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椎間關節錯位為100%
人類隻要存在著生理活動及功能運動,椎間關節錯位就是絕對的,椎間關節歸位是相對的。椎間關節的錯位和歸位在永無休止地交替進行著。
為什麼這樣說呢?由於在潛移默化中變質(包括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椎間盤這個墊兒就會變癟、變矮,導致椎間隙變窄、椎間關節突過長、椎間孔變小、椎間關節錯位。椎間盤的厚度是椎體的1/4~1/3,椎間盤突出,椎間隙變窄,導致的結果是上關節突伸向了椎間孔。
人類出生的原設計,決定了椎間盤厚度和椎間關節上、下關節突的長度,如果中間的間隙窄了,關節突就長了,隻能紮向椎間孔。由於從脊髓分出的31對脊神經都是從椎間孔出來的,關節突“變長”,很容易碰到神經,就有可能導致疾病。
可以說,椎間關節錯位是絕對的,百分之百的。沒有一個不錯位的人,隻不過錯位不見得刺激到神經,錯位嚴重了才會刺激到神經,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為什麼現在曲度變直了,沒有症狀,幾年以後就有症狀了?外傷當時沒有症狀,過幾個月就發病了?這就叫從量變到質變,不及早治療會加重的,越來越重,最後會導致走向手術台。所以我們提出來,椎間關節錯位是絕對的,100%的,歸位則是相對的。
現代人在學習和工作中由於長期保持不良姿勢,以及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發生退化,椎間關節很容易錯位。錯位了怎麼辦?錯位了就要給它調整過來。我給很多在外企工作的白領做過脊椎關節複位,這些人平時在公司裏太累了,一坐就是一天,脊椎不出問題才怪呢!
對錯位的椎間關節進行複位看起來很簡單,拍完X光片後,找準錯位的關節,然後采用中醫刁氏手法糾正,就行了。但是這種椎間關節歸位不是一勞永逸的,因為長期錯位的關節已經習慣了它原來的位置,總想再次“出軌”,而人體每天的活動,正好創造了這樣的條件,歸位的椎間關節可能再次錯位,這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可能會說:“我不可能錯位了就往醫院跑啊!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創編了刁氏脊椎保健操,自己做操就能調整,平時抽點時間做做可以有效預防錯位,一些輕度錯位也能起到調整作用,錯位嚴重了再找醫生。
我可以舉這麼一個例子:我在中國人民武裝部隊總醫院工作的時候,曾接待過一個8歲的小患者,經常頭暈,又找不出原因,孩子不能上學;父親說帶著這個孩子跑了全國數家醫院,得出的結論是需要做吻合手術,但又有很大的危險,因為離後腦太近。我給他重新檢查,最後診斷是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我給這個孩子治了15次,現在已經痊愈了。治好以後,我又教了他刁氏脊椎保健操,孩子就回家正常上學、生活了。從那以後,這個孩子的父親每半年都會給我打一個電話,說現在孩子很好,我聽了心裏也為他們高興。這樣的例子很多,甚至還有國外的例子。刁氏脊椎保健操不是什麼功夫,是保健操,非常好做,按這個做了以後就可以有效預防椎間關節錯位。具體怎麼做,我在後麵會詳細地介紹。
3.人類脊椎病患病率為1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問題正越來越成為現代人關注的焦點。高血壓、心髒病等高發疾病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並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悉心防護的重點。但同樣高發且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的脊椎健康問題卻被很多人忽視。
實際上,存在脊椎問題的人群所占的比例,要比高血壓和心髒病人群所占的比例高出很多。我認為,現代人的脊椎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隻是大部分處於早期、症狀不明顯,沒有由量變形成質變。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無論是生理運動,還是功能運動,椎間盤退變和椎間關節錯位都是必然發生的。如果你沒有及時發現它,或不去管它,就勢必會壓迫脊神經、椎動脈。所以,人類患脊椎病絕對是“天賦人災”,是100%要發生的。但脊椎病變是可以治療的,而且還是可以預防、延緩的。
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退化變質,椎間隙變窄,上關節突變長,並伸向椎間孔,椎間孔變小,刺激脊髓神經發生脊椎病變。
可以看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退化變質是不可避免的,結果是椎間關節錯位。但是有的椎間關節錯位刺激到了脊髓神經,有的沒有刺激到脊髓神經,所以有的人才會有症狀,而有的人沒有症狀。
七、人類80%以上的疾病與脊椎有關
生產、生活的現代化,造成了人類少勞作、多腦力、四肢不勤、以車代步的生活習慣,這違背了“勞動創造了人”的基本規律。人類是在進化,還是在退化?長此以往,人類的脊椎便會出現問題,脊椎出問題了,就會給身體的其他部位帶來相關的問題。
八、80%以上的疾病與椎間關節錯位有關
脊椎是負責人體通訊的總幹線,其內神經分布交錯密集,也是腦血循環的必由之路,可以說此處是人體事故的多發地帶。我在臨床中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80%以上的疾病與椎間關節錯位有關。由於椎間關節錯位使得脊椎失衡,一塊椎體錯位就可能會導致一段脊椎曲度改變,一段脊椎曲度改變就可能導致整個脊椎變形。
當代人類的脊椎嚴重失衡,尤其是正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的脊椎失衡,已造成了未老先衰的局麵。同樣,中年人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人到中年後,椎間盤退化變矮,加速了椎間隙變窄和椎間關節錯位,嚴重破壞了脊椎的相對平衡,導致了上百種病症的出現。比如冠心病、胸悶、氣短、心律失常、腦供血不足、眩暈、耳鳴、暈厥、中風等,這些病在中年時期出現最多。
近些年來,我們不斷在媒體上看到有些名人英年早逝的新聞,如果要舉出例子,大家都會隨口說出幾位。在痛惜的同時,人們不禁沉思:他們能成功地管理好企業和自己的事業,卻為什麼管理不好自己的身體?
