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天然氣能源優勢。我國目前天然氣資源量38萬億立方米或可采資源量10.5萬億立方米是偏小的數據,至少有1/3沉積岩未進行資源評估,未評價的沉積岩區域內還有很大的資源潛力。如果以加拿大的沉積岩石麵積的可采資源量豐度計算,我國未作評價的沉積岩石麵積(約217萬平方公裏)的可采資源量約為5.6萬億立方米,加上已評價出的可采資源量,那麼全國天然氣可采資源量應為16.1萬億立方米。但這僅測算了常規天然氣資源量,而對深盆氣、水溶氣、氣水合物、泥頁岩氣以及致密砂岩氣等非常規氣未進行係統評價,即使做過評價,工作也是很粗略的,對其中大部分氣種的資源隻是做了大致的推測。如果加上對非常規氣的保守的測算結果,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量應在43萬億立方米之上。
3.石油和天然氣在一些用途上是其他能源品種所無法替代或無法大規模替代的。因此,保障對國際能源市場有著依賴性的油氣的供應將是我國21世紀能源戰略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這裏指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進口油氣是我國能源結構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1)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供需結構是一個戰略上的轉變,這一轉變應建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2)石油是影響全球政治格局、經濟秩序和軍事活動的最重要的一種商品,石油工業是最先實現全球化的產業部門,石油貿易是當今最宏大的貿易。(3)進入石油時代以來,整個世界能源供應發生了一個根本性轉變,即轉入了依賴世界市場為主的供應格局,發展中國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世界石油貿易。(4)正是因為油氣在當今各國經濟發展中具有煤炭難以替代的極為重要的作用,世界一些煤炭資源大國才不惜少用國產煤炭而多用進口油氣。例如,在當今世界最大的五個煤炭資源國中,除我國以外,油氣在國家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分別是:美國為65.8%,澳大利亞為54.5%,印度為78.8%,德國為61.6%。進口油氣和利用發達國家的成熟的油氣係統技術是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需要。
同上述情況相比,煤炭由於自身的缺陷,已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又不可能一下子棄煤而不用。眼下其他能源品種短期內又不能取而代之,故而還得繼續做煤的文章,把燃煤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其辦法就是發展潔淨煤技術,使煤炭清潔地開發利用。
四、中國能源戰略選擇的宏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