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控製糧食價格,你就是磨上的驢
控製石油,控製貨幣,美國人幹的可不僅是這些,美國人還控製了糧食。基辛格說過,“誰控製了糧食,誰就控製了人類”。
實際上,美國是一個糧食大國,也是一個糧食強國,讀過下麵文章了解了這四家擁有百年以上曆史的跨國糧商時,我們就會對基老的話有點相信了。
石油能夠控製貨幣,糧食能夠控製政府。而控製了政府,就能控製整個貨幣政策。其實糧食與石油,都是一樣的道理,美國人的攻勢從來都是立體進攻。而糧食的四大家族,都與大財團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在充斥著傳言、陰謀論、神秘人物和資本的國際糧食市場,“ABCD”是江湖上最悠久的傳說。
不管是不是懷疑論、陰謀論,2007年世界糧食價格突然狂飆的背後,很可能就是“ABCD”四隻巨手的推波助瀾。因為他們實在太強大了。
“ABCD”究竟是誰?這四個字母代表著四家擁有百年以上曆史的跨國糧商: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基(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盡管公眾並不熟知他們的存在,但是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都壟斷性地控製在這四大糧商手中。說白了,就是隻有這四家可以製定世界的糧食價格,而其中三家都是美國公司,最大的兩家糧商又都與洛克菲勒家族淵源頗深。
在2009世界500強排位中,ADM位列93名,營業收入698億美元,邦基位列138名營業收入525億美元,不知何故,路易達孚未能進入2009年世界500強。
四大糧商中,嘉吉是最大的,但因為不是上市公司,所有隻有2008年的財務數據。嘉吉2008財政年度(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的營業收入達1204億美元,按照《財富》雜誌全球500強排名,嘉吉相當於第28位。
雖然四大糧商離我們好像很遙遠。很多人還是從超市采購大米,采購中國品牌的油品。可是誰知道,其實這四大糧商早已滲透入我們的生活。
中國雖然是人口大國、產糧大國,但是中國的糧食管理和整個糧食產業鏈管理得實在太差。中國的整個糧食產業鏈,從種子、化肥,再到成品的大豆、糧油,四大糧商其實都有涉及。如果未來出現世界範圍的通貨膨脹的話,四大糧商將會獲益巨大,而現在我們正麵臨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威脅。
對中國來說,你害怕四大糧商進入中國根本不是辦法,從四大糧商身上學到一些人家的戰略思路、管理經驗,才是根本出路。對於跨國糧商來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因為世界和平,人口不斷增長,可是我們的耕地卻因為工業化的進程越來越少,有人填不飽肚子,有人卻在使用糧食燃料的汽車。不管怎樣,我們還是來看看下麵的主角,控製世界穀物市場的四大家族,傳說中的ABCD吧。
先來說下他們的老大吧,那就是一家家族控製的企業——嘉吉。
說到嘉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要說到麥當勞的漢堡、美讚臣的奶粉、沃爾瑪冷櫃裏的豬肉、7-11貨架上的巧克力,可能每個人都吃過,這些都與嘉吉有關。嘉吉是全球食品行業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雖然,嘉吉稱自己是一家“全球食品、農產品、風險管理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但這個老大似乎不僅僅把自己局限於農產品一個領域,嘉吉幾乎投資所有的領域。
一位曾在嘉吉工作的交易員說:“嘉吉投資一切東西。一切,從工業、農業到金融業,什麼賺錢就做什麼。”因此,有評論認為,“嘉吉是世界上多元化經營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2006年,嘉吉集團曾主動公布財務業績:銷售收入752億美元,淨利潤15億美元。根據這些數據,嘉吉的規模已達到了財富500強前20名的水平。
2008年,嘉吉再次公布財務數據,2008財政年度(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的營業收入達1204億美元,按照財富雜誌全球500強排名,嘉吉相當於第28位。
