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如何克服講話時的卑怯心理(2)(3 / 3)

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學會傾聽也非常重要,就是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能夠聚精會神地傾聽,還要體察對方的心情和感受,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把你對他的關注、理解等態度通過眼神和身體語言及時地反饋給對方,以達到溝通的目的。

認識自己的說話能力

膽量是種十分重要的心理現象。要訓練好自己說話的膽量,說話者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體一點來說,就是要求說話者不能盲目自信,亦不能妄自菲薄,要能夠不驕不躁,不卑不亢。

一個人要是想不斷地樹立自己說話的信心、增強自己說話的說服力,真正做到不盲目自信亦不妄自菲薄,就應做到認真檢查和評價自己的說話能力,這是不可缺少的。

生活之中,如同啞巴一般不能用口說話的人畢竟是屈指可數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對談話的事一竅不通。然而,一般人也並非很會說話、很擅長駕馭語言的人,雖然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長處,懂得某些談話的常識和方法,可是很難說有多少人曾經科學地分析、研究過這些。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在某些場合或多或少都有不敢說話的毛病。

對那些平日裏不敢說話的人,其實隨時隨地都有訓練他們膽量的機會。有一位專門做語言探索研究的學者,曾提出了下麵20個問題,來幫助分析人們的說話能力:

1我是不是口齒不清;

2我的聲調是不是動聽;

3我是不是看見別人就覺得無話可說;

4我是不是在某些人麵前就有許多話說,而在某些人麵前就連一句話也說不出呢;

5我是不是碰到別人不同意我的意見時,就隻有再三重複已說過的話呢;

6我是不是樂意和他人發生爭執;

7我是不是經常被人認為很“固執”;

8我是不是經常忘記別人的姓名;

9我是不是經常用些不大雅的俗語;

10我是不是經常地看到自己的話讓人產生了情緒;

11我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來對不同對象談論同一個問題;

12我是不是難以找到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談話題材;

13我是不是經常說讓別人禁忌的話;

14我是不是在說話時不注意尊老敬賢;

15我是不是沒有留意自己跟人談話的態度;

16我是不是根據對方的態度來調整自己的態度;

17我是不是無法引起別人的發言;

18我是不是不能讓談話順利進行而不中斷;

19我是不是可以很自然地改變談話的主題;

20我是不是不知道在哪裏結束我的談話;

這位學者還說,如果你真的有誠心解決自己不敢說話或是說話膽小的問題,不妨按下麵的方法堅持練習三個月,你說話的膽量就可以得到驚人的提高。

找一個筆記本逐條地記下上麵的每一個問題,並把自己過去的作為如實記錄下來,比如,把你自己在什麼人麵前不敢說話的原因找到,之後記下來,然後仔細想一想,寫出自己與別人說話時的情形,在確定自己覺得應該最先需要改進的是哪項。

如果說話者按照這個辦法做下去,一邊看筆記本裏記的20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一邊把自己的經驗寫在筆記本上,這麼一來,就能功到自然成了。

總而言之,認真分析和正確評價自己的講話能力,有利於說話者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不足,揚長避短,迅速地增強自己的說話信心,提高自己的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