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遜·洛克菲勒建立國際基本經濟公司可不是為了發展石油,而是為了發展農業,賺農業的錢。他的想法是,在美元能夠控製的落後農業國家,發展美國式的商業化農業。而所謂的商業化農業,就是大規模的農場種植。而要在農業發展,隻靠洛克菲勒家族不行,因為他們雖然有錢,但是是外行。於是,洛克菲勒與美國私營農業綜合企業巨頭嘉吉公司聯手,他們首先在巴西開展業務。
國際基本經濟公司有很多計劃:雜交玉米生產、生豬生產、利用直升機噴灑農藥、承包耕種以及糧食存儲。國際基本經濟公司的一個分公司叫SementesAgroceres,該公司後來在巴西動植物遺傳學研究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基本經濟公司和嘉吉公司開始開發雜交玉米的新品種,財團們的投入不會沒有回報,洛克菲勒和嘉吉聯手把巴西搞成世界上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但是巴西的玉米與大豆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用來喂牲畜。控製了飼料價格之後,就可以控製肉製品價格,整個食物產業鏈,完整地被控製在這些財團手裏。
20世紀90年代後期轉基因大豆在世界牲畜飼料市場中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嘉吉等美國糧食貿易公司首先將大豆作為牲畜飼料出口,後來大豆發展成為美國主要的出口產品,大豆成為美國糧食控製中的一件主要武器。
20世紀50年代開始,洛克菲勒喊出了“綠色革命”的口號,美國商業化農業出口與石油和武器並駕齊驅,迅速成為美國經濟戰略中的戰略核心。萊斯特·布朗,1974年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建立了世界觀察研究所。他談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綠色革命”時說:“如果農民想充分發揮新型種子的潛力,在需要的各種新投入中,化肥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現代技術的應用能夠使農民獲利,他們對各種農用投入的需求就會迅速增加。而且,隻有農業綜合企業才能有效地為他們提供這些農業投入。”
其實,布朗的意思是,由於發展了商業化的農業,以及化肥和高科技種子的使用,使得農業由原來的純人工勞動,逐漸變為一個更為龐大的產業鏈條,而這種發展讓嘉吉等大糧商迅速發展。
1961年,嘉吉家族第三代成員聚在一起,做了兩項決定:一、永久保持公司的私營性質,絕不上市;二、嘉吉家的第三代成員集體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將CEO的職位交給約翰?麥克米倫的侄子——惠特尼?麥克米倫。正是在這位耶魯高材生的帶領下,20世紀80年代中期,嘉吉打敗對手,登上了全球最大穀物商的位置。同時,嘉吉也成為全球最大的私有公司。
同樣作為糧商,ADM和嘉吉之間也很有淵源,ADM現任掌門人的家族——安德列斯家族的創始人杜安?安德列斯曾於1946~1952年間在嘉吉工作過,而這一時期,正是嘉吉和洛克菲勒家族合作的高峰期。ADM是美國最大的大豆壓榨商、最大的濕玉米加工商、全球最大的穀物和油籽聯合加工商、全球最大的乙醇生產商……股神巴菲特的兒子霍華德?巴菲特曾經擔任過ADM的副主席。
ADM的創始人叫約翰·W·丹尼斯。1878年,丹尼斯(John.W.Daniels)開始以壓榨亞麻籽、生產壓麻籽油為生。1902年,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組建了丹尼斯亞麻籽公司。1903年,另一經驗豐富的亞麻籽壓榨商喬治·A·阿徹爾(GeorgeAArcher)加盟該公司,1923年,該公司又買下了米蘭德公司(MidlandProducts),於是丹尼斯亞麻籽公司更名為阿徹爾·丹尼斯·米蘭德公司,簡稱ADM。
雖然約翰創建了這麼大的公司,可是現在把握ADM大權的卻是杜安·安德列斯(DwayneAndreas)以及他的家族。1918年,杜安·安德列斯出生於伊利諾伊州第開特一個孟諾派教徒家庭。1945年,杜安·安德列斯將家族產業的60%轉讓給了嘉吉。從1946年到1952年,杜安·安德列斯一直在為嘉吉工作。其間,他跟朱利斯·哈德爾學習如何做商品套利和投機,這位朱利斯·哈德爾就是前麵提到的那位白俄羅斯猶太穀物貿易商。
