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借助別人力量,乘勢而為打破沉默(3 / 3)

有人說,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人掌握真理,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那種自負甚至自戀的人是可笑的,有時也是可悲的,當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一般來說已經晚了。天下沒有後悔藥可吃,“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大概是每個失敗者最想說的話了。

30幾歲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見,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每個人都要主觀武斷,獨斷專行。而是在對待事物時,要有判斷能力和決斷能力,要擁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特別是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要充分聽取各方麵的意見,這樣,才有利於避免決策上的失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絕對不能做一個聽取別人意見的“錄音機”,而應是一個分析問題、判斷是非的“加工廠”。要對來自各方麵的意見做一個正確而認真的分析和思考,從中吸收和采納正確的意見,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再作出決定。


取長補短,通力合作能雙贏

世界是一個普遍聯係的統一整體,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損毀了,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由此帶來的損失也是難以挽回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強調合作是必須的,不要害怕個體的利益受到侵害。隻有當整體的利益都得到了提升,個體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證。

有一位農民,自家種了許多優良的水稻。剛開始時,長勢特別好,讓鄰田的農民十分羨慕。然而到了收獲的季節,他的水稻竟然顆粒無收。

於是,農民請教了一位有名的水稻專家,得到的解釋讓他大吃一驚:一個優良的品種,得到的卻是劣質的花粉——周圍鄰居的水稻品種沒有他的優質。所以,那位農民失敗了。

在自然界,沒有誰一直是孤立存在的。30幾歲的人更要認識到,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懂得如何借助他人的力量,利用他人的特長取長補短,就能各取所需,達到雙贏的目的。

小猴和小鹿在河邊散步,它們看到河對岸有一棵結滿果實的桃樹。

小猴對小鹿說:“我先看到桃樹的,桃子應該歸我。”說著就要過河,但小猴的個子實在太矮了,隻走到河中間,就被水衝到下遊的礁石上去了。小鹿說:“是我先看到的,應該歸我。”說著就過河去了。小鹿到了桃樹下,但不會爬樹,怎麼也夠不著桃子,隻得回來了。

這時,身邊的柳樹對小鹿和小猴說:“你們要改掉自私的壞毛病,團結起來才能吃到桃子。”

於是,小鹿幫助小猴過了河,來到桃樹下。小猴爬上桃樹,摘了許多桃子,分給了小鹿一半。

他倆吃得飽飽的,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猴與小鹿,就其個體而言,盡管都有自己的特長,但如果“單槍匹馬”,則是摘不到桃子的。然而,一旦他們組成了一個相互協作的團隊後,就出現了取長補短的奇跡——輕而易舉地摘到了桃子。

這就是彼此取長補短、密切配合所取得的效益。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丹麥天文學者第穀有出色的觀察能力,花了很長時間觀測行星的位置,遺憾的是他不擅長理論研究,結果得出了許多錯誤的結論。後來,第穀請了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做助手,開普勒觀察技術不如第穀,但很有理論研究才華。結果,開普勒在第穀精密觀察的基礎上,通過自己深刻的理論研究,終於發明了行星運動的三定律。顯然,離開了開普勒,第穀的觀察材料或許派不上用場;離開了第穀,開普勒也不會有這樣偉大的發現。正是這兩位學者結合在一起,互相取長補短,才在天文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隻有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使我們不斷進步,並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可否認,在一個大集體裏,幹好一項工作,占主導地位的往往不是一個人,關鍵是各成員間的團結協作。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幹成一件事情,就必須明白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在合作中充分考慮到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並且要懂得多為合作者著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正揭示了世界萬物都有“長短”的客觀事實,同時也啟示人們要善於發現、發揮萬物的長處。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要善於發現自己的特長,發揮好自己的特長,從而最大化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人生苦短,知識無窮,時間有限。正像孟子所說的:“人有不為也,然後有為。”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的今天,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揚長避短”都很有現實意義。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都會有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當自己力所不及的時候,倘若能夠接受別人的幫助,或者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向對方伸出熱情的援手,就可能實現雙贏的結局。

因此,30幾歲的人要想在現實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不管自身的能力多強、實力多大、本事多高,都應當以謙卑的心態和甘為人徒的姿態,積極地與他人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劣勢互避,通過借勢、借力壯大自己,通過揚長、避短完善自己,通過合作、共贏成就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夠揮灑自如、遊刃有餘,才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自我推銷,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裏馬,其實就算沒有伯樂,千裏馬也可以做自己的伯樂。比如自我推薦,當萬事俱備時,就隻等你站出來推薦自己,展示你的亮點了。這個時候如果你退縮了,沒有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那就將失去一次出人頭地的機會。

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寫道:“這個世界是由四種人組成的:第一種人讓事情發生;第二種人看著事情發生;第三種人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第四種人則全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相信上帝在第一種人身上播下了成功的種子,而這種子能否發芽、開花、結果,則全在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