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上到下,養護脊椎一線牽(1 / 3)

脊椎發生病症並不僅僅是某個脊椎節段發生錯位,很多疾病是由於脊椎各個椎段均發生錯位所致。因此,我們要從上到下全方麵照顧好脊椎。隻有這樣,才能加強我們身體的免疫能力,抵禦細菌、病毒侵略,才能防止病邪乘虛而入,才能維護脊椎力學動態的相對平衡,才能把脊椎係統病變“消滅”在量變之中,把疾病解除在萌芽狀態。

一、不同年齡段的脊椎保健方

脊椎的保養問題,說它簡單真的很簡單,說它複雜又真的很複雜。之所以說它簡單,隻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就可以避免很多脊椎問題;說它複雜,是因為脊椎病在各個年齡段都會發生,很多人不能幸免。所以,日常保養又不能一概而論。

下麵我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把不同年齡段的脊椎保養方法講給大家聽。

二、青少年階段主要防止脊椎畸形和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

1.脊椎畸形

脊椎畸形是少兒腰背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兒童、少年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可塑性較大,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除先天因素造成的畸形外,少兒某些不正確的坐、臥、睡、行姿勢以及扭傷、車禍、跌傷、打擊、過激運動等,都可能導致脊椎畸形的發生(如駝背、側彎等)和椎間關節錯位,從而呈現未老先衰狀態。

所以,老師和家長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們的脊椎,及早進行正確的脊椎係統檢查,建立兒童脊椎健康檔案。尤其是出現過跌打、摔傷、撞擊等情況必須萬分重視,不要認為沒有什麼症狀就不在乎!實際上,有些外傷會潛伏10年之久才發病。凡病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因此“早檢查,早診斷”方為上策。

2.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

我們前麵說過,由於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直接刺激了脊神經、椎動脈等,從而出現頸部僵直疼痛,肩、手臂痛麻無力、活動受限,眩暈、惡心、嘔吐等一係列症狀。

青少年要預防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三節(詳見本書第7章)。平時要非常注意良好姿態的培養,包括坐、臥、立、行基本姿態的習慣養成。尤其在10歲之前,一定要經常觀察脊椎是否發生側彎。及早發現、盡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年階段主要是預防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和胸椎、腰椎病變

1.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

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主要源於青少年時期的病症未能及時正確地診斷和治療。當前白領、公務員、IT人員、企事業高管人員、教授、學者等,由於每天工作處於過飽和狀態,脊椎超負荷。因此,經常出現寰樞關節和枕寰關節錯位而引發眩暈、惡心、頭痛等一係列腦供血不足的病症。

中年時期可以說意味著成功、財富、成熟,但這一年齡人群的身體狀況已步入“多事之秋”,脊椎會出現明顯的“罷工現象”。因此,平時還是要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要天天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個時期的中年人事業和生活都攪在一起,壓力比較大,更需要多放鬆放鬆,多運動運動。

2.胸椎、腰椎病變

主要是由於椎間盤退化變矮,椎間隙變窄,椎間關節突過長,椎間關節錯位,椎間孔變小,從量變到質變逐漸加重,刺激了脊神經,而出現肝、心、脾、肺、腎、胰、胸腺等髒腑功能失衡的病症。

通常女子在42~56歲期間、男子在48~64歲期間發生的所謂的“更年期綜合征”,實質上也和椎間盤退化有關,是量變發展到了質變的結果。

要預防以上病變,平日要學會珍愛自己,做到忙裏偷閑;多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四、五、六、七、八節(詳見本書第7章);還要對脊椎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以防患於未然。

四、老年階段要預防頸椎、胸椎、腰椎病變

人過了60歲以後,往往非常關注身體健康或是養生之道,但是往往缺乏對自身脊椎狀況的關心,不知道自己的脊椎狀況已經隱隱地影響到了生命質量。尤其是在青壯年時期不是特別注意自我保健的人,到了這個時期,腰椎間盤退化變矮越來越明顯,勢必造成椎間隙變窄、椎間關節突過長、椎間關節錯位、椎間孔變小,從而引發一係列的頸椎、胸椎、腰椎病變。

老年人進行保健要圍繞一個“適”字做文章,要講究適度、適當、適宜、適量。這個時期的脊椎保健仍以刁氏脊椎保健操為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體質較差的老年人盡量酌情練習,不可過於勉強。平時多進行幅度較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門球等運動。老年人更要糾正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的不良習慣。

