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_為什麼什麼都漲,就工資不漲(1 / 3)

第三節 為什麼什麼都漲,就工資不漲

壓低工資,工人就要反抗、就要罷工,可是用貸款刺激消費,進而用通貨膨脹去剝奪所有人的財富,卻沒有人反抗,這是為什麼呢?令人困惑的還有,工資問題也是其一,你的工資雖然也在漲,但為什麼總是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呢?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也逃不過世界資本的掠奪。在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中,中國的總體位置還比較低。如此低的利潤,老板怎麼會給你高工資呢?這就是什麼都漲,隻有工資不漲的重要原因。

富士康13跳的啟示

本田工人大罷工、富士康工人愛跳樓,這說明什麼?說明中國工人過得不幸福。而不幸福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工資太低。

為什麼中國工人的工資漲不上去呢?這與中國經濟增長依賴出口為動力有很大關係。

舉一個例子,蘋果的iPhone在美國賣99美元,但是,需要美國人每月再花50美元花費,持續12個月,也就是說享用一個iPhone手機需要花費699美元。按照1︰6.8的彙率,折合人民幣大概為4753元,相當於花4753元買手機白送一年話費。可在中國買一部iPhone,不含花費就得這個價。聯通最近也推出了這種業務,但是跟美國比還要貴得多。

iPhone隻是一個例子,主要是想說明一個問題:美國人借全球廉價的勞動力,買到了更便宜的產品,同時也賺了最大的利潤。美國的iPhone是誰生產的呢?是富士康代加工的。因為這個代加工價格是商業秘密,外人不得而知,但是用腳趾想想就知道,富士康代加工一台iPhone的價格要比4753元低很多,蘋果肯定要賺大頭。而富士康的工人一個月的薪酬據說以前也就1000多元,本田的工人也差不多這個數。富士康現在加薪以後,周邊的很多血汗工廠都沒法幹了,因為富士康一漲工資,別的廠子的工人也要求漲工資,可是那些小廠根本就沒有富士康那麼高的利潤來漲工資,所以隻好關門大吉。

富士康工人跳樓和本田工人罷工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說明了外國資本進入中國,並不是做慈善,並不是解決中國就業,外國資本進入中國最根本的動力就是要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賺錢,就是要搶占中國這個剛剛興起的市場。

前麵反複提到過,在整個“經濟生物鏈”中實際上各國是不平等的,美國處於食物鏈的最高級,而中、日、歐等不過處於食物鏈的第二層級或第三層級,中、日、歐作為第二層級,要爭奪美國的青睞,必然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日本、歐洲的製造業水平還比較高,有很多東西中國還沒有技術,製造不了,這就造成這些國家能夠依靠自身的技術優勢,獲得美國的市場,乃至全球的市場。而中國當初是從三流起步,需要同亞、非、拉等第三層級的國家競爭,比如中國的服裝、鞋帽就要和越南、巴西、印尼等國競爭,而中國勞動力的低價格和高效率,形成了中國勞動力的最高性價比,這讓很多跨國公司把加工和製造環節搬到中國,其目的就是要利用中國的低價勞動力,賺取中國人民的血汗錢。

不要以為自己不是藍領工人就不被剝削,中國整體的工資水平都被最低的工資拖著漲不高。跨國公司裏,那些中國白領、金領的工資都比同級別的老外低很多,你們一樣也被剝削。利用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賺錢是這些跨國公司無論做了多少慈善事業都無法改變的事實。

中國製造的低門檻,決定了中國必須以低價格取勝,可是資源的進口價格越來越高,比如鐵礦石、石油,但你賣出的商品又不能漲得太多,所以中國的公司利潤越來越薄。很多跨國公司最先進的產品都在本國生產,讓本國國民獲得高利潤下的高工資。如果,一旦有哪個中國公司掌握了同類技術,跨國公司就會把生產線移到中國,借助低廉的勞動力跟中國公司拚價格,讓中國公司永遠無法獲得更多的利潤來投入研發。

舉個例子,中國原來沒有液晶麵板生產線,後來國家出錢補貼,企業自己研發出來了,眼看中國就要有自己的液晶麵板生產線了,日本夏普、韓國三星等公司就趕快把生產線拿出來和其他的中國公司搞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為什麼?就是要擠占你的市場。現在中國公司的科技投入每年能達到營收5%的寥寥無幾,一般的公司能有1%~2%的研發投入就不錯了。這並非中國公司不想投入,而是因為在跨國公司的擠壓下,利潤率很低,根本沒錢做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