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西部地區的資源結構(2)(1 / 2)

1.水能。我國的水能資源極為豐富,理論蘊藏量近7億千瓦。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水能資源的14%。而西部地區的(主要是西部民族地區)水能資源約為全國水能資源的80%。全國10個大水電基地有8個在西部地區,年開發的水能資源達3.8億千瓦。其中四川省的水能源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5億千瓦,年發電量4.95億度,居第一位,可建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200多處,建100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20餘處。西藏可以開發的水能資源有6000萬千瓦,居國內第二位。雲南省可提供1.04億千瓦的發電量。貴州省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874萬千瓦。西北地區黃河上遊的水能資源也很豐富,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起,中經甘肅.到寧夏的青銅峽水電站止,河床全長918公裏,天然落差1324米,可建15座梯級水電站,年平均發電量達500億度。新疆共有大小河川570條,已查明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355萬千瓦,占全國第四位。

2.煤炭。西部地區也是煤炭資源富饒的地區,地質部門預測.貴州省煤炭的總儲量有2000億噸。雲南省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3%左右,第三世紀褐煤蘊藏量有126億噸之多。新疆已探明的煤炭資源有180億噸,遠景儲量1600億噸,居全國之冠。寧夏的煤炭資源也很可觀,從垂深600米至2000米的煤炭預測蘊藏量達1914億噸,已勘探查明的儲量有308億噸,煤質優良,品種齊全。

3.石油和天然氣。石油保有儲量,新疆為53938億噸,青海為10928億噸,甘肅為23804.億噸,寧夏為3823億噸。其中,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大型內陸沉積盆地之一,估計生油量有100億噸。油田15個,氣田5個,已建成原油開采能力年3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20萬噸的企業。探明四川省不柱土家族自治縣有天然氣15億立方米。雲南的石油、天然氣正在勘探之中,從大地構造分析,楚雄等地的油氣儲量條件與盛產天然氣的四川盆地有許多相似之處。貴州、西藏都可能有油氣。另外,經過科研和地質勘查人員的艱苦努力,近年來新疆塔裏木盆地天然氣勘探獲得重大進展。發現了一批很有前景的天然氣資源富集區,現已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4190億立方米。現已探明“一大四中”五個氣田,即克拉瑪依大型氣田和牙哈、英買力、羊塔克一玉東、吉拉克等四個中型氣田,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110億立方米。特別是克拉2氣田,單體儲量規模之大、豐度之高、日產氣量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經過嚴格按照儲量規範要求的參數計算,這一氣田含氣麵積40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2007億立方米,氣層理深3500~3950米,主力氣層有效厚度270米,單井日產量可達200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底可再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00億立方米。除庫車地區外。塔裏木盆地其他地區還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006億立方米,其中河田氣田617億立方米,柯克亞氣田293億立方米。塔裏木盆地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前景廣闊,隨著地質認識的加深和勘探工作的加強,預計今後5至10年間可再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6000億立方米左右,累計探明地質儲量達到1萬億立方米,為進一步增加西氣東輸氣量奠定資源基礎。此外,油頁岩作為一種可以燃燒的有機岩石,以新疆油頁岩資源最多,居全國之首。地熱主要在喜馬拉雅山一帶,分布在西藏和雲南兩個地區。太陽能也是我國的一項巨大財富,這又以西部民族地區的蘊藏量最多,開發利用潛力很大,如拉薩市、日喀則,平均日照數在8小時以上,有“日光城”之稱。青海省的太陽光照時間也很長。風能、生物燃料、核燃料等在西部地區的儲量可觀,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四、極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西部地區曆史文化悠久而輝煌,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等一大批文化古跡中外聞名;黃果樹、九寨溝、石林等一批西部旅遊景點一經開發崛起.經濟效益前景十分美好。青山、綠水、峽穀、溶洞、森林,加上宜人的氣候,古樸的民族風情,魅力獨特的曆史文化景觀,使西部地區的旅遊業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根據郭喜來的中國旅遊地理區劃方案,將全國劃分為9個大旅遊帶:(1)京華古今風貌旅遊帶;(2)白山黑水旅遊帶;(3)絲路尋蹤民族風情旅遊帶;(4)華夏文明訪古旅遊帶;(5)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風情旅遊帶;(6)荊楚文化湖山景觀旅遊帶;(7)吳越文化江南水鄉風光旅遊帶;(8)嶺南文化南亞熱帶一熱帶風光旅遊帶;(9)世界屋脊獵奇探險旅遊帶。其中,西部地區地跨四大旅遊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