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易下?涁S傳(3 / 3)

四絶類而孚我,我亦有信。攣如,當其位正,雖得地而無咎。

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凶。象曰:翰音登於天,何可長也。翰音為雞巽之象也,以其陽物巽隂而無力飛,必鳴也,登於天何可久乎。信不由中,而為極上,難終之約,其可乎。信而莫應,有聲而巳,正之凶也。

 艮下震上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冝上,冝下。大吉,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剛失正,柔以為主,小人當位,過而得通也。小人者,其心小其見狹,其務近君子,過以合時,利不失正乃行,故小事可也。鳥也者,陽升之物也。剛雖上而失位,不中不得行正也,是以有飛鳥之象也。君子憂其失,哀其止,發乎誌,形乎聲,犯上以匡之逆於其道不行,動無所往,遇於害焉。上順而止之,以俟其通,故得其大吉焉。是故不可以大事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山上有雷,其虛聲而巳,無益下也。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救,於治有其聲也。小事過而不傷其正者,莫過是也。故君子行之。

初六,飛鳥以凶。象曰: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小過不冝上也,其在防之初乎。上應其動,無所止者也。不可往而往,凶災之及,自致之也,將如之何哉。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小過,剛失位也。二得位,得中能過其剛者也。妣,臣柔也。往與於隂也。非其常而得之,曰過。於其家斯遇妣矣。其於國斯遇臣矣。不及其君人之化也。臣不可過君也。而今過之者,小過之過者也。遇而時,故無咎矣。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象曰: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陽不得正,不遇者也。小人匪正,忌於君子,可以防之,應而從之,則戕之矣。不能防而自致凶也,如之何哉。

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徃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卑退自守,故無咎也。剛失位不能過者也。下應而來,非已之召,故曰遇也。恃應自得,以往危哉。必自戒之,此不足為長正之道也。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象曰:密雲不雨,已上也。

柔居尊,小居大也。不應於上,小事而巳。密雲而不能雨者,隂陽得行其道,故盛而為雨也。小過隂乗陽,而位於陽,巳上過矣,安囗施乎。不足以和,澤天下也。君子之修德,守於中正,俟其時而行也。茍無正矣,雖上過其德也。將何為乎。隂不足以當王,施於公而巳矣。弋非狩之大者,穴非路之夷者,皆小人之過也。以柔與於柔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象曰:弗遇過之,巳亢也。

小過,隂囗過也。小人之道,極也。應何遇乎,飛鳥之凶,上何止矣。道之窮,離之凶,是謂災之過也。

 離下坎上 旣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彖曰:旣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剛濟而得位乎,上柔當而應上,是以亨,偕於小人也。剛柔得正,其利貞下者,上之階柔者,強之本。柔當而守中,不敢逸也,故初吉。安於旣濟,止而無防,窮其道而終亂也。

象曰:水在火上,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在火上,相得而為功也。旣濟之矣,安之不慮,則覆矣。故思患先防,囗保其終也。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象曰:曳其輪,義無咎也。

剛為旣濟之初,力微而去險未逺也。旣濟深險而未達於陸,故曳輪濡尾也。初濟而不敢怠,其義豈有咎乎。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得位處內而應於上,婦之道也。而乗於剛,懼其暴也。喪其飾矣。茀之喪,容之減矣,中以奉陽,獲其濟下不敢淩,勿逐而七日自復。七日者,復之不逺,近取之諸日,極小人位而復,則下剛易也。

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為下體之上,巳得其位,旣濟者也。濟險以力非易也,與王同功而受任也。髙宗鬼方,三年克之,義焉。力以三年,疲而獲矣。愼在於典守乎,非其人則恃勢也。以天下之功為巳之私與主,剛敵至於終亂矣。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有應當位,居剛之上,疑懼侵逼,至其重夜而不少懈也。柔而守正而戒備之,乃可以濟,亨小矣。物鹹遂焉,雖居乗剛而終無患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人也者,神之主也。時者,人之由也。禮之大也。差其時,則人不和神,弗福矣。旣濟難夷,非大盛也,故有終止之窮焉。大人者,與時消息也。時之失,何所寄乎。故旣濟雖盈神弗福也。得時盡順,吉大來也。唯大人囗保其終矣。

上六,濡其首,厲。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旣濟而極於上,誌與時窮,上反下矣。首濡矣,身其危哉。

 坎下離上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柔得中,不當位,未囗濟也,而囗其變矣。剛近濟在於險中,力小形微,濡其尾,無攸利,不囗續其終。下非所濟逺也。剛柔而同力,故有終通之道焉。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上水下,各守其所,雖未濟而各保其安也。君子明愼辨物,而使各安其所,則致之而得宜用之,而得當也。

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以柔而濟於險,初始渉者也。近淺猶濡尾矣,況其深必不濟矣。不知力之極也,可惜也已。

九二,曵其輪,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居得險中,動而應主,剛德不邪而囗濟也,故曵輪。載險而當之矣,故正吉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力小失位,逺何為,附於二則險自濟也。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象曰:貞吉悔亡,誌行也。

未濟征凶,柔居中,力小不囗濟也。有委任之道焉,未濟當位,誌在乎濟,而奉其上得正之吉也。而遂其誌焉。何逼近之悔乎,將盡力以功,震其未濟,故伐鬼方,三年乃克,而受國矣。初以勤奉主,終以功獲賞,有終濟之義也。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柔得中正之吉,無其悔也。誌在乎濟,授之以囗任之,無疑以至於終濟,可謂君子之光煥乎輝發矣。信有中正之吉哉。

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滿者自覆,謙者自益,非天之所為也。夫以未濟之初誌存,而不懈以至於終濟,而信有其樂也,亦何咎哉。樂極誌滿,道斯反矣,故濡其首,信失其樂哉。夫將濟者,力之及也。濟非大順而致也,力以取之,順以守之,乃得其久。旣濟而盈,將有覆矣。君子可無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