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別種方式的考察(2 / 2)

孫犁離開我們已經5年了,大師雖已駕鶴西去,但大師留給人們的豐厚文學遺產將永存,大師作品的精神文化影響將永存。

參考文獻:

[1]郭誌剛、章無忌:《孫犁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

[2]賈平凹、馮有源:《平凹的藝術——創作問答例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邵明波等編:《中國20世紀鄉土小說論評》修訂版,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4]鄭恩波:《劉紹棠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

[5]劉金墉、房福賢:《孫犁研究專集》,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崔西璐等編:《劉紹棠研究專輯》,重慶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劉金墉等編:《從維熙研究專輯》,重慶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金梅:《孫犁的小說藝術》,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9]馮健男:《作家論集》,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10]馮健男:《荷花澱派作品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11]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12]冉淮舟:《論孫犁的文學道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周申明、邢懷鵬:《孫犁的藝術風格》,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葉君:《參與、守持與懷鄉:孫犁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15]孫犁:《芸齋英華》,文彙出版社,2005年版。

[16]孔範今:《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下冊,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17]馮光廉:《中國近百年文學體式流變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

[18]國家教委高教司:《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孫犁:《孫犁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20]孫犁:《孫犁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

[21]李庚編:《中國新文藝大係1949—1966評論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4年版。

[22]吳秀明:《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3]張繼合:《六十年,不散的風雲——孫犁與他的〈風雲初記〉》,2005年8月29日《河北日報》。

[24]方紀:《一個有風格的作家——讀孫犁同誌的〈白洋澱紀事〉》,《新港》1959年第4期。

[25]石燕:《〈白洋澱紀事〉讀後》,《文藝報》1959年第15期。

[26]黃秋耘:《關於孫犁作品的片段感想》,《文藝報》1961年第10期。

[27]翟泰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回顧與思考》,2000年7月7日《光明日報》。

[28]鐵凝:《懷念孫犁》,《人民文學》,2002年第11期。

[29]《長篇小說〈笨花〉出爐眾評論家給鐵凝新書挑瑕疵》,2006年4月14日《北京娛樂信報》。

作者簡介:餘誌平,男,1965年生,孝感學院文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2004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影視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