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奧蒂莉馮歌德 (Ottilie von Goethe),歌德的兒媳,即,歌德的兒子奧古斯特歌德的妻子。
① 歌德在魏瑪的故居座落在弗勞普蘭 (Frauenplan )。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① 科西瑪瓦格納 (Cosima Wagner,一八三七—一九三○),著名音樂家李斯特的女兒,後來成為著名
作曲家和詩人裏查德瓦格納的妻子。
② 伊麗莎白弗爾斯特—尼采 (Elisabeth Forster—Nietzsche,一八四六 — — 一九三五),德國女作家,尼
采的妹妹,一八八五年和伯恩哈德弗爾斯特 (Be- rnhardF(rster )結婚,在她丈夫於一八八九年去世後,
一直作為她哥哥尼采的助手、秘書、護士而工作,直至尼采一九○○年逝世。她寫過許多關於尼采的書。
----------------------- 頁麵95-----------------------
③
她身材矮小,纖巧窈窕,愛賣弄風情;亞曆山大赫爾岑 的女兒奧爾加莫
諾,她幾時常常坐在托爾斯泰的膝蓋上。我還曾聽到過晚年的蓋奧爾格勃
蘭兌斯向我講述他遇見惠特曼、福樓拜、狄更斯等人的情景;我也聽到過裏
夏德斯特勞斯向我描述他是怎樣第一次見到裏查德瓦格納的。但是所有
這些人,都沒有象老態龍鍾的德梅麗烏斯那樣使我感慨萬千,她是在活著的
人中間最後一個被歌德的目光注視過的人。而我自己可能也是今天能說這種
話的最後一個人:我曾親眼見過一個被歌德的手輕輕撫摸過頭的人。
現在,我總算在出門旅行的相隔期間找到了一個臨時歇腳處。而更重要
的是,我與此同時還找到了另一個家—即,那家三十年來一直維護和促進
著我的整個事業的出版社。選擇哪家出版社,對一個作家來說,是一生中的
關鍵時刻。而我在此之前並沒有麵臨這種抉擇,這是最幸運不過的了,若幹
年以前,曾有一位非常有文化修養的喜好文學創作的人,產生過這樣一個想
法:他寧願把自己的財富花在一件文藝作品。上,而不願花在賽馬飼養上。
①
他,就是阿爾弗雷德瓦爾特海梅爾,他本人作為一個詩人,成績並不可
觀。他決定在德國創辦一家出版社,這家出版社將不注重賺錢與否,甚至事
先就打算長期虧本,它決定出板與否的標準將不是銷路如何,而是一部作品
的內在價值。而當時德國的出版事業到處都一樣:主要是從商業的觀點出發。
海梅爾不打算出版消遣性的讀物,即使這類讀物非常賺錢。相反,他倒願意
為那些最玄奧和最艱深難懂的作品提供出版機會。收集一切純粹追求藝術形
式最完美的作品,是他的這家高雅出版社的口號。因此。最初真正對它識貨
的行家並不多。它卻為這種孤立感到自豪。故意把自己命名為“島嶼”和後
來的“島嶼出版社”。島嶼出版什麼東西,從來都不是隻當作一般的業務,
而是對每部作品的印刷裝幀都非常考究,使之外在的形式和完美的內容相
稱。所以,每一部作品在出版時,無論是標題的設計、版心,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