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場合中我們不僅要善於言辭,還要善於調節氣氛。不論你是其中的配角還是主角,都要善於營造輕鬆氛圍。自如地與他人調侃,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與對方交流,才能贏得更多的友誼,成功建立良好社交關係。
1.請客吃飯,營造融洽的氣氛是關鍵
中國人是注重吃的民族,中國人尤其喜歡請客吃飯,並且喜歡在飯桌上談妥很多公務私事。但是,往往酒席間的一句話說得不恰當,就會導致賓主的不歡而散。所以,能夠營造飯桌上融洽氣氛、增進主客感情的,不僅僅是一桌飯而已,很多時候,語言得體要比好酒好菜更能發揮作用。
請客吃飯,就要讓客人盡興,為了酒席間能有一個良好的氣氛,身為主人可千萬不能把話說錯了。那麼,怎麼做才能保證在飯桌上營造融洽的氣氛呢?
首先,對請客對象的家人也要周到。
中國人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請客也總是認為客人越多越快樂、越融洽,少了,反而顯得冷清。如果你要請客,先要考慮一下請他的家人的問題。比如你專程要請某個客人吃飯,應該也適當地邀請他的朋友、同事或家人,這樣,更體現了你對這位客人的重視。
張嘉興要請安全局的王局長吃飯,事先到家裏去接王局長。當時王局長的父親帶著三歲的小孫子也在家中。將王局長接到以後,張嘉興見王大爺抱著孫子也送出了門,就禮貌地笑笑說:“您留步,不用送了!”
王大爺愣了一下,連忙笑著說:“好好好!”說完陰沉著臉,抱著孫子重新回到了屋子。
張嘉興開車走到半路上,見王局長好像有心事,不知怎麼回事。吃飯時,張嘉興想辦法讓王局長開心起來,王局長卻隻是敷衍一下,也打不起興致。最後,酒席不歡而散。
張嘉興總是想不明白,自己這麼周到,這麼熱情,為什麼王局長總是悶悶不樂呢?後來,他終於想明白了,原來那一天,王局長的妻子不在家,沒人做飯。當時王大爺抱著孫子出門時,是想一起吃個便飯的,哪知道自己說了一句:“您回屋吧,不要送了!”就把人家拒絕了。張嘉興想到這裏,後悔不已。
張嘉興事後總結教訓:“如果這一切可以重來的話,我一定會從王大爺的手中接過孩子,問他一聲:‘喜歡吃什麼,叔叔給你買!’然後帶著他們一家一起去吃飯,那樣,不是更好嗎?”
其次,慷慨大度,切忌小氣。
在請客的時候,如果表現出對價錢很在意,會使請客的效果大打折扣。
賈維國請朋友喝酒,本來是一件好事,但酒席還沒開始,賈維國就幾次都說錯了話,顯得自己很是小氣,讓客人感覺很窘迫。最後朋友雖然吃了賈維國的飯,但心裏還是不領賈維國的人情。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服務員把菜單送上來後,賈維國把菜單看了一眼,就轉頭對服務員說:“你們這的菜怎麼這麼貴啊?值不值這麼多錢啊?”服務員微笑著跟他解釋了一番,賈維國接著說,“好吧,看看是不是真像你說的那樣,否則我可不付錢啊!”賈維國開始讓客人點菜。客人的表情稍有不悅,隻隨便點了幾個不貴也不便宜的菜。點完菜後,服務員問:“兩位要喝點什麼嗎?”賈維國看了一下酒水價格表,猶豫不決,還沒等他說話,客人就看出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算了,不喝了,酒水也那麼貴!”賈維國一聽這話,臉上立刻笑得像一朵花似的說:“其實酒水價格也還行,和其他酒店也差不多,但是酒太傷身,不喝也好。”就這樣,本來是款待朋友的一頓飯卻讓客人非常鬱悶地走了。
此外,一定要讓客人盡興。
飯菜準備好了,請來了客人,客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主人不要有限製,不要說:“別的客人還沒吃呢,你就吃了?”對客人這麼說,一定會引起客人的不快,會掃了大家的興。
吳躍是一所中學校的老師。同事董言幫了吳躍一個忙,開玩笑地對他說:“怎麼謝我啊?”
“請客!”辦公室裏的人都圍著吳躍說。吳躍也很開心,覺得應該請客,尤其是要好好謝謝董言。
周末,吳躍買了不少好菜,董言還請了幾個同事,一起到吳躍家裏吃飯。董言來得很早,坐在餐桌前,聞著飯菜的香味,有點控製不住了。這時又陸續來了兩個朋友,董言看人來得差不多了,提起筷子,夾了一道菜放進口中,稱讚說:“味道真不錯啊!”
吳躍笑著說:“人家還沒來呢,給他們留一點嘛!”話一說出口,立刻覺得不好,可惜已經收不回來了。董言仍然在笑,可是吳躍在他的笑容裏看到了一絲尷尬的神情。
最後,不要破壞氣氛。
王老頭請葉老頭到自己家吃飯。王老頭的妻子精心地準備了一桌菜,並且笑容滿麵地接待客人。菜一盤一盤地送上來。王老頭吃了一道菜,覺得味道不好,皺起了眉頭,罵老婆說:“這個死老婆子,葉老頭好不容易來我們家吃一頓飯,你在菜裏麵放這麼多鹽,這菜怎麼吃啊?真笨!”王老頭老婆一聽,立刻火了。最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向客人控訴丈夫的罪惡。王老頭一看,也不示弱,也向葉老頭訴苦,說:“你看,我這輩子就毀在這個女人的身上了!”這句話更是火上澆油,王老頭老婆跳了起來,張牙舞爪地要和丈夫拚命。一場酒席不歡而散。葉老頭本來是高高興興地來的,離開的時候滿心的內疚,以為自己造成了王老頭家庭的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