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放牧,重用輕養草地資源。1970—1985年期間,亞洲的可耕地和永久耕地的總麵積增加了3.3%,而永久性放牧地總麵積卻下降了2.8%。用於放牧的土地麵積減少最多的是撒哈拉南部非洲半幹旱地區,這一切發生之前,人們不應忘記撒哈拉大沙漠原來曾是大草原的曆史。而且僅在過去的50年裏,在撒哈拉沙漠南緣,又有65萬平方千米富饒的土地變成了沙漠。
三、世界淡水資源危機
地球表麵71%被水覆蓋,然而其中98%的水是鹹水而不能被利用。淡水隻占2%,但冰帽和冰川占了1%,也不能全部被利用。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十分稀少,據計算,人類可能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約為0.35億立方千米。而這些稀少的淡水在地球上分布又極不均勻,貧水地區和城市缺水的矛盾日益嚴重。世界資源研究所和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列出了世界上主要的貧水國。它們包括埃及、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肯尼亞、南非、海地、秘魯、波蘭、印度和中國等13個國家。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全世界有22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資源擁有量不到2000立方米,可再生水資源有限的國家大部分集中在中東、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除此以外,許多國家如中國、印度、墨西哥的部分地域缺水仍很嚴重。
在世界範圍內,中東和北非的年度再生水資源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量都是最低的。“水貴如油”遠不能量化其缺水程度。預計不用多久,以色列、約旦和約旦河西岸地區將用完所有可再生水源。世界觀察研究所資料表明,在中國500個城市中有300個缺少,其中100個嚴重缺水。印度新德裏的大部分市區每天僅供水幾小時。墨西哥城及部分地區地下水的抽取速度已超過補給率40%,從而引起地麵下沉。
目前,世界淡水資源所麵臨的兩大難題:一是缺水,二是水質汙染,後者又加劇了前者的進程。由於人口的增加、工業化、城市化以及農業灌溉等對水的需求日趨增長,下個世紀人類麵臨淡水資源匱乏的挑戰將超過所有其他方麵的挑戰。全球性的淡水危機會直接影響到人類生存,沒有淡水可利用,無以談及人類的發展。
四、世界海洋資源危機
海洋占地球表麵積的3/4,約有3.6億平方千米,海洋中具有豐富的資源。浩瀚的海洋中生長著18萬種動物和2萬種植物。據有關資料分析,海上石油資源量大體在3000億~4000億噸。海上天然氣儲量大約140萬億立方米。現已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分別為400億噸和30萬億立方米。大洋底的其他礦產資源蘊藏量巨大,遠遠超過了陸地同類資源總量。如大洋中錳結核儲量約3萬億噸,其中含錳元素2000億噸,為陸地儲藏的40倍;鈷元素58億噸,為陸地儲量的1000倍;海水中鈾的總儲量約為40億噸,是陸地的2000~4000倍。海水中還含有大量的鎂、溴、白銀和黃金。另外,海洋中各種可再生能源的理論蘊藏量十分驚人,每年可達30萬兆~40萬兆噸標準煤,其中潮汐能每年約有30億噸標準煤的能量。
由於海洋資源的異常豐富和對未來的作用,海洋被譽為未來資源的寶庫。然而,這個本來是資源的寶庫卻麵臨嚴重問題:一是海洋生物資源過量捕撈,某些種類瀕臨滅絕;二是海洋汙染導致海洋健康惡化,危及未來資源寶庫。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世界資源報告》的資料,目前,全世界傾入海洋的石油約達354萬噸/年,來自船舶的塑料容器可達63.9萬個/天,放射性物質約達9萬噸/年,有危險的化學廢物9萬噸~10萬噸/年,河流帶入海洋的各類廢物、淤泥則達93億噸/年。海洋健康狀況的惡化,使人類未來資源的寶庫麵臨一場浩劫。如果不能及時製止這一可怕的趨勢,留給後代的將是一個百病叢生的海洋。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扼殺了人類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