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五次被告當得冤不冤?!”(1 / 1)

“我這五次被告當得冤不冤?!”

“我們倆有一肚子苦水想往外倒,希望你能幫助反映一下!”最近,記者到固原縣三營鎮采訪,正碰上三營鎮黨委嶽書記和劉鎮長在鎮長辦公室裏商量工作。他們一見記者就倒開了苦水。

固原,是全國聞名的窮縣,而三營卻是固原縣條件相對較好、地理位置相對優越的一個鎮,本應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卻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嶽書記、劉鎮長到任後,首先背起來的竟是100多萬元債務。那時,鄉黨委、鄉政府辦公樓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不通電、不通水、不通暖了。有一段時間,竟然不通電話,沒有機關食堂、沒有汽車。在他們到任前的兩三年內,三營鎮已換過三任鎮黨委書記,其中短的任職隻有幾個月,長的也隻有一年零三個月。其中原因雖然一時無法說清,但有一個苦惱卻是這幾位書記所共有的:其前任留下的債務負擔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留下的“後遺症”令他們難以治愈,他們為前任“擦屁股”卻總也擦不淨。到嶽、劉相繼到任時,鎮機關幹部已有7個月未領到工資了,連鎮辦公樓都計劃要賣,人心都快散了。

嶽、劉到任後用貸款交清了所欠電費、水費、電話費,補發了幹部工資,改善了機關辦公條件,人心才逐漸收了回來。

劉鎮長情緒激動地對記者說:“工作再苦再累,我都不怕,就怕當被告!我上任時間不算長,已當過五次被告了,而且每次我都敗訴,每次都是代人受過,都是因前任的失誤而當被告,你說我這被告當得冤不冤?”

1995年前後在任的三營鎮的負責人的一個突出“政績”,就是強征耕地與一家銀行開發公司聯營,投巨資在公路幹線兩側建起至今多數仍在空閑的500間商業房。這些商業房不僅侵占公路路產、違反土地法規,也使大筆投資付之東流,更給後任者留下排解不開的麻煩。

當年,為了慶祝這500間將要變成“搖錢樹”的商業房“勝利”竣工,當權者十分慷慨地將價值7000元的花炮化成硝煙和紙屑,但卻一直不肯付錢,致使現任鎮長“榮幸”地又多當了一回被告。

更讓現任鎮機關幹部不平的是,他們還要還那個“前任”的吃喝債———不過兩三年時間,他就欠三營鎮營都酒家吃喝款7萬元。記者為此專門采訪了營都酒家現任經理、原經理丁炳虎之妹丁豔琴。丁豔琴告訴記者:對鎮上的欠款,他們曾多次索要過,但他們就是遲遲不還,丁家不得不向工行和信用社貸款3萬元來維持酒家的經營。1996年5月7日,他們寫好了要求歸還欠款的民事訴狀,請求法院裁決。

三營鎮政府又敗訴了。法院裁決鎮政府分幾年償還所欠7萬元吃喝款。由於當時一時無錢可還,法院隻好先扣下鎮上的吉普車頂債。現在,鎮上還了2萬元,尚有四五萬元未還。丁豔琴告訴記者:最近,她去催要第二筆還款,鎮長請她再緩一緩,鎮上現在拿不出錢來。

據丁豔琴證實,現任鎮領導基本再未到她那裏吃過飯,也未有新的欠款。

三營鎮財政的困難是實實在在的。除了前麵提到的曾用吉普車抵債外,連鎮機關的兩台電視機也曾被當作頂債物品。據介紹,嶽、劉上任後還了二三十萬元債務,目前仍有110萬元債務。照此還債速度,還需五六年才能還清。而令他們憂慮的是,還有二三百萬元潛在的債務,更令人頭疼。

沉重的債務負擔,使三營鎮現任領導人的很多設想都無法實施,很多工作都難以開展,甚至連他們費了很大勁才申請得到的專項資金都被銀行扣了。而一個接一個的“官司”不僅影響他們工作的情緒,而且也幹擾了他們正常的工作。為了騰出時間和精力來抓工作,他們隻好把打“官司”的事全權委托三營鎮司法助理員代為辦理。

三營鎮機關現在幾乎一貧如洗。嶽書記、劉鎮長希望上級機關能幫他們徹底解決前任遺留問題,再也不要將問題和包袱一任一任地往下甩了!

嶽、劉二人向記者表示:他們一定要認真吸取前任的教訓,科學決策,集思廣益,多辦實事,決不搞不切實際的東西,決不給群眾增加不合理負擔,決不給繼任者製造新的包袱。

(原載1999年7月2日《寧夏日報》,獲“枚苑杯”好新聞一等獎)

★某企業集團有位負責人患上了“電話恐懼症”:看見是北京的電話號碼,都不敢接。然而,這樣的電話幾乎每天都有,類似的“騷擾”傳真幾乎每天都來。這位負責人為此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