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養腎的方法還有很多,多吃黑色的食物也養腎(黑入腎),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還有多進行運動,適度的運動不僅養腎也養骨。
養腎是一輩子的工程,需要我們終生不停奮鬥,隻有這樣才能換來一生的健康。
二十三、藏在骨盆裏的秘密
我們的脊椎就好比是由數塊脊椎骨組成的塔,枕寰樞椎就是這個塔的塔尖,而骨盆就是這個塔的塔座。大家想想如果骨盆這個塔座不正了,是不是脊椎這個塔就會變得不穩了。骨盆雖不歸屬於脊椎,但是它是整個脊椎的基礎。隻有基礎打牢了,脊椎才會穩固。
二十四、骨盆的結構是怎樣的
骨盆位於我們的腰椎之下,是整個身體的中心,上連脊椎、下接兩腿關節。脊椎正直及兩腿運動都需要骨盆居中策應、調節。
骨盆由左、右髖骨和骶骨、尾骨構成。髖骨是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聯合組成的不規則骨。髂骨在哪呢?站立時雙手叉腰,這時我們的雙手剛好放在骨盆的上緣,摸到的骨頭就是髂骨。
骶骨與髂骨和骶骨與尾骨間,都有強韌的韌帶支持連結,形成關節,一般不能活動。女性朋友在懷孕後在激素的影響下,韌帶會有稍許的鬆弛,各關節因而略有鬆動,這對以後的分娩是十分有利的。
完整的骨盆是由骨骼和附著在它上麵的肌肉、筋膜共同構成的,裏麵有生殖器官。男性和女性的骨盆不一樣,一般來說,男性的骨盆比較窄一些、坐骨較小一些;而女性的骨盆則相對較寬一些、坐骨較大一些。從外觀上看,男性的臀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倒三角形,女性的則像是一個正三角形。
腰椎並沒有與髖骨相連,使得腰部可以進行前、後、左、右的來回活動,活動也會影響骨盆的角度。正常穩定的骨盆位置是居中平衡的,如果平時我們的姿勢不正確,而骨盆的穩定度又稍差,骨盆的位置很難保持居中平衡,脊椎角度也就跟著不正常彎曲。所以有的人老是站不穩,可能就是骨盆穩定度差的原因。
二十五、骨盆行扭——骨盆最常見的問題
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見有的人兩條腿不一樣長,尤其是已婚女性較多。這些人用X光拍髂骨,多呈一高一低,骶髂關節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俯臥檢查兩側臀部呈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狀態。這就是骨盆行扭,它是骨盆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有個別醫家治療長短腿時用墊鞋墊的方法矯正,結果治不好。其實,此症早在隋朝皇宮太醫就用手法矯正,僅幾分鍾就使長短腿正常、臀部大小一樣了。因此,治療骨盆行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手法矯正。
骨盆行扭是怎麼得的呢?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外傷性骨折(車禍或意外),過量運動,平時忽略的雙腳壓力不均等,都容易造成骨盆行扭。
以上原因比較好理解,還有一些原因我給大家詳細說一下,也提醒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注意這些問題。
性愛過激。一般來說,女性結婚後更容易發生骨盆行扭,為什麼呢?年輕人性愛時沒有度,動作過於激烈,很容易造成骨盆行扭。因此,年輕人在進行性生活時,動作一定要輕,不可以過於激烈。
自然分娩。一些自然生產的媽媽們在生完小孩後發現自己的骨盆變形了。胎兒經過骨盆從陰道裏爬出來會傷害到骨盆,再加上產婦本身的劇烈掙紮,就更容易導致骨盆變形了。因此,為了防止骨盆變形,懷孕的女性朋友要經常練習一些有益於骨盆的運動。
蹺二郎腿。很多人在坐著的時候都喜歡蹺二郎腿,我告訴大家這也是發生骨盆行扭的一個重要原因。長期蹺二郎腿的話,骨盆會一高一低,就不平衡了,腿自然會顯得一個長一個短。而且經常蹺二郎腿的人還會有腰疼的毛病,大家想想骨盆不正了,上麵的腰椎還能正嗎?腰椎不正,就會發生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刺激到相應的神經,引起腰腿疼。
有人說我輪著蹺二郎腿行不行?相比之下這比蹺一麵腿要好一些。不過一般來講,經常輪著蹺腿,還有可能會使兩邊都出問題。因此,平時還是要少蹺二郎腿的好。坐有坐姿,站有站勢,不要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二十六、從年輕時就要開始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全身骨質減少的一種現象。人出生後骨量逐漸增加,到30~40歲時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值(峰值骨量),此後隨著年齡增長,骨量就會下降,骨密度漸漸減少,骨強度下降,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
長期蹺二郎腿,骨盆會一高一低,就不平衡了,腿自然會顯得一個長一個短。同時,骨盆不正會引發椎間關節錯位,導致腰腿痛等一係列健康問題。
