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說話篇 形象好會說話,就能事半功倍(2)(3 / 3)

如上所述,不指責對方的錯誤,是在尊重對方自尊心的同時進行批評說服工作不可缺少的技巧。若是非指責不可時,也應該選擇沒有第三者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因為人們在第三者麵前受到指責和批評時,不但會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還會覺得是莫大的恥辱,尤其是女性。

因此,我們對別人提出忠告也好,批評也好,都要明確目的是為了教育對方,使對方的行動方向按我們的願望改變。如果不能起到這個作用,倒不如沉默的好。

有些上司事先未考慮清楚,究竟自己向下屬提出的忠告或批評將會產生什麼效果,就隨便說些下屬該如何如何的話。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上司這樣的行為往往會妨礙下屬接受批評。所以,上司提出批評時,必須使受批評的下屬理解他的出發點是為了集體好,也是為了下屬本人好,其中並無個人成見,如此才有積極的作用。

“你沒有必要沮喪。”這樣的話能使被批評者感到你對他還是尊重的。“如果你認為我說得有道理,你就聽吧”“我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之類的話,也可以讓被批評者感到你的溫情。

正如我們前麵所說的那樣,忠告或批評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最好是選擇沒有第三者在場的場合,否則被批評者會認為你是故意讓他當眾出醜,自然增加了抗拒的心理,對於你的形象也會產生負麵作用。

Chapter 19 禁忌:會破壞形象的談話禁區

72.背後莫論人是非

公司裏瑣碎的事情比較多,有些事情看上去雖小,但若處理不當,可能會使你處於不利境地。比如,當你對同事或上司不滿時,切不可到處訴苦水,或背後詆毀別人。當別人向你訴苦時,你應該既對他表示同情,又能置身事外,切不可隨波逐流,隨便評論別人的是非。否則,你不會得到任何好處,相反,你會陷入人際關係混亂的境地,因為沒有人敢和一個背後亂說壞話的人在一起,他們都會覺得這樣的人十分危險。

如果有的同事在你麵前詆毀別人或者單位,不要人雲亦雲,以訛傳訛。首先要明白,你所知道的關於別人的事情不一定確鑿無誤,也許還有許多隱情你不了解。如果你不假思索就把聽到的片麵之言宣揚出去,難免顛倒是非。話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事後等你完全明白了真相時後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因為此時不良影響已經造成了。

一天,某公司企劃科李某升為科長,同一間辦公室坐了幾年的同事忽然升遷了,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刺激與震動。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競爭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總讓人有那麼一點酸酸的感覺。企劃科李某的幾個同事背後嘀咕開了:“哼!他有什麼本事,憑什麼升他的官?”一百個不服氣與嫉妒就都脫口而出了,於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某數落得一無是處。

王新是分配到企劃科不久的大學生,見大家說得激動,也毫無顧忌地說了些李某的壞話,如辦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個陽奉陰違的同事A,背後說李某的壞話說得比誰都厲害,可一轉身就把大家說李某壞話的事說給了李某。

李某想:別人對我不滿說我的壞話我可以理解,你王新乳臭未幹有什麼資格說我?從此李某對王新很冷淡。王新大學畢業,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還經常受到李某的指責和刁難,成了背後說別人壞話的犧牲品。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很複雜的,特別是在公司裏,幾個人湊在一起閑聊,話匣子打開就很難合上。有的人把持不住,就很有可能說別人的壞話,而另一些人就會隨聲附和,甚至添油加醋地加以傳播,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同事是工作夥伴,不是生活伴侶,你不可能要求他們像父母兄弟姐妹一樣包容你、體諒你。很多時候,同事之間最好保持一種平等、禮貌的夥伴關係,彼此心照不宣地遵守同一種“遊戲規則”,一起把“遊戲”進行到底。更多的時候,你需要去體諒別人。站在同事的角度替他們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情不該讓別人知道。

同事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大家都是普通人,有著平常的善良與平常的心計。很少有人刻意去傷害別人,但若彼此知道得太多,無心的傷害便不可避免。

隻有很好地做到獨善其身,才能使你廣結人緣,不被卷入是非的旋渦裏,從而使你在公司裏做到遊刃有餘,為自己創造更好、更和諧的工作環境。

因此,當我們再聽到辦公室裏傳出諸如此類話題:“為什麼××總是和我作對?這家夥真讓人煩!”“××總是和我抬杠,不知道我哪裏得罪他了!”一定不要煽風點火,損人利己。要知道這種流言飛語是一種無形的殺手,會對別人造成極重的心理傷害。如果別人認為你經常搬弄是非,視你如瘟疫,唯恐避之不急,那麼你在單位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73.做人要低調,切勿炫耀

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總以為這樣就會讓別人高看自己、敬佩自己。殊不知,別人並不願意聽你的得意之事。特別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會更惱火,甚至討厭你。

一次,有人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悉的。主人把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公司倒閉了,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吳的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幾杯酒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連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

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猛喝了一杯酒,就匆匆離開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憤憤地說:“老吳會賺錢也不必那麼神氣地炫耀啊!”

