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中國主要資源的分類戰略與對策選擇(2)(3 / 3)

4.發展漁用飼料工業生產。飼料投入在整個水產養殖生產成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中國目前生態漁業的發展解決了一部分地區的飼料緊張,也比較適合中國生產現狀,但隨著養殖生產向高密度集約化發展,這種低投入、低產出的格局必然會被打破,而被營養價值全麵的人工配合餌料的生產與投入所代替,所以發展中國的漁用飼料工業已迫在眉睫。

5.抓好魚產品保鮮加工。隨著水產品產量的增加。產品加工越來越重要。水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必須貫徹“以食為主,綜合利用”的方針和“營養、衛生、方便、實惠”的原則,在鞏固提高傳統產品和名優產品加工的同時,著重抓好淡水魚、貝藻類、海洋中上層魚類和低質魚蝦、蟹的保鮮加工,增加水產品的有效供給和品種,逐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和不同消費習慣的要求,豐富城鄉人民的“菜籃子”,並要瞄準國際市場,充分開發,利用當地資源,積極研製、開發適銷對路的外銷產品,提高產品質量,不斷創優,擴大出口,多創外彙。

六、海洋資源戰略與對策

1.貫徹“海洋強國”的全麵發展戰略。“海洋強國”是中國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必然要求。中國應有自己的全麵的海洋戰略,在海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各個方麵,以經濟為中心,但必須顧及全麵發展。如果沒有政治、軍事、科技的支撐,海洋經濟也將無以為計。中國的海洋戰略將圍繞海洋權益、海洋資源與海洋經濟、海洋環境、海洋災害、海洋科技等方麵來展開。

2.加強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麵對世界海洋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我們必須努力完善與發展我國的海洋體係,發展我國的海權體係(即海洋法製、海上武裝力量、海上實體、海洋開發)。在海洋法製方麵,要製定有關海戰動員和征集法,進一步明確領海基線的各基點,以及與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建立相應的海上執法隊伍,有效地行使我國的領海主權及管轄權。必須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上武裝力量,以捍衛國家的統一,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遏製戰爭及保護國家海洋環境的穩定。

3.實現海洋經濟與海洋科技的良性互動。我國海洋經濟和海洋科技均起步晚、水平低,迫切需要互相支持,良性互動,實現海洋經濟帶動海洋科技的發展,海洋科技促進海洋經濟的發展。海洋經濟和海洋科技都應列入國家的長期發展重點。海洋技術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之一,海洋經濟也將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4.樹立利用全球海洋資源的觀念。海洋資源不同於陸地資源(南極洲除外)的一大特點是有麵積達數億公頃的屬全人類共有的公海海域。這是全人類的共有財富。除了開發利用本國管轄的海域之外,中國還應積極參與公海資源的開發,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和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提供新的動力。

5.繼續堅持海洋開發的國際合作。繼續積極參與在海洋考察、海洋研究、海洋資源開發、海洋保護及海洋政治、軍事等方麵的國際合作,既要請進來吸收外資參與我國海域資源開發。又要走出去參與世界海洋資源的開發,並在保證我國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妥善處理與有關國家的海洋權益糾紛。

資源開發配置的自然基礎是國土問題,即絕大多數資源都是在國土資源之上進行的。本章主要對我國國土資源的管理體製、城市國土資源、國土整治產業等基本問題做些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