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世界資源危機的表現(1 / 3)

一、世界土地資源危機

土地是地球表麵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空間場所。土地資源則是指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能夠利用並取得財富的土地。目前,地球上能夠被人類支配的土地大約為1.4億平方千米,其中耕地0.15億平方千米,天然草地0.3億平方千米,林地0.4億平方千米,城市居民點、工礦交通用地及山脈、沙漠、沼澤等0.049億平方千米。另有終年冰雪覆蓋但不能為人類所利用的土地0.15億平方千米。世界上土地資源分布的排序是非洲、亞洲、北美洲、前蘇聯、南美洲、澳大利亞和大洋洲、歐洲。

土地的過度利用及人類其他活動的影響,使得土地資源麵臨有史以來最嚴峻的形勢。水土流失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有效的遏製。據調查,世界現有耕地每年表層土壤的流失量大約有250億噸,美國每年流失土壤15億噸,前蘇聯23億噸,印度47億噸,中國約50億噸,損失肥料數千萬噸。每公頃土地每年隻能形成3.75噸表土。形成一厘米表土平均要100餘年。按此生成與損耗速度,要不了100年,世界耕地的表層土壤將消失殆盡。

土地沙漠化的範圍和強度不斷擴大。從19世紀末到現在,荒漠和幹旱區的土地麵積由0.11億平方千米增加到0.26億平方千米。聯合國估計每年有21萬平方千米農田由於沙漠化而變得完金無用或近於無用的狀態,每年損失的畜牧業產量價值達260億美元。不僅如此,全世界35%以上的土地麵積正處在沙漠形成的直接威脅之下,其中以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尤為嚴重。全世界土地自然退化現象也極為嚴重,自然退化是指由於耕作期過長、過密,掠奪式經營,重用輕養以及灌溉不當,使大片土地變成鹽堿地或貧瘠地。自然退化不包括因水土流失、荒(沙)漠化而造成的那部分。土地自然退化每年至少使1.5萬平方千米的農田降低了生產力。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口增長過快,人均耕地麵積在減少。目前,全世界人均耕地約2440平方米,亞洲人均耕地隻有1450平方米,且全部可耕地的82%以上已投入耕作生產。更顯得土地資源的緊缺,使得世界糧食生產的增長多年來一直低於世界人口的增長。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近30年來一直受到糧食短缺問題的困擾。

二、世界森林和草地資源危機

森林和草地作為陸地生態係統最複雜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麵它的綠色代表了地球上一切的象征,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最重要的樞紐;另一方麵,覆蓋著地球陸地表麵一半以上的森林和草地為人類提供了木材、肉食和牛奶等基本生活品。和其他自然資源一樣,世界各國的森林和草地資源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每分鍾有兩萬平方米森林被毀掉。1950年以來,全世界森林已損失了一半。預測到2030年,森林麵積將下降0.18億平方千米,1975—1995年,人均森林麵積由6800平方米下降到5900平方米,人均木材蓄積量由80立方米下降到50立方米。熱帶雨林是人們最為關心的。熱帶雨林覆蓋了全球土地資源麵積的1/6(約0.1935億平方千米)。它不僅孕育著數百萬種動植物。還養育著生活在該區域的近10億人口,然而,象征著巨大財富的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著。在過去的30多年中,由於大量的毀林開荒、砍伐林木,已有40%的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遺憾的是,現有的濫伐速度還將持續一個時期。發展中國家森林破壞尤為嚴重,而這一地區的森林占了世界一半以上的數量。拉丁美洲2/3的森林已經消失。非洲仍在以年平均0.891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濫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