五、95%的亞健康症狀是椎間關節錯位惹的禍

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頭昏、頭沉重、眩暈、易疲倦、心慌、胸悶氣短、哮喘、失眠、頭痛、耳鳴、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多夢、早晨戀床、無精打采、情緒緊張、體虛多汗、猛起立時眼前一片黑、易感冒連綿不愈、心煩氣躁、身體發熱、脫發、白發、月經不調、性功能減退、腦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視力模糊、嗜睡、鼻塞、打噴嚏、惡心、呃逆、落枕、血壓波動、胃腸功能失調、四肢冷涼、雙腿雙膝打軟無力、頸肩腰背胸腿酸、手足麻木、頭後部麻木、記憶力減退、全身處處痛。可是到醫院去化驗,檢查都很正常。這種尷尬的現象往往讓人們不知所措,其實這就是亞健康症狀。

亞健康症狀是由於人體組織缺血、缺氧,脊神經係統反應能力減低,人體的生理功能下降,腺體分泌、免疫係統失衡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五髒六腑經絡循環不暢和代謝功能障礙所致。

六、椎間關節錯位可導致亞健康

絕大多數亞健康症狀都與脊椎有關。為什麼這樣說呢?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現代 人長期在電腦前久坐,躺在床上看電視,運動過少,導致椎間關節很容易錯位;若是刺激到了脊神經、椎動脈等,便會引發亞健康症狀。

比如說,C1、C2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出現眩暈、頭痛、全身無力等;C3、C4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出現麵、牙、三叉神經痛、心動過速等;C5、C6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出現高血壓、低血壓、肩痛等;T3、T4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出現乳腺增生、胸悶、氣短等;L2、L3椎間關節錯位,就會出現骨股頭壞死及婦科疾病。從脊椎學上看,百病皆由脊椎生。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亞健康症狀中,很多都是椎間關節錯位導致的脊椎病變(包括更年期綜合征、免疫功能失調、內分泌失調和乳腺增生在內)引起的。當我們進行正脊複位後,以上症狀也會減輕,甚至不藥而愈。

七、亞健康是量變到質變的過渡

任何慢性疾病的形成都會經曆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前期的量變過程即是“欲起之病”(中醫對“亞健康”的叫法)的出現及發展的過程。

人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的巨變,直接影響並改變了脊椎大小關節的生理狀態和功能,必然潛伏了許多已被發現和尚未發現的致病因素。

因此,我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椎間關節錯位是100%的,是絕對的,運動中的自我歸位是相對的。

當錯位超過了生理限度,自我運動不能實現自我歸位時,就會發生椎間關節錯位,進而刺激脊神經、椎動脈、頸動脈竇,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心髒供血不足,五髒六腑功能失衡,經絡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循行受阻不暢,新陳代謝、免疫係統、內分泌失調,腦細胞接觸失靈,血管舒縮失衡等,從而出現脊椎功能性症狀,即亞健康症狀。

人體亞健康症狀的本質不是疾病,不屬於醫療範圍,屬於中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保健範疇。中醫裏講“上醫治未病”、治“欲起之病”,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病變消滅在量變之中,把病痛、症狀消除在萌芽狀態。

八、亞健康了怎麼辦

有了亞健康症狀,不管是什麼症狀,首先都必須要檢查脊椎,要拍X光片,看脊椎有沒有骨性錯位征,是否壓迫了椎間孔的脊神經。其次,要把自己的症狀與“刁氏頭維穴脊椎病症狀歸椎自我診斷圖”進風池穴 風府穴 行對照,看自己到底是哪個脊椎有問題。再次,就是要在脊椎的兩旁和中間摸一摸、按一按,有沒有陽性反應點,即有沒有壓痛點、索狀物、結節等。亞健康如何自我保健呢?

脊椎保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正脊療法。除了專業的手法正脊外,還有刁氏脊椎保健操,這個操完全可以自己做。還有,自己做推拿、點穴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無論是做操也好,還是推拿、點穴也罷,都要對症治療。

舉個例子,比如說頭痛、頭暈(症狀較輕的),就可以練習刁足臨泣穴點揉頭維穴、足 臨泣穴、風池穴、風府穴 氏脊椎保健操第一、二、三節能夠緩解亞健康帶來 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詳見本書第7章),其中第一、二節是推拿,第三節是正脊複位。平時還要多配合點穴,就是點頭維穴、足臨泣穴、風池穴、風府穴4個穴位。

九、上醫治未病,預防是關鍵

現代人出現亞健康症狀絕大部分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為我們平時的一些不良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亞健康症狀。比如說,平時經常保持一個姿勢工作,走路低頭含胸,在公交車上睡大覺,睡過於柔軟的床,枕頭高低不合適,女性經常穿高跟鞋……這些都會導致亞健康。

