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俛:同“俯”。

譯文

鞠武於是去會見田光,並且傳達了太子丹的意思,說:“太子希望與先生商量國家大事。”田光說:“謹遵指教。”於是田光就去拜訪太子。太子跪著迎接田光,倒退著為他引路,還跪下來為他拂拭座位。田光坐定後,旁邊沒有其他人,太子就離開座位向田光請教說:“燕、秦兩國勢不兩立,希望先生出謀劃策。”田光說:“臣聽說良駒精壯之時,一天可馳騁千裏,及其衰老,劣馬也能越過它。如今太子聽到的隻是臣壯年的名聲,不知道臣的精力已經衰老得不行了。盡管這樣,臣也不敢因此耽誤了國家大事。臣的朋友荊軻是個可以任用的人。”太子說:“希望通過先生而結識荊軻,可以嗎?”田光說:“好吧。”於是馬上起身走了出去,太子送他到門口囑咐他說:“我剛才告訴先生的話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身笑了笑說:“好。”

僂行見荊軻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光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願足下過太子於宮。』荊軻曰:『謹奉教。』田光曰:『光聞長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約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使人疑之,非節俠士也。』欲自殺以激荊軻,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剄而死。

1 僂(lǚ)行:彎著腰走路。

2 剄(jǐnɡ):以刀割頸。

譯文

田光彎著腰步行去見荊軻說:“我和你友好,燕國沒有人不知道的。如今太子隻聽到我壯年時的名聲,卻不知道我的體力已力不從心了。我很榮幸得到太子的指教說:‘燕、秦兩國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給我想想辦法。’我自以為和你不見外,就把你介紹給太子,希望你進宮去拜見太子。”荊軻說:“謹遵指教。”田光說:“我聽說德高望重的人做事是不會讓人懷疑的,現在太子特地告誡我說:‘我們所談的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由此看來,太子信不過我。如果做事讓人家懷疑,就算不上是有節操、講義氣的人。”他想用自殺來激勵荊軻,說:“請你快些去見太子,就說我已經死了,以表明我永遠不會泄露機密。”說完就揮劍自刎了。

軻見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頃而後言曰:『丹所請田先生無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謀。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豈丹之心哉?』

譯文

荊軻去見太子,告訴太子田光已經自殺身死,以表明不會泄露機密。太子聽後便拜了兩拜,跪下流著淚用兩膝走到荊軻麵前,停了一會兒才說:“我之所以請田先生不要對外人泄露,是想把這件大事辦成。現在田先生以死來表明自己信守秘密,這難道是我的本意嗎?”

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願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而不棄其孤也。今秦有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饜。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王翦將數十萬之眾,臨漳、鄴,而李信出太原、雲中。趙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則禍至燕。燕小弱,數困於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從。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窺以重利,秦王貪其贄,必得所願矣。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大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荊卿留意焉。』

1 貪饕(tāo):貪利。

2 饜(yàn):滿足。

3 今秦已虜韓王:公元前二三○年,秦滅韓,擄韓王安(?至前二二六)。

4 王翦:秦國名將,頻陽(今陝西富平東北)人。

5 李信(生卒年不詳):秦將。

6 曹沫之與齊桓公:曹沫(生卒年不詳),即曹劌,春秋時魯國人,與齊作戰,屢次失敗,後劫持齊桓公,迫使他歸還所侵占的魯國地。

譯文

荊軻坐下後,太子又離開自己的坐席對他叩頭說:“田先生不知道我的無能,使你屈駕光臨,願有所賜教,這是老天可憐燕國而不拋棄它的後人。如今秦國有貪婪的野心,欲望永遠不能滿足。不吞並天下所有土地,不臣服海內所有的諸侯,他的貪欲是不會滿足的。現在,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占領了韓國的全部領土,又發兵攻打南邊的楚國,進逼北邊的趙國。王翦率領幾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一帶,李信率兵在太原、雲中出沒。趙國抵擋不住秦國就會投降,趙國一旦投降,那災禍就輪到燕國了。燕國這麼弱小,屢次遭受到戰爭的蹂躪,現在看來即使動員全國的力量也不足以抵擋秦國了。諸侯們害怕秦國,誰都不敢堅持合縱。我個人有個想法,認為如果能找到一位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到秦國,用重利來引誘秦王,隻要秦王貪圖這份厚禮,我們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了。假如能夠乘機挾持秦王,逼他把侵占過來的土地全部退還給諸侯,就像曹沫挾持齊桓公一樣,那就好了;如果他不答應,就刺殺他。秦國的大將都領兵在外,要是國內出了大亂,他們就會上下互相猜疑,我們乘機去說服諸侯,使他們聯合起來,諸侯合縱起來後,就一定能夠擊敗秦國了。這是我最大的願望,但是不知道該把這個使命托付給何人,所以隻有請你多加費心了。”

久之,荊軻曰:『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頓首,固請無讓,然後許諾。於是尊荊軻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問,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