽然,國王看見了端著空花盆的湯姆。他無精打采地站在那裏,眼角還有淚花,國王把他叫到跟前,問他:“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
湯姆抽噎著,他把自己如何精心侍弄,但花種怎麼也不發芽的經過說了一遍,還說,他想這是報應,因為他曾在別人的花園中偷過一個蘋果吃。沒想到國王的臉上卻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把湯姆抱了起來,高聲說:“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為什麼是這樣?”大家不解地問國王。國王說:“我發下的種子全部是煮過的,根本就不可能發芽開花。”
捧著鮮花的孩子們都低下了頭,因為他們播下的種子都是自己重新找來的。
人際交往中的真誠不等於雙方直接簡單、毫無保留地相互袒露,它要求我們本著善意和理性,把那些真正有益於對方的東西係上美麗的紅絲帶送給對方。
1848年,一聲刺耳的槍聲打破了美國南部一個小鎮的沉寂。鎮上的警長和一名年輕警察聽見槍聲馬上奔向出事地點。他們趕到現場,看見一位青年人倒在臥室裏,頭下一攤血跡,旁邊的地板上有一支手槍,桌子上有一份剛寫下的遺書。原來,他追求的少女昨天與一個男人結婚了。
現場擠滿了看熱鬧的人,死者的親屬站在房間裏發呆。年輕警察很同情這一家人,不僅因為他們剛失去了兒子,還因為這裏的人都是基督徒,按照基督的教義,自殺的人是在上帝麵前犯罪,靈魂將被打入地獄受苦。在這個思想保守的地方,這一家人從此會被看做異教徒,鎮上體麵人家將不會和他們來往,還會禁止子女和他們的孩子交往。
這時候,一直緊鎖眉頭的警長突然大聲說:“這不是自殺,而是一起謀殺。”說完在死者身上摸索了一陣,回頭問圍觀的人群說:“你們可曾看見了他的銀表?”
鎮上所有人都認得那塊銀表,這是那位少女送給死者的信物。過去,這個年輕人隔不了幾分鍾便要把表拿出來,打開表蓋看時間。警長這麼一問,周圍的人急忙否認。警長站起身,若有所思地對大夥說:“要是你們都沒看見,肯定是被凶手拿走了,可以肯定這是謀財害命。”
警長這麼一說,死者的家人就大哭起來,靈魂的恥辱變成了喪親的悲痛。剛才橫眉冷對的鄰居這時走過去,友善地安慰他們。處理完現場,警長滿懷信心地說:“隻要找到那塊銀表,就能夠抓住凶手。”
年輕警察對警長敏銳的觀察力很是欽佩,他一走出那所房子就問:“警長,我們怎樣才能找到那塊表呢?”
警長露出一絲奇怪的微笑,將手伸進口袋,慢慢掏出一塊銀表。年輕警察驚呆了,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呢?哦,我明白了,這年輕人肯定是自殺啦,可你為什麼要說是謀殺呢?”
警長嚴肅地說:“這樣一說,死者的家人就不用為他的靈魂擔心了。而且當他們的悲痛過去之後,還能像一個基督徒一樣生活。”
“可是,警長,你說了謊,這也是違背教義的。”
警長嚴厲地盯著他的助手,一字一字地說:“年輕人,那一家人的生活比教義重要百倍。出於善良願望說的一句謊言,上帝也許不想聽見。”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真誠的人不容易,因為它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功利,需要實實在在地付出、奉獻。真誠待人、克己為人的人,也許偶爾會被欺詐,但他們會成為真正時時受人歡迎的人。麵對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絕不為個人利益放棄誠實的人,人人都會真誠地接納他,願意和他交往。所以,我們要學會體諒他人的心情,並且要做一個真誠的人。
Chapter 22 禁忌:人際交往中的幾大障礙
87.傷害他人的自尊不啻為一種罪過
有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退色的條紋棉布衣服,她的丈夫則穿著便宜的西裝,沒有事先約好,他們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
校長的秘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人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因此也不想向校長傳達,一直讓他們等了幾個鍾頭,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自己走開。可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裏。秘書終於決定告知校長:“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
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書,他很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生活得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園裏為他留一紀念物。”
校長覺得很可笑,粗聲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後死亡的人豎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將像墓園一樣。”
女士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地看了一下他們的衣著,然後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我們學校的建築物都超過7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