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說話一針見血其實就是一種語言的藝術。真正會說話的人絕不是多說話的人,他們往往都是語言簡明扼要,而且能做到簡中求準,一針見血的道破天機,更有效的掌控全局。
3. 把握說話節奏,養成好的說話習慣
要養成“好的說話習慣”,不僅指要準確掌握說話的內容,關鍵要掌握好說話的節奏。節奏該怎麼掌握,指的是說話時能夠清楚明了、輕鬆愉快、考慮周到地口頭交流信息,從而給對方留下一個自信、誠懇、活潑開朗的良好印象,使你的交談獲得成功。
說話的內容是由你的見解、跟對方會麵的目的以及你性格中的許多其他因素決定的,它絕大部分取決於事先的準備和才能。說話的節奏則取決你個人的說話習慣,包括精神狀態、聲調、口音、語言的格調、音量、音調高低、快慢速度、措辭、表達能力等方麵。
不論身在何處,不論你要給誰留下好印象,有一條規則你需要遵循:努力把話說好,把握說話節奏,養成好的說話習慣。
提到說話習慣的問題,就不能不提怎麼樣把握說話節奏的問題了。下麵六種語言節奏是口才高手們所經常運用的,你若能有效地掌握就能起到打動人心的效果。
凝重型
這種節奏聽來一字千鈞,句句著力。聲音適中,既不高亢,也不顯低沉,重點詞語清晰沉穩,次要詞語不滑不促。用於發表議論和某些語重心長的勸說、抒發感情等。
舒緩型
舒緩型節奏,是一種穩重、舒展的表達方式。聲音不高也不低,語速從容,既不急促,也不大起大伏。說明性、解釋性的敘述,學術探討等宜用這種節奏。
緊張型
緊張型節奏,往往顯示迫切、緊急的心情。聲音不一定很高,但語速較快。用於重要情況的彙報,必須立即加以澄清的事實申辯等。
低沉型
這種節奏使人得到低緩、聲音偏暗的效果。語速偏慢,語氣壓抑,語勢多下行,用於悲劇色彩的事件敘述,或慰問、懷念等。
高亢型
高亢的節奏能產生威武雄壯的效果,聲音偏高,起伏較大,語氣昂揚,語勢多上行。用於鼓動性強的演說、敘述一件重大的事件、宣傳重要決定及使人激動的事。
輕快型
輕快型節奏是最常見的,聽者不費力,而多揚少抑。日常性的對話,一般性的辯論,都可以使用這類型的節奏。以上這六種節奏分別用於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但又互相滲透,有主有輔,隻有適當把握,才能顯示出技巧的內在力量。
除此之外,想要養成好的說話習慣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1)認真傾聽
說話技巧的一半是聽的能力。聽得多,就能獲得更多的談話資料,就越能學會如何去說服對方,如何塑造你想表現的形象。其實聽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
(2)適時表達你的意見
交流是雙向溝通。在不打斷對方談話的原則下,適時地表達你的意見,這才是正確的談話方式。用心去找出對方談話的價值,並肯定它,這不僅會鼓勵對方更興致勃勃地說下去,而且也是獲取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的絕招之一。
(3)用好肢體語言
據統計,口頭語言隻占整個“語言”表達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八十是非口頭語言的陳述。科學家相信在表達一個人的真實思想和感情時,“肢體語”所起的作用比口頭語言要大得多。一個會說話的人,他的非口頭語言能補充口頭語言的意思。但要注意使你的非口頭語言和你的口頭語言完全一致,隻有那樣你才能表現出你想要樹立的那種形象。
(4)尋求你自己的獨特風格
避免養成貶低自己的習慣。提出可以讓對方感覺“這個問題很好”的問題,可以增進雙方的感情。說話留有缺口,不要把話說絕,歡迎對方討論。交談時,內容應有新有舊、有淺有深、有俗有雅、有遠有近,因人而異。注意自覺塑造自身角色,自知偏於呆板者應活潑些;偏於拘謹者應大方些;偏於嚴肅者應和藹些;偏於輕佻者就穩重些;偏於傲慢者應謙遜些;偏於鋒芒者應含蓄些……
(5)說話要注意語境和場合
有些人在交際中主觀上缺乏場合意識,對人說話直出直入,惹人厭煩惱怒,落個常常把事情辦砸的結果。也許他們對人很誠實,但是遇事時往往隻從個人主觀感覺出發,以為隻要有話就應該說,心裏有什麼嘴上就說什麼,不管什麼場合環境就往外捅,結果有意無意地冒犯了人。自己還莫名其妙,不知道毛病出在哪裏。
點評:
說話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就像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將語言的節奏化作優美的樂譜而隨指輕彈,演奏出一曲動人心弦的旋律。他們對語言節奏的掌握也能隨心所欲,他們說話時引經據典,抑揚頓挫,詼諧幽默,引人入勝,與這樣的人談話簡直是一種藝術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