增高。也就是說,人到了老年後幾乎都會有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主要表現為骨骼中骨基質含量明顯減少,而骨骼中礦物質(主要是鈣、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說,骨質疏鬆時,骨骼中蛋白質等有機物及水分的含量減少,而鈣、磷等礦物質含量相對保持在正常水平。由於骨基質在鈣、磷等礦物質之間起支持和連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質減少,則礦物質之間的間隙就增大,表現為骨質疏鬆。隨著骨質疏鬆的進展,骨骼中鈣、磷等礦物質也會不斷丟失及減少,從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質和礦物質都減少的現象。
有人問有什麼症狀來判斷自己是否骨質疏鬆呢?通常來說,有以下四大症狀。
一是疼痛。以腰背痛為主,疼痛時沿著脊椎向兩側擴散,躺臥或坐著的時候疼痛會有所減輕,長時間久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有時候彎腰、咳嗽、大便用力時都會加重。
二是駝背。我們的脊椎椎體前部多是鬆質骨,而且這部分的負重量大,尤其T11、T12、L3的負荷量更大,很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進而形成駝背。
三是呼吸困難。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向後彎曲,胸廓就會變形,這會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明顯減少,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四是骨折。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症,女性更容易受此影響。據調查,骨質疏鬆是絕經期女性朋友的主要疾病之一。雌激素是女性朋友一生維持骨鈣含量的關鍵激素,而絕經後骨鈣含量將以每年3%~5%的速率丟失,使得骨質變得疏鬆,容易骨折。有時候,骨質疏鬆嚴重的,咳嗽、彎腰都有可能造成骨折。其中,脊椎骨折在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中非常常見。腰背疼、駝背、呼吸困難等都可能是脊椎骨折的預警信號。
盡管以上是骨質疏鬆的常見症狀,但是要真正判斷一個人是否存在骨質疏鬆,還必須要用骨密度儀檢測才能知道。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青年時期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養好腎精。從中醫來說,腎主骨;從脊椎學來說,腎的功能受從T9-T11發出的脊神經控製。因此,平時我們一定養好腎,腎年輕脊椎才會年輕。
改善飲食。平時要少吃鹽,少吃甜的東西;要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從脊椎科學來說,腎的功能受從T9-學補鈣,多喝牛奶以及豆類製品。很多T11發出的脊神經控製,腎年輕脊椎才會年輕。
女孩子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經常不吃東西,這是不科學的。飲食結構不合理不僅會造成鈣的攝入量過少,還會使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時間久了就會提前出現骨質疏鬆。
適當運動。很多人整天忙忙碌碌,夜以繼日地伏案工作,幾乎很少運動,這樣就很容易引起骨質疏鬆。因此平時一定要多做運動,最好是戶外運動,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曬太陽,而曬太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養成好習慣。當然了,要預防骨質疏鬆光靠“開源”是不夠的,還要“節流”。這要求我們平時要改掉不良的工作和學習姿勢,晚上少熬夜,少睡高枕,戒煙限酒。
二十七、對自己好一些!做一道養護脊椎的好菜
脊椎看上去很硬,但是很容易受傷,除了前麵提到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從飲食方法入手保養。中醫講“藥食同源”,合理的飲食可以補鈣、補腎,而這些都是強壯骨骼的根本。
健骨菜讓脊椎更有力平肝熄風的天麻燉豬腦。
取天麻10克,用淘米水浸泡,洗淨,切成薄片;與豬腦1個一並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每天吃1次,連用3~4次。天麻和豬腦是經典的搭配。天麻燉豬腦有祛風止痛、平肝熄風等功效,頸椎病所致的眩暈、眼花、頭風頭痛的人都可食用。
祛風散寒的天麻燉鰱魚頭
天麻10克,鰱魚頭1個。天麻切薄片,裝入紗布袋中,與洗淨、去鰓的鰱魚頭一同放在沙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燒開,加料酒、蔥段、薑片、食鹽等調料,再改用小火煨燉半小時。取出藥袋,放入香油和味精,再燒開就可以了。此菜可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比較適合脊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活血通絡的川芷燉魚頭
將川芎15克、白芷15克分別洗淨,切成片,與洗淨的鱅魚頭1個,一同放入鍋內,加薑、蔥、鹽、料酒、清水適量,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熟。可活血通絡。