事實上,他們中很多人的病症尤其是心腦血管病症與脊椎病變有很高的關聯性,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脊椎的保健,很多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九、為什麼脊椎病會帶來這些問題?
我們前麵說過,人類的生理活動主要是由31對脊神經直接控製的,脊神經從椎管伸出來,經過椎間孔穿行,分布在各椎間關節、四肢、肌肉、韌帶、內髒、血管、五官、腺體……總的來說,脊神經調節著全身各個組織、器官、血管、腺體、骨骼、韌帶、肌肉的功能活動。
如果脊椎的椎間盤退化變質,並在一定的誘因條件下(如輕微扭傷、挫傷,過度疲勞,姿勢不良,感受風寒,體虛,發熱等症)加速出現椎間關節錯位,刺激到脊神經、椎動脈等,人體脊椎的相對平衡就會被打亂,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動就會亢進或抑製,經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並最終導致疾病的產生。
我在這裏舉一個例子,比如支配胃的神經有兩種,一種是交感神經,另一種是副交感神經,都是自主神經。這兩種神經負責胃的功能。功能分為兩種,一種是感覺功能,一種是運動功能。兩種功能從中醫來講一個陰一個陽,是相互作用的。對胃來說,交感神經是起抑製作用的,副交感神經是起興奮作用的。也就是說,交感神經受刺激,胃的運動受到抑製;反之,副交感神經受刺激,胃的運動就會加強。如果胃出現了問題,一定和這兩種神經受到刺激有關係。
可以說,所有的髒腑都是這樣的。脊神經就是主管這些部門的,是專職的。髒器的健康與否,取決於脊椎;髒腑的功能是否強盛、是否和諧,取決於脊神經。脊椎錯位與不適,我們每個人都在所難免,上關節突伸向椎間孔,必定會導致椎間孔變小、椎間關節錯位,容易刺激脊神經,進而相應地出現一係列的問題。
對於脊椎有問題的人,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我說過,人體的椎間關節平衡是相對的,人隻要每天都在動,椎間關節錯位就是不可避免的。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我們每周進行一次脊椎保健,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
在我接待的患者中有一位白領女士,她長期偏頭痛連帶後背痛,不能緩解,整天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腦瘤。後來她找到我,為她拍片發現寰樞關節半脫位,我們對其進行治療,僅一次,她的頭痛竟然大大緩解。後來,我將刁氏脊椎保健操教給了她。過了一個月左右,她打來電話,說自己的頭不痛了,就連平日裏如鐵板一樣的“電腦背”也是疼痛大減了。
很多看似和脊椎不相關的症狀,一拍片就能發現,問題的根源在脊椎。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病症是不是和脊椎有關,我建議你多看看“中醫刁氏脊椎病症狀歸椎自我診斷圖”,一看就明白,然後你再對症檢查。如果是脊椎的問題,就抓緊進行治療、保健,以防加重。脊椎表麵上看就好像是一根柱子,其實它更像一個網絡,一個以脊椎為主體,向四麵八方發散脊神經的網絡。脊椎健全完整時,這些脊神經傳遞信息快速正確。一旦脊椎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運作。
十、經絡與脊椎存在著某種神秘關係
經絡是什麼?它是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結構聯絡網,它是運行氣血、聯係髒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係統。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大類。“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可以說,它是經絡係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黃帝內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絡”是什麼呢?它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由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麵,縱橫交錯,遍布於全身各處。
我再打個比方,如果把經絡比作是長江,經脈就如同是長江主幹,絡脈則是支流,維持生命運轉的氣血就是流動的江水。如同大自然的生態係統一樣,主幹和支流不堵塞,江水才會順暢流動。同樣,人體的生理平衡也需要自然和諧。
十一、統帥著全身陽氣的督脈
督脈循行於脊裏。從它的路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督脈起始於小腹內,向下出於會陰部,然後行於脊椎的內部,向上到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上行頭頂,沿前額下行到鼻柱部,止於上齒齦。在很多武俠書籍和電視裏,經常會提到習武者隻有打通任督二脈才能成為武林高手。雖然有些誇張,但從這點足以說明督脈對於人體的重要性。
我們的身體按照中醫理論來說可分為奇經八脈和十二正經,共計20條經脈分管著全身上下,每一個髒器都有分管自己的經脈,相輔相成。而這些經脈就彙集在脊椎,由行於脊椎裏的督脈統管。
督脈是諸陽經脈的總綱,統率全身的陽氣,是我們身體健康的根本,所以人體任何部分陽氣的變化和病邪的產生均與督脈陽氣的強弱變化有關。明代醫學家張介賓認為:“人之所以通體能溫,由於陽氣;人之所以有活力,由於陽氣;五官五髒之所以變化無窮,亦無不由於陽氣。”而督脈在此則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人體髒腑經脈陽氣的變化和人體體質的強弱,實質上標誌著督脈陽氣的盛衰,也顯示著髒腑病情的變化。
脊椎的任何損傷病變都會導致督脈正氣不足,經絡不通,氣血不暢,陽氣減弱,陰陽失調,此時病邪則會乘虛而入,疼痛就會產生。
十二、中醫經絡與神經的關係
傳統醫學認為,人體通過經絡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把人體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有機結合起來,相互協調,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經絡還是人體各組成部分之間氣血運行的通路。人體氣血,循環不休,周流不息,以營養全身各組織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