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墜入深淵 (2)(2 / 2)

到2008年8月20日,中興終於可以向投資者提供一些安慰了,這天它發布了一份相比行業整體情況來說非常理想的半年報:收入同比增長29.52%,淨利潤同比增長21.21%,其中國際市場占其收入已達64.21%,同比增長58.93%。雖然國內市場下降了3%,而且惡劣的形勢可能預示著國際市場的收入將在不久後麵臨下滑,但已經大規模啟動的中國3G可望幫助國內業務接過增長的接力棒。

同時,公司再次發表了關於未在CDMA招標中失利的澄清聲明。同一天,中國電信的業務網招標結果正式公布,該項招標金額約占全部招標的10%左右,中興獲得了其中約50%的份額,阿爾卡特朗訊其次,獲得約20%的份額。受此雙重利好的刺激,投資者的心情有所好轉,當天中興A股股價大幅上漲了6.68%。但這種好心情並沒有持續,第二天8.96%的跌幅將前一天的漲幅悉數吞噬。

不過,市場上對華為“地獄價”的質疑也對中國電信的決策者產生了影響,以至於中國電信最終放棄了在2008年8月下旬公布最後招標結果的計劃,轉而決定將其與二期招標進行合並,將招標從一期的81個城市增加到342個城市,這就讓它有更多的空間對各個廠商的份額進行平衡。

這一微妙的態度轉變意味著中興在此前完全被動的局麵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轉變,但這種轉變並非立竿見影。在最初結果出來之前,經曆了漫長等待和漫天謠言一次次驚嚇的人們已經能夠接受任何可能的結果。

但毫無疑問,接連的被動局麵讓市場開始懷疑,中興在擁有巨大相對優勢的CDMA領域尚且如此,在接下來的招標命運就更加難以讓人樂觀了。

曾經一度寄希望於利用3G招標機會從中興股票上大賺一筆的投資者,現在似乎死心了:從2008年8月7日至8月底,中興A股股價的跌幅已經達到31.3%。在隨後的一個月中,由於預期的招標結果始終沒有出來,股價暫時得以喘息。但進入10月後,隨著中國股市整體跌至近一年調整的低點,公司股價調整的跌幅迅速擴大到60%以上。

2008年10月6日,中國工信部在《關於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緊急通知》中宣布,為了減少重複投資,提高電信設施的利用率,幾大運營商之間必須進行設施共享。這一政策很可能意味著預期的3G設備投資金額大幅縮水,從而直接導致了兩天後投資者的突然瘋狂出逃。一連兩天,中興A股股價都以跌停報收,第三天盤中也一度跌停。

又過了兩周,即10月27日,中興股價再次以跌停收盤,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的最低。自2008年8月7日侯為貴參加那場具有象征意義的盛宴以來,不過短短兩月有餘,公司A股市值就已蒸發了62.3%。而中興H股在當天的經曆足以用驚濤駭浪來形容:跌幅超過20%,加上之前一個交易日,兩天之內跌幅超過34%。

導致股價大幅下跌的原因,大致是幾天前三季報顯示的中興每股經營現金流為-3.36元的事實,加上新近關於中興在中國移動TD-SCDMA新一輪招標中戰績不算理想的傳言,讓被急劇惡化的全球金融環境嚇蒙的投資者采取了 “有罪推定”的立場,這種立場讓他們很容易對消極的信息作出過度的反應,而對積極的信息卻表現得很麻木。

實際上,不久後揭曉的中國電信最終招標結果(包括一、二期)顯示,情況的糟糕程度被嚴重誇大了—按新增無線載頻數計算,中興和華為的份額相當,均為25%;按城市計算,中興得到342個招標城市中的近一半(157個),而華為隻有47個;而如果按存量計算,中興仍然以32%遙遙領先(華為為20%,而阿爾卡特朗訊和摩托羅拉的份額都減少為約15%)。

但顯然,對於這一還算積極的信息,被之前的急劇墜落嚇怕了的投資者仍然選擇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