因此,平時我們除了多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調理,多做保健操外,還要將不良的生活與工作習慣改正過來。要知道,工作1小時後休息5分鍾要比工作5小時後休息1小時的效果好得多。當然,還要適度、適量地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

十、再也不用發愁更年期了

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女性朋友到了中年就會變得很怪異,月經出現變化、麵色潮紅、心悸、失眠、渾身無力、抑鬱、多慮、容易激動,有時候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發雷霆。這在西醫裏叫更年期綜合征。

其實,不僅中年女性會這樣,男性到了中年時也會出現所謂的更年期綜合征。通常表現為煩躁、抑鬱,有的還會有心髒神經症的表現,以心悸、胸痛、疲乏、神經過敏為突出表現;有的還會出現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陽痿等病症。

相比之下,女性更年期症狀要比男性的更為明顯,發生率更高,更容易表現出來。所以,平時我們說的更年期綜合征多是指女性。

這裏我再多說幾句。做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年輕時要肩負著生兒育女的重任,到老了又有各種疾病找上門來。因此,我們社會上每個人都要學會尊重女性。

有一次,上海某大學邀請我去做講座。當時台下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刁老師,請您說一說世界上哪個人最偉大?包括古代的帝王將相,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鄧小平……”我當時就說女人最偉大。台下的女同胞都鼓掌,男同胞年輕的也拚命鼓掌。這時,又站起來一個女大學生說:“請問女人為什麼偉大?”我說:“因為那些偉人都是女人生的。”這就是我的解釋。我認為,平日裏男人吃點虧、吃點苦是應該的,欺負女人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話說得可能有點遠了,但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讓全社會都來關愛女性、關愛女性健康。

十一、更年期綜合征源於脊椎椎間關節錯位

有人會問了,更年期綜合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西醫認為,更年期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從而出現一係列程度不同的症狀;男性朋友則表現為睾丸功能減退。

我們認為,更年期綜合征其實是脊椎椎間關節錯位所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中年時期是椎間盤退化變質的高峰期,椎間盤退化變質了就會導致脊椎椎間關節錯位。通常女性朋友在42~56歲期間,男性則在48~64歲期間,就容易發生所謂的“更年期綜合征”。我們認為,所謂的“更年期綜合征”更準確的叫法應該叫“椎間盤退化高峰期綜合征”,從量變到質變逐漸加重,椎間關節錯位刺激了脊神經,交感、副交感神經,從而出現了內分泌係統失衡的病症。

從經絡上也好理解。督脈入行於脊裏,當椎間關節發生錯位後,勢必會導致督脈氣血運行受阻,而督脈統帥著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與任脈相表裏(即小周天)。如果它本身氣血運行受阻,就會導致任督不通(任督二脈的通暢決定著女性朋友卵巢功能的興衰),必然導致女子卵巢功能降低,就會出現更年期綜合征。

十二、更年期綜合征怎麼治療效果好

我先給大家提供一個病例,有一位女醫生,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加上更年期綜合征。麵色暗淡、胸悶氣短,自我感覺心髒要“跳出來”。僅做了一次脊椎保健就感覺胸悶氣短頓時緩解。她說:“全身的氣血好像在奔騰頭維穴。

一般,明明還在保健床上卻猶如來到大海邊、森林裏,許久沒有這麼吮吸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了!”作為一名熟知解剖學的西醫,她十分詫異:“刁氏正脊手法這麼安全有效,真是高超啊!”

我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凡是經過我保健的女性朋友,時間不久臉色就變得紅潤了,精神也變得充沛了。“刁氏脊椎保健”的原則有這麼一句話:“讓每一個人無痛苦地走完一生。”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長的,起碼得延長到100歲,這是最低的標準。

很多人由於工作忙根本沒有時間專門到醫院去做保健,點揉頭維穴、足臨泣穴能改善頭痛、頭暈症狀。

這時怎麼辦呢?我舉個女性緊張性頭痛的例子。這種頭痛多是因為C2-C4椎間關節錯位所致,最好的緩解辦法就是每天堅持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三節(詳見本書第7章),同時點揉頭維穴和足臨泣穴。

更年期的症狀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舉例了,可以對照“刁氏脊椎病症狀歸椎自我診斷圖”來查詢,哪裏出問題了,就按著各章所附的“脊椎自我保健一覽表”進行自我保健。

除了以上的自我保健外,我們還要學習一些有關更年期的知識,對即將到來的更年期要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了難以控製的煩躁、抑鬱、焦慮的情緒時,要善於自我化解,多與家人和朋友進行溝通,多參加一些社交和娛樂活動,學會減輕工作和生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