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確實有話題,並非是沒有話說,可是有的人卻往往不能抓住話題來圍繞中心說話。這是心中無數的表現,想到什麼說什麼,扯到哪兒就算哪兒,隨心所欲,漫無目的,前言不搭後語,話題越來越偏。這種談話,就算嘴不停,也隻能算聲音的連續,而不能說是語句的連貫,根本沒有價值。
比如,有個學生和朋友聊課堂上回答問題。他說:“今天語文課上,老師讓我說‘禍起蕭牆’這句成語的意思。我原本知道,但當時就是想不起來了。真是怪,太奇怪了!我真的知道,可就是想不出來!咳,看我這個記性,簡直太糟糕了!我總是丟三落四,忘這忘那,眼鏡、鋼筆、筆記本什麼的都不知道丟多少回了。一回,我二姨給了我一支美國金筆,特別高級。結果我還沒用幾天,就不知道給丟到哪兒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可惜啊!我二姨對我特別好,我們家對她也特別好。以前,她每一次來北京出差,都會住在我家。如今,她到美國去了。你想知道,她當初怎麼去的美國嗎?……”
大家看,像這麼一拉就是一大串,離題萬裏。本來一件簡單的事情,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可他居然講得雲山霧罩、沒邊沒際。說話這麼沒譜兒,還說沒個完,誰會忍得了呀!
生活裏許多雜亂無章的話就是這麼產生的。有的人說起什麼事物或是問題,開始或許有個話題或意圖,可是一打開話匣子,常常想到了什麼就拿起來說,有過什麼見聞也都全扯上。讓話題變得節外生枝、雜亂無序。
比如一個研究所正在申請一個項目,領導令某位幹部去院裏有關部門問問審批通過了沒有。這個同誌了解之後,向領導彙報:“所長,如今辦點事,真是太麻煩了!這幾天,我為了審批報告的事情去過好幾趟,轉了院裏好多部門,就是不清楚該從哪兒審批,我急得暈頭轉向,一個勁上火。沒想到啊,院裏大樓正在裝修,各個處室都亂七八糟,找個人真不容易。咱們需要找科技開發部,那是個新部,統共沒有幾個人,還總是下去辦事。誰知道他們天天是在忙公事,還是自己的私事啊?前天,我連著去了兩次,全都是‘鐵將軍守門兒’——沒人!直到昨天,我才找著他們辦公室的主任。結果一見麵才知道,竟然是大劉!我認識那個人,我倆老同學了,大學的時候,我們一個係,他乒乓球打得挺好。以前,我倆全是學校代表隊的。這事還不好辦麼?他也感覺咱們所完全可以辦個谘詢公司。這也能更好地發揮出所裏的優勢,麵向市場,全麵搞活嘛!他還跟我說,別的所已經動起來了,咱們所雖說晚了點,可或許能後來居上。他說會大力支持,以後所裏有什麼困難,找他幫忙肯定沒問題……”
所長實在是忍受不了了:“趕緊說說,報告究竟批了沒?”
他這才轉到本來的話題上:“咱們的批件呀!大劉說了,要審批一級的新項目,他們還得和院辦再研究一下,院辦同意了才行。沒法子,我跑了趟院辦,實在不巧,院辦的李主任這幾天去出差了,下個禮拜才回來。因此,咱們的事就隻好等下禮拜再說了……”
碰見這樣說話的,一樁小事也能扯上一堆亂麻。有的人說話為什麼總是東拉西扯,正是由於抓不住話題,講話的主題不明確。隻要明確主題,就會有所取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要在哪兒結束,可以避免跑題或是多餘的廢話。
談話內容要主次分明
媽媽周日要加班,必須要把四五歲的孩子一個人放在家中。媽媽臨走的時候反複囑咐:“飯在鍋裏呢,菜盛在盤子裏了,吃時一定先熱一熱。今天天氣不好,要是下雨,一定要關窗戶。自己在家好好地玩不要淘氣,好好看門。熱飯和菜時,得放一點水,別忘記時間給糊了。關窗戶小心些,不要夾了手指。聽清楚了嗎?還有飯菜絕對要熱一下吃。這些事情都按照我說的做,明白了嗎?我要走了,別到外麵亂跑。”
媽媽下班到家,看到孩子沒照著她的話做,就怪孩子太不聽話。實際上,不是孩子故意不聽話,實在是她沒將話說明白。飯菜熱了再吃,下雨別忘關窗,好好在家玩。三件事情不清不楚,講得一塌糊塗,怎麼能夠使孩子聽清楚記準確呢?
說話必須有個主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結構,特別是一次想表達多項內容的時候更要如此。多項內容裏應該有一個中心和重點,還要互相關聯,這樣說話才有用,別人才能明白你的意思。
內容相關、主題明確、有條不紊的話,人們容易明白,還會有種美感;而主題不明、雜亂無序的話讓人無法領會,也易於令人厭煩。
語言體現自信
自信是每一個人都要具備的心理素質,若是熟練的聊天技能與得體的服飾,已無法帶給你充分的自信,那就要通過更多的自我表現。下麵介紹幾個小技巧,平時多加練習,直至自信可以自然地流露於你的言談舉止中。
1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