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讓說話體現成熟圓融的魅力(2)(1 / 3)

4. 語中要害最關鍵

語中要害,長話短說,不講空話,不無的放矢,不重複別人已講過的或眾所周知的俗套,是會說話的人贏得聽眾的重要的說辯謀略。冗長的說教,滿嘴的陳詞濫調,沒有自己獨特見解的發言,隻能引起聽者的心煩和厭倦。

德國著名詩人和戲劇家貝托爾特·布萊希特討厭那些冗長單調而又沒有多大效果的會議。

一次,有人請他參加一個作家的聚會,並讓他致開幕詞。布萊希特公務纏身,不想參加,便委婉地拒絕了。哪知,舉辦人並不罷休,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直至布萊希特無可奈何地答應為止。

開會那天,布萊希特準時到會,悄悄地坐在最後一排。主辦人看到後,把他請到了主席台就座。

一開始,主辦人講了一通很長卻沒有什麼實際內容的賀詞,向到會者表示歡迎,然後,高聲激動地宣布:

“現在,有請布萊希特先生為我們這次大會致開幕詞!”

布萊希特站了起來,快步走向演講的桌子前。到會的記者們趕緊掏出筆和小本子,照相機也哢嚓哢嚓響個不停。不過,布萊希特卻讓某些人失望了,他隻講了一句話:

“我宣布,會議現在開始!”

可見,和什麼樣的人說話,都要讓對方在最短時間內明白自己的意思,要讓對方被自己說服,就必須找出問題的關鍵點,語中要害,簡練、有力的幾句講話,便能使人趣味不減。

一次黨委為了加強機關幹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麵作了一係列規定。決定由曾在鄉屬企業擔任過多年負責人,不久前剛調到機關工作的一位老同誌負責考勤登記。這位老同誌認為這項工作易得罪人,不願意幹。說自己過去就是因為辦事太認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訓”。

聽了他的話,鄉黨委書記委婉地講了一個故事:某電影導演,為拍部片子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一天,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便通知他準備試鏡頭。這個人十分高興,理了發換上新衣,對著鏡子左照右看,總感到自己的兩顆“犬牙”式的牙齒不好看,於是到醫院把牙齒拔掉了。後來,當他興致勃勃地去報到時,導演一見到他就很失望地說:“對不起,你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被你自己當缺陷給毀掉了,我們的影片已不再需要你了。”

故事講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位老同誌懂得了“堅持原則,辦事認真”正是自己最好的品質,於是沒有再推辭,愉快地接受了任務。這不能不說是鄉黨委書記把握問題的關鍵,語中要害的功效啊!

任何人如果能把語中要害的說話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對於那些善於操縱說服技巧的人來說,就足以成大事,其意義也將非同一般。

漢朝時的上林苑,是一處專為皇帝打獵嬉、遊玩戲消遣而建造的一大片園林。但丞相蕭何認為園林奢侈,應該縮減,便向漢高祖劉邦請求將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讓給老百姓耕種。劉邦一聽不禁勃然大怒,認為蕭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錢財,才這樣為他們說話辦事的。於是抓捕蕭何入獄。當時的法官、廷尉昏庸、諂媚,隻要皇上認定某人有罪,廷尉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就在這治罪緊要關頭,一位姓王的侍衛官上前勸告劉邦說:“陛下是否還記得原來與項羽抗爭以及後來鏟除叛軍的事情嗎?那幾年,皇上在外親自帶兵討伐,隻有丞相一個人駐守關中,關中的百姓非常擁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麼關中之地就不是陛下的了。您認為,丞相會在一個可謀大利而不謀的情況下,去貪百姓和商人的一點小利嗎?”

簡單幾句話,句句擊中要害。劉邦深有感觸,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魯莽,對不起丞相的一片誠心,感到非常慚愧。於是當天便下令赦免蕭何。

一般說來,這一方法主要是針對那些跟自己關係比較熟識的人,或者是在一些比較正式的場合,如:商業談判、會場、做報告、演講等。在這些場合下,如果你能夠做到抓住要點,沒有那麼多冗長的廢話,就會很快地吸引聽眾,使他們迅速地進入主題,接下的事情無疑就會好辦多了。

點評:

關於說話抓住關鍵的要點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說出你要談論的主題,其餘的客套話盡量少說或不說,語中要害,這樣絕對可以避免你的聽眾感到心煩意亂。

5. 肚裏有“貨”,才能對答如流

一個人如果能與任何一個陌生人——也許是個律師,或是教師、藝術家等三教九流的人物交流十分鍾,他就是一流的交際人才。因為能和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交談十分鍾並使他感到有興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完全是考驗你真才實學的時候。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說,要想做到口吐蓮花、對答如流,首先必須充實自己,做到“利其器”。

因為充實自己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畢竟沒有人相信一個胸無點墨的人能夠應對如流。你雖然不可能對各種專門學問都有精湛的研究,也不能對每一個人都談論同樣一件事情,但是,一些常識卻是必須具備的。如果能巧妙地運用一般常識,那麼應付他人十分鍾有趣的談話,想必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