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之有間,樊將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諫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積怨於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不能為謀。願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講於單於,然後乃可圖也。』
1 樊將軍:秦將樊於期,原名桓(?至前二二七),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國。
2 秦王:秦王政。
3 管、晏:管,管仲,春秋時齊桓公相。晏,晏嬰(?至前五○○),春秋時齊莊公、景公的丞相。
4 匈奴:戰國時分布在燕、趙的北邊,以遊牧為生的民族。
5 單於:匈奴王的稱號。
譯文
不久,樊將軍從秦國逃到了燕國,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鞠武勸阻太子說:“不行啊。秦王那樣殘暴,又對燕國久懷仇恨,這已經夠叫人擔驚受怕了,何況他又聽說樊將軍藏在這裏!這樣做就像把肉放置在餓虎經過的小路上,災禍一定不可挽救了!即使管仲、晏嬰在世,也想不出好辦法。希望太子趕快把樊將軍打發到匈奴去,以便堵住秦王攻燕的借口,請你聯合西邊的三晉和南邊的齊、楚,北邊與匈奴單於講和,這樣以後才有辦法對付秦國。”
太子丹曰:『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且非獨於此也。夫樊將軍困窮於天下,歸身於丹,丹終不迫於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願太傅更慮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與之謀也。』太子曰:『願因太傅交於田光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諾。』
譯文
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很費時間,我心裏憂悶不堪,怕是等不及了。況且問題還不僅如此。樊將軍處境艱難,無處安身,才投奔到我這裏來,我畢竟不能因為強秦的威逼而拋棄這可憐的朋友,而把他推到匈奴去,看來這是我生命結束的時候了。希望太傅另想辦法吧。”鞠武說:“燕國有位田光先生,他智勇雙全,深謀遠慮,可以和他商量這事。”太子說:“希望能通過太傅而結識田先生,可以嗎?”鞠武說:“好吧。”
出見田光,道太子曰:『願圖國事於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裏。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太子曰:『願因先生得願交於荊軻,可乎?』田光曰:『敬諾。』即起,趨出。太子送之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
居之有間,樊將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諫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積怨於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是以委肉當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不能為謀。願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講於單於,然後乃可圖也。』
1 樊將軍:秦將樊於期,原名桓(?至前二二七),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國。
2 秦王:秦王政。
3 管、晏:管,管仲,春秋時齊桓公相。晏,晏嬰(?至前五○○),春秋時齊莊公、景公的丞相。
4 匈奴:戰國時分布在燕、趙的北邊,以遊牧為生的民族。
5 單於:匈奴王的稱號。
譯文
不久,樊將軍從秦國逃到了燕國,太子收留了他。太傅鞠武勸阻太子說:“不行啊。秦王那樣殘暴,又對燕國久懷仇恨,這已經夠叫人擔驚受怕了,何況他又聽說樊將軍藏在這裏!這樣做就像把肉放置在餓虎經過的小路上,災禍一定不可挽救了!即使管仲、晏嬰在世,也想不出好辦法。希望太子趕快把樊將軍打發到匈奴去,以便堵住秦王攻燕的借口,請你聯合西邊的三晉和南邊的齊、楚,北邊與匈奴單於講和,這樣以後才有辦法對付秦國。”
太子丹曰:『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且非獨於此也。夫樊將軍困窮於天下,歸身於丹,丹終不迫於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願太傅更慮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與之謀也。』太子曰:『願因太傅交於田光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諾。』
譯文
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很費時間,我心裏憂悶不堪,怕是等不及了。況且問題還不僅如此。樊將軍處境艱難,無處安身,才投奔到我這裏來,我畢竟不能因為強秦的威逼而拋棄這可憐的朋友,而把他推到匈奴去,看來這是我生命結束的時候了。希望太傅另想辦法吧。”鞠武說:“燕國有位田光先生,他智勇雙全,深謀遠慮,可以和他商量這事。”太子說:“希望能通過太傅而結識田先生,可以嗎?”鞠武說:“好吧。”
出見田光,道太子曰:『願圖國事於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裏。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太子曰:『願因先生得願交於荊軻,可乎?』田光曰:『敬諾。』即起,趨出。太子送之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
1 戒:姚本無“戒”,《史記》及鮑本沒有“戒”字,從《史記》及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