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寬大,被來自山穀的風一吹,就露出了裏麵象牙色衣裙的一角,質地是綴著精致蕾絲的上好綢緞。
少女見伊麗莎白回頭,這才像是意識到自己打擾了別人,急忙往後退一步,緊跟著道歉,“我從那邊回來,無意看到你在這裏作畫,一時忍不住就就過來了。非常抱歉,打擾到您畫畫。”
這個少女和莉迪亞完全兩種類型。莉迪亞健康而活潑,每天仿佛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她看起來卻很纖弱,那雙漂亮的眼睛甚至仿佛帶著了點天生的傷愁——這話其實並不確切,除了降在馬槽的聖子耶穌,這世上還沒有誰生下來就自帶傷愁的,但她確實讓伊麗莎白感到一種壓抑的傷愁。而且奇怪,好像又有點略眼熟的感覺,似乎從前在哪裏見過一樣。
伊麗莎白非常肯定自己從前肯定沒見過她。可能是這少女長了張和芭比相似的臉蛋,所以才給自己帶來這種錯覺吧。
伊麗莎白笑了下,看一眼她夾在手裏的畫具。“沒關係。你也住在這裏?”她隨口問。
答案是顯然的,她隻是有點奇怪。這少女肯定不是正式修女,但她又不是和自己一起上課的……
她的疑惑很快就得到解答。
“是,我住這裏,去年就過來了,”少女說道,仿佛有點不大願意提及這話題,戛然而止。
“您……”
她再次看一眼伊麗莎白那副已經基本勾勒完畢的底圖,露出欲言又止的模樣。
“您想說什麼?說吧。”
伊麗莎白對她印象不錯,見她這個樣子,便微笑著鼓勵。
“啊——”
少女的臉微微一紅,帶了點羞澀地道,“請問您是伊麗莎白·貝內特小姐嗎?”
“是的,但是您怎麼知道……”伊麗莎白有點驚訝。
少女的臉上顯出歡喜,“我是聽院長嬤嬤說的。她說您畫技出眾,鼓勵我去拜訪您……”她露出幾分忸怩,“我很喜歡繪畫,但畫得不好……剛才看了您的畫,就猜到您是誰了。您能幫我看看我的畫嗎?”
伊麗莎白恍然。於是笑道:“我也隻是個學習者而已。但是倘若你不介意,我可以和你一起討論下。”
少女仿佛鬆了口氣,立刻解開自己的畫具,拿出一張自己剛才作了一半的畫。
這是一幅靜物油畫,表現的是窗台上怒放的一盆花,背景是窗外的田野和遠山。
“我從前的繪畫老師說,大麵積的地方應該采用柔和的色彩,而豔麗的色彩隻適合在小塊地方一點一點地使用,這樣才能達到色彩的柔軟均衡,畫麵也更雅麗。我一直試著照老師教的去做,卻總覺得無法表現出我想畫的東西……”
少女略微苦惱地道。
作為一個學了十幾年畫的美術學院生,伊麗莎白的水準或許未必高到哪裏去,但仔細看了這少女的畫後,對她的迷惑卻還是略有心得。
這個時代的大部分畫家都還遵從著文藝複興時期以亞裏士多德和諧美學為中心的思維,在色彩運用上追求均衡美。一旦刻意追求平衡,往往反而使色彩失去本身的個性,導致畫麵的平庸。應該是在上個世紀開始,隨了啟蒙運動的發展,就有畫家對這種傳統理論提出質疑,並試著以自己充滿叛逆的色彩去詮釋想要表達的東西,古典主義畫家托馬斯·更斯特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這種對傳統的質疑和改變,也為接下來即將到來的印象派畫風開拓了道路。
看得出來,這位少女的功底不錯。但顯然,她的老師是亞裏士多德平衡美的信奉者,教出來的學生便畏手畏腳。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
“……要知道,即便是在現實世界裏,色彩也並非完美無瑕的。能在看似不和諧的畫麵上創造出完美的和諧,這就是藝術家和畫匠的區別。你的底子很不錯,就是過於保守。不要太拘泥於從前來自老師的教導,試著用自己的喜好去畫,比如這裏,你可以試著采用紫色提亮……”
“達西小姐——達西小姐——”
修女院所在的方向忽然傳來幾聲略帶驚惶的叫聲,伊麗莎白一愣,看了少女一眼,然後循聲望去,見一個同樣穿著修女袍的矮胖中年婦女正提著裙角急匆匆往這邊來,嘴裏不住地叫著。看到自己身邊的那個少女後,她露出鬆了口氣的神情,急忙跑過來。
“達西小姐!不是跟你說了很多次嗎?出來就要對我說一聲!”
她停在少女的邊上,用一種略帶不滿的口氣責備道。
第34章 喬治安娜
“史密斯夫人,您覺得我會去哪裏?我又能去哪裏!”
被稱作達西小姐的少女顯然不大喜歡這位看起來像是陪護的史密斯夫人,說這話的時候,她的語氣裏帶著明顯的不滿,臉微微地側了過去。
“達西小姐!我隻是希望能時刻清楚您在做什麼而已,這也純粹是為了您的好。”
史密斯夫人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說完這話,就把目光落到伊麗莎白的身上,帶點不大禮貌的審視意味。
少女的臉更紅了,這是因為羞惱而泛出的紅暈。她咬著唇,低頭一語不發地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然後對伊麗莎白勉強笑道:“認識您非常高興,貝內特小姐。打擾您這麼久,我要走了,希望以後有機會還能再見到您,我的名字叫喬治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