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有個武術場子,父子兩個人練,父親說過多次他的彈弓如何準,他可以打含在兒子口中的彈子。這時,兒子就鼓著嘴,把彈子半含在嘴中,可是,他並不開打,而是先向觀眾收錢。看到收錢,很多觀眾就走了,然後,他再從頭演起,演到最後又說打兒子口中的彈子,再開始收錢,觀眾又走了大半,如此循環,兒子口中的彈子從來沒有被打過。原來,“打口中的彈子”隻是為了收錢而設計的一個借口,或者噱頭。
如今,我們說一個人光說不練,是指一個人隻會吹牛,卻從不付諸行動。這類人能說會道,在別人不知道他底細的情況下,很容易被他迷惑。時間長了,就會對他不耐煩。
吹噓在俗話裏也叫做“吹牛”。常言道“吹牛不上稅”,這就使得喜歡吹牛的人到處都是。如果讓吹牛者自己為吹牛“上稅”,誰還敢恬不知恥地吹牛?但有的時候,雖然你過了吹牛的“癮”,卻難免會給別人留下把柄。
從前有一個鄉紳進京出公差,囑咐他的仆人說:“路途上,在江湖熱鬧的地方,隻要說到家中的事情,務必要向大處說。”
後來在路上,他們與另外一個商人同行,那商人指著水牛說:“好大的牛。”仆人說:“這有什麼稀罕,還沒有我家的狗大。”那人又指著高樓說:“好高的樓。”仆人說:“這有什麼稀罕,我家的馬房比它還高。”那人又指著船說:“好大的船。”仆人說:“這更沒什麼稀罕,我家祖母的鞋比它還大些。”結果遭到了商人的取笑,那鄉紳也被仆人搞得下不來台。回去以後,鄉紳將仆人狠狠訓了一頓。
可見,吹牛者到最後總不會有多好的下場。在他們揚揚得意地過嘴癮的時候,從來不考慮後果,也從來想不到每當他們吹完、並自以為得到某種精神上的滿足時,跟隨其後的有多少或明或暗的欷歔?
愛吹牛的人,往往愛慕虛榮,內心自卑。他們的願望往往在現實當中得不到滿足,所以,便把這種無法實現的,但是又極其渴望得到的心理,表現到嘴上來了。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是過了癮了,但是在別人的心目當中,他們的形象又下降了,因為他們從不依據事實,隨意誇大自己的行為使他們的人格力量變得微不足道。
從前有一隻貓,它總是喜歡把自己的能力吹噓得很了不起,而對於自己的過失卻百般掩飾。有次它捕捉老鼠時一個大意,讓老鼠逃掉了,它就自我辯解說:“我看它太瘦了,所以把他放走了,等以後它長了些,養肥了些我再把它抓回來。”
有一次它在河邊捉魚的時候,一不小心被鯉魚的尾巴打了一下臉,它裝出笑容說:“我不是想捉它,捉它還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來洗洗臉。剛才在閣樓上麵遊戲,我的臉上粘滿了塵土!”一次,它掉進泥坑裏,渾身糊滿了汙泥。當看到同伴們驚異的眼光時,它忙解釋道,“身上跳蚤多,用這個辦法治它們,最靈驗不過!”
剛剛說完這句話,結果它的腳下一滑,掉了進河裏,它的同伴們打算救它,它笑著說:“你們認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不,你們錯了,我這在遊泳……”可是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我們走吧,”同伴們說,“它可能是在表演潛水。”結果這隻貓因為不會遊泳而淹死了。
愛吹牛的人的基本特征就是熱情,嗓門洪亮,喜歡起哄,具有較強的記憶力。他們往往喜歡往人多的地方跑,在碰到能吹的話就刹不住,常常超越自己表達的範圍,於是語言就過量,滲出水分。他們往往不會注意到自己語言上的漏洞,以至於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尚且不自知,最後悔之不及。
點評:
言而無實事則廢。吹噓自己不具備的或者根本就沒有的能力,隻會招惹別人的厭惡,甚至會成為你的對手攻擊你的把柄,如果你夠聰明的話,還是少吹噓自己的好。
10.說出你的難處,讓對方理解你
不要以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朋友成群,遇到事情大家鼎力相助就是好事一件,其實,有時朋友多也就意味著傷腦筋的事情多。
比如一個信用不良的朋友非要和你借錢,但你也知道,如果錢借給他,就等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或者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向你兜售物品,明知買下就一定會吃虧;或者你的患難朋友,曾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幫過你,現在有求於你,而你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認為是你忘恩負義,故意不幫助他……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最理想的辦法就是說出你的難處,讓對方理解你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