1945年,杜安·安德列斯結實了休伯特·漢弗萊。休伯特·漢弗萊是第38任美國副總統。1948年,漢弗萊第一次參加參議院競選,安德列斯為其資助1000美元。後來,漢弗萊在提到這筆資助時,將其稱為“數目龐大”的資助。漢弗萊和安德列斯從此開始親密無間。漢弗萊還是安德列斯兒子的神父。此後,杜安離開了嘉吉,獨自創業,可在20世紀60年代,杜安和他的兄弟將自己的公司賣給了ADM,但又在1970年重新接管了ADM公司。至於其中緣由,卻不得而知。是否嘉吉也參與了杜安對於ADM的控製,不得而知。而在杜安掌權之後,ADM的操作風格從實體經濟逐步轉向對於糧食金融產業的操縱。
1974年,在政府銷售用於和平計劃的儲備大豆時,ADM操縱價格,讓政府損失1900多萬美元。一位記者評論到:錢被ADM偷走了,受損失的不是納稅人,就是那些正在挨餓的窮人。不過,這取決於你是否也是一位狂熱的孟諾派教徒。ADM受到起訴,被判有罪。1976年,政府控告ADM出口的政府補貼穀物故意重量不足且質量不符合要求,ADM對政府的控告沒有提出異議。
其實操縱價格的指控不僅僅限於ADM。在中國,由於近年來大宗糧食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包括嘉吉在內的四大糧商被指責操縱市場。
這絕不是什麼新鮮事,作為糧食期貨市場的大佬,四大糧商都有過類似的經曆。早在20世紀30年代,嘉吉就因被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指責“操縱價格”,一度被逐出期貨市場。
除此之外,四大糧商另一個備受指責之處在於:家族中那些億萬富豪們享受的政府補貼。在美國農產品行業,上遊的農業投入部門和下遊的農產品儲運、加工和銷售部門——也就是說,控製上遊和下遊的食品集團,主要是四大糧商拿走了幾乎全部的農業補貼。
不過,杜安的政治捐款在後來對ADM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漢弗萊在參議院農業委員會上倡導政府製定相關法律來支持糖業的發展。這一舉措挽救了安德列斯的巨額損失。作為回報,20世紀80年代,安德列斯在反誹謗聯盟位於紐約U.N.Plaza的總部組建了一個休伯特·漢弗萊工作室。當漢弗萊在的時候,安德列斯和他形影不離。
後來,軟飲料行業發展很快,作為原料,安德列斯在高糖玉米產品上的投資取得了成功。到1983年,高糖玉米已經成了生產糖精的主要原料,可口可樂的高糖玉米采購量占其糖精原料的75%,而百事可樂也達到了50%。
安德列斯開始致力於對俄羅斯出口貿易,並在美俄經貿理事會積極活動並最終成為美俄經貿理事會主席。1984年,安德列斯與戈爾巴喬夫首次相遇.1990年,安德列斯拿出100萬美元在美國和俄羅斯創建了戈爾巴喬夫協會。
除了在俄羅斯發展,ADM還把觸角伸到了歐洲。ADM買下了總部位於漢堡的德國托福公司50%的股份。托福公司是一家實力非凡的二級穀物壟斷商。這一收購還有其他用意。收購這一曆史悠久的、總部位於漢堡的公司之後,ADM就可以深深紮根於歐洲,這將大擴大ADM的影響。
而且,托福公司還擁有另外兩家法國公司超過70%的股份,這兩家法國公司及托福公司在法國及德國擁有至少十座大型穀倉。當然,在東西德合並之前,托福公司控製著東德50%的穀物進口。
借助於和休伯特·漢弗萊的親密關係,安德列斯與反抵誹聯合會的有組織犯罪反誹謗聯盟總是保持著緊密的聯係。20世紀80年代,在位於明尼阿波利斯市S.L.Joseph公司的另一位資深穀物貿易商約瑟夫·伯頓的說服下,安德列斯向反誹謗聯盟共捐助100多萬美元。安德列斯把每年的捐助從1萬美元增加到10萬美元。
1995年,美國司法部發起一場針對ADM操縱玉米糖精和賴氨酸市場,欺騙消費者並壟斷價格的調查。賴氨酸用於雞和豬等養殖業,其功能是催長並提高瘦肉出肉率。
在杜安·安德列斯管理ADM的27年裏,他使ADM的銷售額增長了31倍,從接管初期的4.5億美元提高到了1997年的140億美元。
雖然杜安本人隻持有公司4%的股份,但是他不僅在公司裏“安插”了自己的兄弟、兒子和兩個侄子,還在卸任時將公司的掌控大權移交給了他的侄子艾倫(G.AllenAndreas)。在杜安的多年苦心經營下,公司的董事會裏彙集了不少他的家族成員、密友和同盟者,這些人都給予艾倫不少支持。而在那之前,公司剛因為一起價格壟斷醜聞而受到重創:ADM支付了1億美元的罰款,而杜安原先安排的繼任者——他的兒子麥克爾(Michael)也為此入獄兩年。如今,從30歲就開始為ADM效力的艾倫也已經年滿62歲,正在尋找自己的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