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語言訓練的方法(1)(1 / 3)

訓練語言的方法

口才並非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後天的刻苦訓練得來的。古今中外所有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雄辯家、演講家,無一不是靠著刻苦訓練才獲得成功的。

練口才不光需要刻苦,還應該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學的方法能夠讓你事半功倍,加快你的口才形成。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簡便易行的口才訓練法。

1速讀法

方法:找一篇演講辭或是一篇文辭很優美的散文。開始朗讀的時候一般速度較慢,再逐漸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更快,最後達到你所能讀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讀文章的過程之中不能有停頓,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盡量做到發聲完整。

2背誦法

方法:第一步,先選擇一篇自己比較喜歡的演講辭、詩歌或散文;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做分析和理解,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激發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選擇的演講辭、詩歌、散文等進行一些藝術加工,例如劃出重音、設計停頓等,這些都有利於表達作品的內容;第四步,在上麵各項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背誦。背誦的過程之中,也可以分步推進。首先,要做“背”的訓練。也就是先把文章給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並不要求非得聲情並茂,隻要可以達到熟練地記憶就行了。在背誦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感受作品的格調、節奏,為準確地把握作品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其次,在熟背文章的基礎之上大聲朗誦。把背熟的演講辭、詩歌、散文等大聲地背誦出來,並隨時注意自己發聲是否正確,還要帶著一定的感情。再次,要用準確的語言、語調,飽滿的情感進行背誦。

要求:一定要準確無誤地背誦文章,準確地領會傳達作品的思想感情。

3複述法

方法:選擇一段長短適中、具有一定情節的文章。最好是小說或是演講辭裏麵敘述性較強的一段,請朗誦較好的同學先來做朗讀,最好能夠通過錄音機把它錄下來,之後再聽一遍複述一遍,反複多次進行,直到能夠把這個作品完全複述出來。複述時,將第一次複述的內容給錄下來,隨後與原文對比,看自己能複述多少,反複進行,看究竟多少遍才能把全部的內容複述下來。這種練習絕不單單考驗背誦,更在於鍛煉自己語言的連貫性。若是能夠麵對眾人複述那就更好,還能夠鍛煉你的膽量,練習克服緊張心理。

要求:開始的時候,隻要可以把基本情節複述出來就行了,在記不住原話時,允許用自己的話將意思複述出來;第二次複述時就不單單是複述情節了,還應當要求複述一定的人物語言以及描寫語言;第三次複述的時候,應當能基本準確地複述出人物語言以及基本的描寫語言,這樣漸漸提高要求。

4描述法

方法:把一幅畫或是一個景物作為描述對象。第一步,先對所要描述的對象進行觀察。例如,我們將描述的對象是“秋天的湖邊”,那我們就應該觀察一下這個湖周圍都有一些什麼,有樹,有涼亭,有假山,還有遊人,進一步樹是什麼樣的,山是什麼樣的,涼亭在湖光山色及樹影襯托之下又是什麼樣的,蕭瑟秋天中的遊人又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這一切都有待你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並用你的心來體驗。有了這些觀察和體驗,你的描述就有了基礎。第二步是描述。描述時一定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順序地逐個描述。

要求: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述。語言應當清楚、明白,盡量做到生動活潑、有文采。

5講故事法

方法:(1)分析故事裏麵的人物。一般說來,故事都有特定的情節,主題大多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加以表現,因此,在講故事之前應該先研究其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間的相互關係。(2)掌握故事語言的特點。故事的語言與其他文學形式的語言不同,最大的特征就是口語性和個性化強。(3)反複練講。對材料做出以上分析和加工以後,就可以著手練講了。通過反複地練講來熟悉內容,最終可以使自己的感情同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相融合,進而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人物性格。

要求:(1)發音應當準確、清楚。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四聲都要分清;最好使用普通話來講。(2)不能照本宣科。講故事絕對不允許手裏拿著本故事書照著念,那麼做就成了念故事了。

說話時神態舉止很重要

有個心理學家指出:無聲語言顯示出的意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很多,並且深刻。他還對這個情況列出一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