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西部地區的資源結構(2)(2 / 2)

五、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

由於特殊的地貌、氣候條件,使西部地區擁有各式各樣的生物資源,藥用植物、工業植物有待開發。西北地區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麥、水稻、高粱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甜菜、胡麻、啤酒花、木耳、生漆等。蘭州的百合、玫瑰、白蘭瓜,天水的蘋果,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甜瓜馳名中外。西北地區的野生植物名目繁多,中藥材資源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西北地區動物資源極為豐富,主要的家畜有秦川牛、關中驢、河西馬、青海犛牛、灘羊、高山細毛羊、奶山羊、駱駝等。甘肅和青海是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甘肅有野生動物659種,占全國2160種的30%。其中鳥類占37.1%,哺乳動物占30.4%。珍稀動物有金絲猴、大熊貓、牛羚、雪豹、金錢豹等,屬國家一、二、三類重點保護的分別有24種、24種和40種。青海省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10種、二類20種、三類9種,新疆的天麻、蟲草、雪蓮等名貴藥材暢銷國內外。

大西南地形複雜、氣候類型多樣,物產豐富。糧食作物以稻、麥、玉米為主,高粱、紅薯、馬鈴薯、蠶豆、大豆、綠豆、大麥、青稞等也很重要;經濟作物包括油菜籽、烤煙、甘蔗、棉花等;園藝作物和特產種類繁多,有蠶絲、茶葉、柑橘、荔枝和蘋果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水果,天然橡膠、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森林資源豐富,經濟林產種類甚多,主要有油桐、生漆、烏桕、油茶、核桃、板栗、花椒、白蠟、芳香油、木耳和藥材等;本區牲畜種類很多,除駱駝外,各種牲畜都有,牲畜構成以豬為主,其次為山羊、綿羊、黃牛、水牛、犛牛、犏牛和馬等。同時,雲南還是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四川地域遼闊,野生動物資源十分豐富,現已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03種,占全國的40%。其中鳥類625種,獸類217種,爬行類92.種。兩棲類97種。珍稀動物主要有大熊貓、羚羊、金絲猴、小熊貓、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藍馬雞、藏雪雞、斑角雉等。

六、豐富的森林和草場資源

西部地區擁有森林麵積4.4億多畝,占全國森林麵積的24.1%;林木蓄積量為43.9億立方米,占全國林木總蓄積量的46.3%。在4.4億多畝森林麵積中,用材林約有3.5億畝,約占80%;經濟林約有5000畝,占11.3%;竹林有1000多萬畝;防護林有800萬畝;薪炭林約有5000萬畝;特用林約600萬畝。西部地區不僅森林麵積大而且樹種繁多、林種齊全。可以說。凡是我國林區所有的林種,西部地區均有。現已查明有喬木樹種2800多種,其中鬆樹植物有26屬,占世界30個屬的86.6%,這其中水鬆、銀杉、金錢鬆、銀杏、台灣鬆、福建鬆、油鬆、杉木等8個屬為我國特有。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杉和銀杏古代樹在西部地區一直延續生存到現在,堪稱世界奇跡。我國的貴重樹種如樟木、楠木、紅木、紅鬆,經濟林樹種如油桐、油茶、杜仲、肉桂、八角樹、芒果等都生長在西部地區。全國的各種竹類在西部地區均有生長。橫貫於天山、阿爾泰山上的紅林,生長在西藏、四川、雲南、貴州等山區的亞熱帶常綠林和熱帶季雨林,均以森林中樹種之多、植物區係之複雜著稱於世。西藏有林地麵積1.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20.84億立方米,是我國森林麵積最大的省區之一。常見的主要樹種有雲杉、冷杉、鐵杉、高山鬆等。四川有林地麵積1871.8萬公頃,活立木積蓄量13.9億立方米,木本植物3190餘種,其中喬木樹種1240種,隸屬於118科,木本植物和喬樹種均占全國的33%左右。有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杉、紅杉等珍稀樹種,其種類占全國1/5以上。

西部地區是我國草原、草山、草坡的主要分布地區。牧區、半牧區草原麵積2.86億公頃,占全國草原麵積的89.65%。草山草坡麵積約占全國草山草坡總麵積的1/10左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宜發展畜牧業的地區之一。西部地區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和牧業生產基地,是我國大小牲畜和牛羊肉以及皮毛等的主產區。在全國畜牧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青海是全國5大牧區之一,有5億多畝天然草場。甘肅有草原麵積2.5億畝,宜牧草山草坡7000多萬畝,也是全國5大牧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