再來看一組數據吧:
嘉吉是美國最大的穀物貿易/出口商(市場份額25%,相當於嘉吉每年出口2510萬噸穀物);全球最大的穀物貿易/出口商(市場份額25%,相當於嘉吉每年出口5290萬噸穀物);美國最大的穀物倉儲商(擁有340個倉庫);全球最大的棉花貿易商;美國最大的玉米生產及高蛋白飼料生產商。
另外,嘉吉還飼養著35萬頭豬,1200萬隻火雞以及3.12億隻烤雞。在美國,嘉吉擁有420條駁船,11艘拖輪,有兩艘巨型內河運輸船舶航行於五大湖區,12艘遠洋運輸輪船,2000個鐵路罐車及2000個公路油罐車。
嘉吉及其子公司管理著800個加工廠。在美國擁有500個營業部,海外有300個辦事處。業務範圍涉足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更恐怖的是,嘉吉公司在世界60個場所布有全球聯線(GPS)的通訊衛星,具有瞬間可知各國的穀物情報和天氣信息的情報收集能力,其信息能力堪比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各國救市導致全球性通脹的今天,糧食市場的老大嘉吉不知道何時出手。
雖然現在的嘉吉如此龐大,但其實與洛克菲勒家族一樣,嘉吉家族起步之時也很艱難。
嘉吉是蘇格蘭曆史上最早出現的姓氏之一,其家族祖先在著名的“命運之石”——蘇格蘭皇室的加冕處附近登陸。之後,輾轉遷到美國定居。
1844年,威廉?華萊士?嘉吉出生,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是一名船長。而威廉則是嘉吉家族創業的重要人物。威廉依靠糧食貿易賺到了第一桶金,而後家族事業不斷發展。
嘉吉對於糧食貿易控製的最重要一點是對於物流係統的控製。1870年,嘉吉買下了明尼蘇達州南部鐵路沿線的穀物倉庫,那時明尼蘇達州正成為一個重要的海運線。隨後,嘉吉公司買下美國鐵路大王詹姆斯?希爾的西部鐵路網,該鐵路網直通明尼阿波利斯市、紅河穀,最遠可達北達科他州及南達科他州。
這筆買賣意義重大,希爾的鐵路幫助嘉吉建成了龐大的運輸係統,從而間接地操控了整個穀物市場的運輸、倉儲環節,這其實與洛克菲勒與鐵路公司達成的價格合作可以相比,對物流係統控製的最終目的就是操縱市場價格。
麥克米倫家族的加入是嘉吉集團發展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19世紀80年代,嘉吉和麥克米倫是當地的兩大望族——這兩個家族都來自蘇格蘭。當時,麥克米倫家族經營著一家鑽井公司和天然氣公司。
20世紀初,威廉的孫女嫁給了麥克米倫家族的約翰?麥克米倫,而威廉的兒子則與麥克米倫家的另一名成員聯姻。從那時開始,兩個家族聯合經營,至今已超過五代。
關於這個婚姻,誰都看得出來這首先是一場利益的結合,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20世紀初,威廉的兒子,威廉·嘉吉·耶利米在褐煤蠟領域的投資虧得一塌糊塗,公司在倒閉的邊緣徘徊。而來自英國的麥克米倫家族的資金解救了嘉吉。
1909年,威廉去世,留下的公司雖然不大,但發展速度快、資產負債率很高。兩大資本家族指派約翰·麥克米倫進駐嘉吉,幫助管理嘉吉。此後,約翰?麥克米倫開始打理公司的日常事務,並負責與銀行的談判。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把嘉吉從過高資產負債率的困境中拯救出來。
但是,在1929年的美國股市大崩潰及隨即而至的經濟大蕭條中,嘉吉再次瀕臨破產。而這時候拯救嘉吉的則是洛克菲勒家族。而也正是這次結合,讓洛克菲勒家族對於糧食產生了興趣。由於洛克菲勒收買了嘉吉的大債主國家銀行,避免了嘉吉因為被逼債而資金鏈條斷裂,作為交換,洛克菲勒的手下約翰·皮特森幫助管理嘉吉。除了洛克菲勒家族之外,白俄羅斯穀物商猶太人朱利斯·哈德爾也在這時候加盟嘉吉。朱利斯·哈德爾還培養了維德恩·安德烈,二戰後安德烈加盟嘉吉。
這樣,一個多國財團控製的世界最大糧食公司嘉吉就誕生了,乍一看還有點怪異,但這點卻說明一個問題,世界範圍內的穀物貿易正在形成,而多國財團的聯手,也讓操控世界糧食價格易如反掌。
在第一次洛克菲勒與嘉吉聯手之後,20世紀40年代,洛克菲勒家族再次與嘉吉公司聯手。1947年二戰結束後,納爾遜·洛克菲勒(洛克菲勒的孫子,後來當上了美國的副總統)又建立了一家公司,名為國際基本經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