補腎壯骨的豬骨燉海帶
鍋內加水2000克,將豬脊骨1000克連同海帶(切大塊)150克、生薑適量一同放入,旺火燒開,小火燉爛,加調料出鍋。可補腎壯骨,益氣養血,適用於骨質疏鬆。
益氣補腎的杜仲燉豬腰
豬腰1對,洗淨切片,大棗(去核)2個,與杜仲10克、核桃肉20克、生薑2片、米酒3毫升,一同放入燉盅中,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煎沸後,改用小火燉1小時。飲湯吃肉。杜仲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此菜可益氣補腎,壯腰助陽。
燥濕健脾的草果牛肉
草果2個,牛肉200克,幹薑3克,肉桂3克。將牛肉洗淨切塊,放入鍋中,加入草果、幹薑、肉桂,再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後改為小火燉煮至肉爛,加入鹽、味精調味就可以了。此菜能燥濕健脾,開鬱化濕,適用於寒濕腰痛的病人食用。
二十八、健骨湯養骨保健康
散寒通絡的薑蔥羊肉湯
取羊肉100克,洗淨切塊;與大蔥段30克,生薑15克,大棗5枚,紅醋30克,一同煮湯。每天喝1次。可散寒通絡,適用於由風寒引起的頸椎病。
化痰除濕的薏米紅小豆湯
取薏米(因薏米不容易煮爛,最好先用清水泡2~3小時)、紅小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小火煎,加入適量的冰糖即成。可化痰除濕,最適合痰濕阻絡所致的頸椎病病人食用。
補肝益腎的杜仲壯骨湯
豬尾骨300克,斬碎;杜仲、枸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藥30克,洗淨;然後將這些原料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小火煎1小時左右,加適量香油、鹽、蔥、薑等配料,取湯飲用。可補肝益腎,強筋健骨。
補腎固精的杜仲豬脊湯
取栗子250克,去皮洗淨;將豬脊骨500克洗淨用沸水焯一下,放入沙鍋內,並加入栗子,杜仲15克,陳皮3克,紅棗2個,蔥、薑,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燉煮至肉爛後加入鹽調味就可以了。此菜可補腎固精,健脾除濕,補益氣血。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腰痛。
益氣養陰的葛根豬骨湯
葛根30克去皮切片,豬脊骨500克,洗淨,切段,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的清水煲湯。可益氣養陰,舒筋活絡。比較適合於脊神經根型頸椎病。
溫經散寒的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生薑各30克,洗淨,切大片;羊肉500克在沸水中焯一下,晾涼,切大塊。羊肉、當歸、生薑與紅棗10個,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的清水同煮,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爛。飲湯吃肉,每隔一天吃一次。可溫經散寒,活血定痛。適用於腎虛腰痛伴有麵色蒼白、畏寒怕冷等。
補陰益髓的蓮棗脊髓湯
蓮藕250克洗淨、去節;紅棗(去核)5個,洗淨浸泡一下;豬脊骨500克洗淨,用刀背打碎。上述原料同放入瓦煲內,加入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煲2小時左右,加入鹽調味即可。此湯健脾開胃,補陰益髓,健身壯骨。對陳舊性腰脊損傷,虛性、慢性腰痛有一定的輔治功效。
二十九、健骨粥補腎壯骨美容顏
祛風散寒的生薑粥
取幾片生薑搗爛與粳米50克同煮,粥將熟加入連須的蔥和米醋。此法可祛風散寒,不僅可以治風寒感冒,還可治由風寒誘發的頸椎病。
祛風除濕的葛根五加粥
取葛根50克,切碎;刺五加15克,水煎取汁;粳米、薏米各50克,洗淨。把這些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成粥。粥熟後加入適量的冰糖就成了。有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頸項強痛。
活血化瘀的山丹桃仁粥
取丹參15克,水煎去渣取汁;再放山楂30克,桃仁(去皮)6克及粳米50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小火熬成粥。可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適合氣滯血淤所致的頸椎病。
補益氣血的人參大棗粥
取粳米50克,大棗15克,一同煮粥;粥熟後加入人參粉10克,適量的白糖,再煮1~2分鍾即可。可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頸椎病。
溫補陽氣的鹿角雞湯
取鹿角片10克,雞半隻,二者一同煮熟後,吃雞肉喝雞湯。此湯可溫補陽氣,益腎填精。
溫陽益精的麻雀枸杞粥
將麻雀5隻宰殺後,清理幹淨,與枸杞子20克,大棗15克,粳米60克一同煮粥,等粥快熟時,加入薑、蔥、鹽調味,再煮沸就可以了。可溫陽益精,適用於脾腎陽虛所致的骨質疏鬆。
說明:以上食療隻是對病情起到調養作用,並不可以治病,有病了一定要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