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爾克洛代爾 (PauIClaude1,一八六八—一九五五).法國詩人,戲劇家。他和瓦萊裏在文學吏上都

被認為是後期象征主義的最重要的詩人。瓦萊裏在藝術上師承馬拉梅,而克洛代爾則師承蘭波。

② 夏爾貝璣 (Charlespéguy,一八七三—一九一四),法國作家,代表作有詩劇《霞娜達克》等。一

九○○年他創辦的《半月叢刊》團結了法朗士、羅曼羅蘭等大報傾向進步的作家,該叢刊在法國思想界

和文學界曾有較大影響。

----------------------- 頁麵79-----------------------

拘無束。他們沒有電話、沒有打字機、沒有秘書。他們避免使用一切機械器

具,就像他們不願使自己成為宣傳機器的工具一樣。他們像一千年以前似的

用手著書。即使是像“法國梅居爾”這樣的大出版社也不采用口授打字,沒

有複雜的器具。他們不追求外表:不為追求名望和排場而浪費時間和精力。

所有這樣一些年輕的法國詩人們和整個法國民族一樣,懷著對生的樂趣而生

活著,誠然,是以他們最高尚的形式,即懷著對寫作的無限喜悅而生活著。

我新結交的這樣一些朋友以他們清廉的為人大大修正了我心目中的法國詩人

① ②

的形象。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布爾熱以及其他一些著名時代小說家們 的生活

方式完全不同,後一類作家以為“沙龍”就是整個世界!我以前在家裏曾從

讀物上得到過這樣的印象:一個法國女人無非是一個隻知道照鏡子的交際

花,滿腦子的豔遏、揮霍,可是法國詩人們的妻子卻完全糾正了我的這種有

罪的錯誤印象。她們勤儉持家、謙虛樸素,即便是在最拮據的情況下,也能

象變魔術般地在小爐灶上創造小小的奇跡:她們精心照料孩子,並且在一切

文學藝術方麵又和自己的丈夫心心相印,我從未見過有比她們更賢慧、更嫻

靜的主婦!隻有作為朋友、同行,在那個圈子裏生活過的人,才了解真正的

法國。

萊昂巴紮爾熱特,是我朋友們的朋友,他的名字在法國新文學的大多

數著作中被不公正地遺忘了。可是他在那一代詩人中卻占有特別重要的意

義,因為是他把自己充沛的精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翻譯外國作品上,從而為

他所喜愛的人奉獻出自己全部的風茂年華。我在他這個天生的“同道”身上

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自我犧牲者的卓絕典型。他是真正的獻身者。他認為自

己畢生的唯一任務是:幫助他那個時代的最重要的有價值的作品發揮作用;

而他自己卻從來不必作為那些重要作品的發現者和推廣者享受應得的榮耀。

他的滿腔熱忱,完全是由他的思想覺悟自然促成。他看上去頗有一點軍人氣

質,盡管他是一個積極的反軍國主義者。和他交往,可以感到一個真正戰友

的那種誠摯。他在任何時候都樂於幫助人,給人當參謀;待人一貫誠懇;辦

事像鍾表一樣準時,他對別人遇到的一切都很關心,但卻從不考慮自己個人

的好處。為了朋友,他從不吝惜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世界各地都有他的朋友,

但為數不多,而且有所選擇。他用十年時間翻譯了惠特曼的全部詩歌,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