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門口的野蠻人 (2)(1 / 3)

中興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成為澳電最穩定的合作夥伴之一的。當中興在2006年年初獲得這一消息時,澳電已經選定了愛立信作為其係統設備商的供應商,但終端供應商卻一直沒有確定。由於澳電的網絡部署在850MHz頻率的波段上,但當時全球還沒有一個網絡是部署在這個頻段上的,這就意味著終端設備商必須為其專門設計產品,因此盡管澳電最初對索愛、三星和諾基亞寄予厚望,但它們並不熱心,它們更喜歡可以大規模銷售的通用產品。

這就留給了中興一次機會。據中興亞太區總經理、該項目的親曆者崔毅回憶,中興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撲了上去”—盡管澳電隻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態度,並沒有給中興任何承諾。不過,從澳電的角度說,給這個毛遂自薦者一次機會也並沒有什麼損失。何況為了兌現對用戶的承諾,它必須在2006年10月拿到首批終端產品,這意味著設備商們隻有8個月的時間用來研製與生產,而其他設備商所承諾的交貨時間都在一年以上。

但澳電仍然將信將疑,和中興簽訂了保密協議,而中興方麵則埋頭苦幹。它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100%以客戶為中心,可以完全為它們定製,哪怕訂單本身很小。

最終,中興的人海戰術和決心發揮了作用,準時交出了首批訂單,不但當期便創造了超過4 0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也為自己贏得了首個來自西方成熟市場的忠實大客戶。自那時開始,中興就一直是澳電最主要的終端供應商之一,在它的帶動下,澳大利亞成為中興在海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年收入超過1.5億美元,利潤可觀,其中大部分都來自終端。

兩年以後,澳電給中興送來了一份更大的禮物—其香港子公司CSL的HSPA+網絡建設合同,之前CSL的設備一直由諾基亞提供。該項目包括2 000個基站,是中興到此時為止最大的WCDMA合同。這個合同給中興帶來的長期影響遠遠超過了短期贏利,建成後它成為全球首個基於SDR的HSPA+網絡,也是當時全球最快的3G網絡,這為它吸引到了沃達豐、法國電信等世界頂級運營商的關注。據說也正是因為它,中國聯通才下定決心將首期WCDMA招標中超過20%的份額授予了中興,大大超出了外界此前最樂觀的預測。

不過,在西方成熟市場,像澳電這樣的突發機會並不多見。更常見的情況是,運營商在最初選擇一家合夥夥伴時標準近乎苛刻,尤其是對中興這樣來自中國的“攪局者”。不過這很常見,就像法國人會認為巴黎是世界上一切城市的樣板一樣,他們會認為任何其他城市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何況是來自中國的;但一旦它們選定了你,對你產生了信任,便會和你長期合作,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自從實施MTO戰略以來,中興在大多數世界頂級運營商那裏都經曆了或正在經曆這樣漫長的過程。

中興兼容並蓄的風格再次為其帶來便利。中興擁有全球設備商中最全的產品線,特別是在終端領域已經實力雄厚,而終端通常是一家運營商在建設或升級網絡時必須優先考慮的部分,而且必須不斷追加訂購數量,這就讓它們更容易接受一家新的供應商,也便為中興留下了可乘之機。有時候,扮演敲門磚角色的也可能是係統與終端之外的其他更小的訂單,比如業務軟件、通信電源等。

中興對法國電信馬拉鬆式的“求愛”過程幾乎成為其爭取歐洲成熟市場信任的一麵鏡子。這兩家公司最早產生業務關係是在2005年年初,中興成為法國電信的ADSL供應商。當時,法國電信和中國電信進行了一次ADSL的聯合采購,這成為中興的突破口,它隻要像過去那樣贏得中國電信的心,就幾乎可以同時贏得法國電信的訂單。隨後,這一年年底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法,中興與法國電信的這種關係也被強化。溫家寶與法國總理一道主持了中興同法國電信的長期研發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

這是一個重大的時刻,雖然它在短期內可能無法給中興的業績帶來實質性的貢獻。同時多年的老對手華為剛剛與世界頭號移動運營商沃達豐簽訂了一份同樣的協議,令世界電信業震驚,與法國電信的這個協議一度被視為是中興與華為在海外的一次相互還以顏色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