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或客戶,就要時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裏,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要把它當做炫耀的資本,這樣隻會令你失去的更多。

不要總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好運,自恃才高而目空一切的人令人討厭,而那些因身居高位、大權在握而自傲的人更是令人討厭。要知道,你越是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別人的崇拜,你就越不能得到它。想得到別人的崇拜,要看你值不值得別人尊重。重要的職位要求你具備相當的威儀與得體的禮儀風采與之相配。一心想在他人麵前表現出竭力苦幹的人,反而給人一種不勝其任的感覺。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要憑借自己的天賦和實力,而不是憑借華而不實的外表。

任何人潛意識裏都是爭強好勝的,自負正是人的本性之一。所以,你不恰當的炫耀往往會刺傷別人。不論你的目標為何,如果你想追求成功,謙虛都是必要的特質。

每個人都非常重視自己,喜歡談論自己,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關心自己,如果你在和他們交往時,表現出一種謙虛的態度,讓他談出自己的得意之處,或由你去說出他的得意之處,他肯定會對你有好感,肯定會與你成為好朋友的。

在這個不再是獨自打天下的社會,如果能讓朋友認同你、幫助你,那你追求成功就容易多了。

因此,在與人溝通交流時,我們必須學習低調做人,對於炫耀的話要多聽少說,免得損害自己的形象,成為別人厭惡的對象。

74.喋喋不休討人厭

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在自己麵前喋喋不休,抓不住重點的談話會讓人很快失去聆聽的興趣。這種現象在營銷領域尤為突出,我們常常發現一些說話滔滔不絕的業務員通常還不如那些沉默的業務員。

開始時,小李向別人推銷時總是賴在別人麵前不走,直到把對方累垮,但是業績毫無起色,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推銷能力也產生了懷疑。後來在別人的幫助指點下,他決定:“並不一定要向每一個我拜訪的人推銷保險。如果推銷的時間超過預訂的長度,我就要轉移目標。為了使別人快樂,我會很快離開,即使我知道如果再磨下去他很可能會買我的保險一樣。”

這樣做竟然產生了奇妙的效果:“我每天推銷保險的數目開始大增。有些人本來以為我會磨下去的,但當我愉快地離開他們之後,他們反而會主動找我,並且說:‘你不能這樣對待我。每一個推銷員都會賴著不走,而你居然不再跟我說話就走了。你回來給我填一份保險單。’”

俗話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剛好相反。

小張與同事們一起組團到外地做業務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飛機或坐汽車,王副經理不斷地高談闊論,唧唧喳喳地講個不停,許多團員私底下都相視而笑,無奈地搖頭說:“這次碰上王副經理,完了,真夠慘!”到了北京,拜會有關單位時,輪到王副經理做簡報,隻見他站在大眾麵前卻臉紅脖子粗,結結巴巴,講不出像樣的業務簡報。

生活中,不能喋喋不休,說個沒完沒了。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尤其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因為你更易犯下這一錯誤,而且這一弱點危害甚重,直接影響或危及你的說話效果。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獲得成功,也讓他人得到尊重,那就從現在開始——不再嘮叨!

話說多了,會顯得誇誇其談,油嘴滑舌,形象盡失。所以,還是學會傾聽吧。注意聽,給人的印象是謙虛好學,專心穩重,誠實可靠;認真聽,能減少不成熟的評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善於聽,讓你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

75.牢騷滿腹嚴重損害你的形象

抱怨就像傳染病一樣,不僅自己情緒低落,也讓別人感到不舒服,誰願意和一個整天對什麼事都牢騷滿腹的人在一起呢?抱怨隻能讓你喪失在別人心中的好印象,於事無補。

不少人無論在什麼環境中工作,總是怒氣衝天、牢騷滿腹,逢人便大倒苦水,像祥林嫂一樣嘮叨不停,讓周圍的同事苦不堪言。也許他把發牢騷、倒苦水看做是與同事們真心交流的一種方式,但過度的牢騷怨言會讓同事們感到:既然你對目前工作如此不滿,為何不跳槽,去另謀高就呢?

在柯金斯擔任福特汽車公司經理時,有一天晚上,公司有十分緊急的事,要發通告信給所有的營業處,所以需要抽調一些員工協助。當柯金斯安排一個做書記員的下屬去幫忙套信封時,那個職員很不情願的做了。事後,這位職員還跟別人抱怨說:“怎麼可以讓我去做那樣的事,那有礙我的身份,再說我到公司來不是做套信封工作的。”

後來,在別的事情上,這個人也總是抱怨多多,最終被公司請走另謀高就了。

在職場上,很多人認為隻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把分內的事做好,就可以萬事大吉了。當接到老板或上司安排的額外工作時,就老大不願意。不是滿臉的不情願,就是愁眉不展,嘮嘮叨叨地發牢騷,抱怨分外的工作,沒有那個上司會喜歡這樣的員工。

怨天尤人勢必損害自己的聲譽,它不能博得同情和安慰,反而會招致他人的幸災樂禍與無禮輕慢。一旦將自己所受的屈辱透露於人,就像是容許別人對我們再施以同樣的侮辱。抱怨過去所受之辱,結果反倒招致未來之辱。他們本想獲得救助和安慰,聽的人心中卻隻有快意,甚至輕蔑。高明的做法是,稱道他人給過你的恩惠,從而博取更多益處。述說那些不在場的人如何有助於你,就是暗示那些在場的人見賢思齊,以傳美名。精明之士絕對不要張揚所受的恥辱或輕侮,而應該公開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如此,會使朋友更多,敵人更少。

其實,不抱怨,不僅僅是指自己不去抱怨別人,而是指麵對別人的抱怨也要有豁達的心胸。當別人向你抱怨時最好不要做無謂的辯解,不做辯解其實就是最好的辯解,正應了那句老話,此時無聲勝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