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語言訓練的方法(1)(3 / 3)

有位胖顧客去服裝店買衣服,她對一件大花與橫向條紋的上衣非常感興趣,售貨員勸她說:“這種大花和橫條的服裝適合苗條的人穿,你太胖了,再穿這樣的衣服,不是難看死了。”售貨員出於一番好心,可是她觸及了顧客的忌諱,顧客氣得二話沒說轉身就走。

有位自小雙臂殘疾的人,憑借自己的努力練就了用腳指頭夾筆寫字作畫的能力,他的畫還被送到海外展出。有位記者在采訪他時居然唐突地問:“你靠著腳指頭成名的,請問,是腳更有用還是手更有用?”這問題讓那個畫家非常惱怒,反問記者:“維納斯雕像是因斷臂而出名的,你說那雕像有胳膊美還是沒胳膊美呢?”那個記者當場瞠目結舌,采訪也就失敗了。有句俗話說:“矮子麵前莫說矮”,不可以“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然的話,不光傷害了他人,對說話的人本身有時也將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

當然,生活本身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種種原因,有時候說話無法注避免會涉及他人忌諱的話題,在這一情況之下,就必須講究說話的技巧了。要盡量將話說得婉轉、含蓄,遣詞造句的時候,盡量避免使用會直接刺激感官的字眼,這樣才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效果。比如同樣是一個比較胖的女顧客到布店買布裁襯衫,在選大花圖案還是幾何圖案上沒法拿定主意,女售貨員考慮到顧客的特點,幫助她選了幾何圖案的布,還向她介紹說:“這種帶大花的有些擴張感,瘦人穿比較好,你穿就不大合適。而幾何圖案的花布設計大方,顏色也不錯,價格還不貴,你穿的話扯七尺就夠了,做件襯衫花錢也不多,還能讓人顯得年輕,苗條。”胖顧客一聽就感到很舒服。

如何表達謙虛

謙虛是種美德,是人類十分高尚的品質之一。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謙虛是在土中的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都從這裏發芽生長。”我國有“滿招損,謙受益”的諺語,也有許多偉人哲士讚美謙虛的至理名言。謙虛會受到人們尊崇,正是因為它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事業成功的法寶。然而在日常生活之中,有的人一受領導表揚、同誌誇獎,自己心裏著實想著謙虛一番,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方式。於是就麵紅耳赤,支支吾吾,手足無措,或者講一些“全靠了集體,全靠了人民”的套話。語言貧乏,方式陳舊,千篇一律,讓人感到矯揉造作。甚至有時候,因為無法用言語恰當地表達,反而給人一個虛偽的印象。因此,社交場合之中,不同的氛圍,不同的時間,表達謙虛的方式有不同,給人留下的觀感也就出現不同。那麼,該怎樣表達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呢?下麵就介紹幾種簡單的方法。

1.轉移對象法

當你受到了表揚或是誇獎,若是你覺得在眾人麵前窘迫的話,不妨想法轉移大家的注意力,讓自己能夠巧妙“脫身”,將表揚和誇獎的對象“嫁接”到其他人的身上。

2.自輕成績法

一切稱讚和誇獎,都不會是毫無緣由的。要麼因為某件事,要麼因為你某方麵的成績。這個時候你可以像繪畫一樣,輕描淡寫地描上一筆,卻能夠起到淡泊之中見神奇的效果。牛頓提出的“牛頓力學”享譽世界,當他的朋友讚他為偉人時,他真誠而謙虛地說:“不要這樣說,我不清楚世人如何看我。可是,我覺得自己就好像一個孩子在海邊玩耍的時候,碰巧拾得了幾隻漂亮的貝殼。然而,對於真正知識的大海,我還沒有看到呢。”牛頓將知識比作大海,將自己巨大的成就看作幾隻“貝殼”,還說得十分輕描淡寫,好像他的成就連一個孩子都可以取得,形象地顯示出自己的謙虛精神,還十分富有情趣。

3.相對肯定法

麵對他人的稱讚,若是將自己說得一無是處,不光起不到謙虛的作用,還會給人一種驕傲的感覺。正好像俗話說的,“人如果過分謙虛,反而顯得傲慢。”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例如有的人稱讚某位影星演技很高超,她居然不屑一顧地說道:“這算什麼?”言下之意,她的真本事還沒亮出來呢。再比如有位小說家,受到了幾篇評論文章的讚美,就如墜入雲霧之中,飄飄然起來。記者稱讚他的時候,居然說什麼“不過手癢玩玩罷了!”這樣的謙虛,不過是個“藝術阿混”,由於他缺少一種對藝術真誠的態度。由此可見,謙虛也應把握好一定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