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連環畫形式講述“小二黑”的故事,早在解放前延安時期便有羅工柳、張映雪以木刻畫繪製的《小二黑》一書。連環畫一直是延安文藝宣傳的一種重要形式,以連環畫的方式講述小二黑的故事,符合毛澤東在“延座”講話上的文藝大眾化的思想,也與趙樹理的利用通俗文藝形式改造教育大眾的“地攤文藝”思想不謀而合。1950年又出版了一套由著名漫畫家米穀創作的《小二黑結婚》。作者於1948年底開始動手,每天畫一幅。同時在香港《文彙報》副刊連載,一直到1949年3月23日才畫成,共六十幅,曆時三個月。1960年,我國著名連環畫家賀友直以分格年畫的形式創作了一套《小二黑結婚》的連環畫,並於1961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時隔35年,老先生又以中國寫意畫的方式創作了第二套《小二黑結婚》,這套畫獲得1999年全國美展銀獎。此間1984年,國畫家楊力舟和王迎春合作創作了一套《小二黑結婚》連環畫,這套作品獲得1986年全國第三屆連環畫二等獎。
在已知的上述五套連環畫中,影響最大的還是賀友直的兩套。在談起1960年代創作第一套《小二黑結婚》的緣由時,賀先生說:“我喜歡趙樹理的小說,他小說裏寫的事有趣,寫的人物有趣,《小二黑結婚》是最有趣的一篇,三仙姑、二諸葛是最有趣的二位。覺得有趣了就萌發喜歡,喜歡了就有要畫它的欲望……”①《連環畫報》,2004年第9期。若知道賀友直本身是個性格詼諧有趣的人,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對《小二黑結婚》和其中的兩位神仙情有獨鍾。1961年版的連環畫對三仙姑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以至於有的讀者看了之後說:“賀友直真促狹。”事隔三十多年,1993年,“連環畫套書研討會”在廬山召開,在連環畫出版方麵很有影響的遼寧美術出版社社長林瑛珊向賀老“邀畫”,賀老爽快的答應了。會後,賀老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所做的允諾,頻頻來信與遼寧美術出版社編輯商談畫什麼和怎麼畫的問題。最後,賀老決定再畫一回《小二黑結婚》。他再一次提到說:“我敬重趙樹理,我欣賞他寫的小說,我喜歡他筆下刻畫的人物……二諸葛、三仙姑這樣的人,不隻是在山西農村有,在別的地方,我猜想也會有……塑造這種有趣的人物,描繪這種人物做出的有趣事情,不是取笑,不是挖苦,不是糟蹋,而是作為一麵生活的鏡子,可以讓人見了能在會心的一笑中,發現自己也存在同類‘有趣’的行為。作家、畫家創作的目的就在於此。”①《生活執著虔誠——談連環畫〈小二黑結婚〉》,《美術大觀》,2000年第2期。他又說,“我喜歡幽默,我的性格裏有幽默的成分,或者說與趙樹理式的幽默有相通之處。我以為,創作激情其基礎當然是體驗和認識,但誘因則是興趣,沒有興趣就難以產生靈感,沒有靈感,又怎來藝術。”①《生活執著虔誠——談連環畫〈小二黑結婚〉》,《美術大觀》,2000年第2期頁。不難看出,打動賀友直,使他幾十年樂此不疲的正是洋溢於小說《小二黑結婚》中的那種中國農民式的開朗樂觀的幽默精神。也正是這種幽默激發賀友直將第二套《小二黑結婚》畫得妙趣橫生。賀友直以繪畫形式表達自己對趙樹理式的文學幽默的理解,二者合一,產生了別具風味的藝術幽默。
繪製這部連環畫,賀友直把握了一個總的原則:重在傳神寫意。繪畫形式上采用不求工筆細描,重神不重形的水墨寫意畫;繪製過程中,將原作情節內容、人物形象和藝術精神吃透之後,然後再跳出原作,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藝術積累,重新結構故事,安排畫麵。
在繪畫方法上,他獨創一套新的畫法,“就是將兩個版麵結合為一個內容,但又把兩個畫麵區分為一主一副,為主的是主要情節。為主的畫上下幅的情節連結,為副的畫上下幅畫可以有連結也可以毫無關係,為副的畫與主畫相配,可以是旁白,可以像川劇裏的幫腔,使其起到呼應、襯托、點題的作用。主副兩個畫麵發生的事,可以在同一時間、空間,也可以不在同一的時間,同一空間。如此,是為了能跳到小說規定的情節之外,去表現更需要表現的東西。利用版麵‘說話’,也可以說是在手法上取得一點自由。”①《生活執著虔誠——談連環畫〈小二黑結婚〉》,《美術大觀》,2000年第2期。這就是這部連環畫中獨有的“用版麵說話的藝術”。一個版麵,主副兩幅畫,主畫畫故事情節,副畫“製造”原作文字之外的“情節”,其畫義與主畫畫義或呼應,或影射,或形成對比反襯。比如:第六幅畫是小二黑出場,畫麵在介紹小二黑時隻用了一句題字:“小二黑是二諸葛的小子”,主畫畫麵上是小二黑放羊時坐在山坡上擦槍的場麵,副畫是小芹在洗曬被單,暗示了小芹與小二黑的關係;小芹的形象隱隱約約藏在被單後,表示後麵還要介紹,此處隻是隱約透露一下她與小二黑的關係。第十幅畫金旺夫婦與興旺出身,副畫竟畫了一條癩皮狗,隱喻著這群人的為人品格,實在是奇思妙想。第二十幅主畫是金旺企圖非禮小芹,小芹抗爭的畫麵,而副畫則是小芹媽三仙姑與眾相好調情的情景,形成一種絕妙的對比,兩人的性格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