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日常交際(1)(2 / 3)

張兵很清楚拍到這一照片的重要性,但雖說拍到了照片,光憑照片還無法清楚地了解細胞的結構。而張兵也清楚,肖華掌握一些有關這類生物細胞結構的信息和設想,如果讓他們看到照片,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也許對完成課題有幫助。

[笨人的做法]

張兵拒絕了與肖華的合作。他在上學期間,雖然與肖華關係處得不錯,但在心裏一直把肖華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他認為,即使不與肖華合作,早晚也能拍到更清晰的照片,沒有必要把這項研究的成績拱手讓給他人。

張兵繼續獨自進行研究,項目進展的不錯,看上去很快就要有成果了。張兵沉浸於將要成功的喜悅。可是,一條新聞讓張兵的心情掉入深穀,南京某大學的研究所已經成功得出這類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型。

已經有人捷足先登,自己的研究就失去了意義。張兵感到很傷心。

[聰明人的做法]

張兵同意與肖華合作。在得到研究所領導的同意批複後,張兵與肖華開始一起研究這一課題,他們集中了兩人多年研究的經驗與心得,最終共同完成了課題的研究。

由於這項研究成果,張兵和肖華一起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智慧點撥]

“土幫土成牆,人幫人成王”,善於與朋友合作,必然會對事業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⑥態度決定結果

陳喜離開家鄉來北京闖蕩,他懂得人脈對於成功有多麼重要,因此也很想交往一些朋友。

[笨人的做法]

陳喜在與他人來往的時候,首先就會考慮這個人對自己有什麼利用的價值:也許與這個人交往,以後向銀行貸款時,會比較容易;也許與這個人做朋友,他會傳授致富之道;也許這個人會將土地廉價出售給我;也許會將辦公室借給我。

他總是這樣對周圍的人懷著期待之心,算計之意,認為與自己接觸的人,都應帶給自己某些利益。陳喜一心想著利用他人,但他始終沒交到一個真正的朋友,當然他的事業也就屢受挫折。

[聰明人的做法]

陳喜是一個很會體貼他人的人,他對周圍人的體貼,甚至超過了別人的需求。隻要有人說要上他那裏玩,他都會表示萬分的歡迎,希望你能在他那兒住幾天。

無論是多麼忙碌,他都不會表現出你的來訪對他會是一種麻煩困擾。背地裏無論有多麼拮據,內心多麼苦惱,他都好像隨時在盼望你的來臨,熱情地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時候,還要讓你帶上些小禮物等。

陳喜的真誠和熱情讓他結識了很多好朋友。有了朋友們的幫忙,陳喜的事業也是順風順水。

[智慧點撥]

與人交往時的態度不同,結果也自然不同。我們與周圍朋友相處時,要經常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為他們考慮,多給他人方便,也更能產生良好的人緣效應。也隻有在這種效應下,你才能從這種交往中獲益。

2.聰明人懂得雪中送炭,笨人隻知錦上添花

與人交往,“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是兩種不同的意識。相比較而言,雪中送炭更能體現出一個人品德的高尚,更易讓人感動、讓人銘記在心。也正因為這份感動與記憶,有時雪中送炭會讓你意想不到地名利雙收。

一般人們都容易錦上添花,卻很難雪中送炭。其原因就是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主要在於被錦上添花者的現狀是一目了然的,隻要順風順勢,說些好話,投入成本後的回報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能被大多數人所采納並喜歡。而雪中送炭是在對方前景堪憂的時候給人以資助,投入成本後不但可能收不回,反有可能被其所累,因此也就為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了。

聰明人卻更願意在別人窮途末路之際,真誠地伸出援助之手,將人拉出火坑,帶出困境。被幫助過的人會深刻地記住這份恩情,對施恩者感激不盡,把施恩者當作真正的朋友,並且一生都會尋找機會來報答,這種回報會遠比給錦上添花者的好處強,往往會有四兩撥千斤之力。

真正的朋友間,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當一個人獲得成功時,他對於那些給他送來花環,拿著美酒佳肴前來祝賀的人,並不會存多少感激之情,反而會懷疑是否有所圖,認為他們的友誼並不一定真誠可靠;而對於那些曾在危難中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則會由衷地感激。

“雪中送炭”並不難。在別人處於困境時,為他所做的一點一滴都顯得格外彌足珍貴。危難時期的滴水之恩遠勝過飛黃騰達時期的千金之贈。對於身處危難中的人,哪怕隻是簡單的一句安慰、輕輕的一下握手,也能讓他感激涕零,永生難忘。

◇事典◇

①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

謝濤得知鄰居王新患偏頭風住進了醫院,他想去醫院看望,也好拉攏兩人的關係。王新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領導,謝濤期望能進這家公司工作。

[笨人的做法]

一大早,謝濤就去了市裏的花店,精心挑選了一個花籃,然後購買了一大籃子新鮮水果。然後去了王新所在的醫院。一進病房,王新才發現,病房裏已經放滿了鮮花和水果,而且那些水果比他購買的要名貴得多。

謝濤把鮮花和水果放下,聊了聊就走了。

幾天以後,謝濤和王新聊天,王新對謝濤送了些什麼已經記不起來了。

[聰明人的做法]

經過多方打聽,謝濤得知郊區有一個退休老中醫擅長治偏頭風。於是謝濤特意去老中醫那開了幾味中藥,然後親自送到病房,告知就診的詳細情況,並且留下老中醫的電話。

王新也早就知道那個老中醫,也曾想過老中醫那裏就診,隻是因為工作忙,一直沒顧得上。這次謝濤從老中醫那裏開來藥方,王新自然是感激不已。

服下幾味藥後,王新的病好了很多。

此後不久,王新主動問起謝濤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謝濤便說了想去工作的事,王新願意幫忙。幾天後,謝濤得到了王新公司的聘用通知。

[智慧點撥]

朋友最需要的才是你最該做的。任何時候,雪中送炭都要比錦上添花來得更為真誠與可貴。

②幫助他人不應有其他目的

小江是一個出租車司機,平時為人特別熱心。這天,鄰居張大媽買了一袋子米,還有一大堆菜。

[笨人的做法]

小江瞧見了,馬上跑上去。幫著張大媽把米和菜放到出租車上。張大媽本來不想打車,但見小江這麼熱情,也不好意思拒絕。

到了目的地後,小江熱情地幫張大媽把米和菜送到家。到收錢的時候,明明計程器顯示10元,可小江問張大媽要15元,還笑嘻嘻地和張大媽解釋:“您看我幫你拎米拎菜的,這樣跑上跑下,您總要給個辛苦費吧。”張大媽無奈,便給了小江15元。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以後有鄰居見到小江來幫忙,都禮貌的拒絕了。即使要用車的時候,大家也不願坐小江的出租車。

[聰明人的做法]

小江瞧見了,馬上跑上去,熱情地幫著張大媽拎米和菜。張大媽見小江這麼熱情,便提出坐他的出租車走。小江提議說,您家這麼近,用不著打車,我幫您扛回家吧。

由於小江樂於助人,待人熱情,在小區的人緣特別好。有人要用車的時候,便會想到小江,所以小江的生意也一直很不錯。到付費的時候,有人提出要多給錢,小江執意不收,他說:“幫您這是順手的事,不能收錢的。”

過了一段時間後,小江在小區開了一家超市,附近的居民也都來照顧生意,超市經營也是越來越來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