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地球的形狀做出的大膽的猜測,假設地球不是平的,那它可能是什麼形狀的呢?
如果著眼於天空,人們會發現在天空中,有許多發光的物體,其中大多數是星星。星星對於眼睛來說,僅僅是一些小小的亮點,古代的思想家們不能夠對它們作出任何解釋。不過,天空中的太陽和月亮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體。太陽是一個圓形物體,在任何時候都發光的。而月亮卻不這樣。有時它是一個光亮的圓形物體,有時僅是個半圓,有時它的形狀處於圓與半圓之間,有時它又隻是一彎淡淡的發光物,人們稱之為“月牙”。注意觀看月亮的古希臘人,夜複一夜地觀察太陽與月亮位置的變化有什麼聯係。他們注意到,當月亮變換位置時,它的形狀也發生變化,當月亮和太陽處在地球的兩邊時,月亮對著地球的那一麵,可以全部被太陽光所照亮,所以它是滿月。當月亮和太陽處在地球的同一側並在同一直線上時,人們根本看不到月亮。因為,這時陽光在月亮的另一邊,而那一邊是人們看不見的。人們能夠看見的月亮一麵沒有受到陽光照射,所以它是黑暗的。
觀察到這個現象的古代學者們作出判斷:太陽本身能發光,而月亮無光。月亮的光是由於受到太陽照射的緣故,這種光是“反射光”。然而太陽的形狀呢?它照射在月亮上的光線是如何從各個角度均勻地顯現出來的呢?不論月亮和太陽是處於地球的兩邊,還是處在同一側,或者它們中間存在著任何其它物體,月亮的向陽麵都接受到同一類型的光線。這種情況隻有在太陽是個球體的時候才會出現。
作者認為,對天空和地球來說,它們的規律可能是不同的。僅僅因為天空和天空中的某些物體是圓形的,並不一定意味著地球也是圓形的。太陽畢竟在熾熱發光,而地球並非如此。月亮橫跨天空移動,但是地球卻好像沒有這樣移動。天空上布滿了星星,然而地球卻沒有。
作者說,為了確定地球的形狀,人們必須考察地球本身,而不是其它的物體。讓我們再回到地球上來,作者根據帆船出海時發生的情況來判斷,地球不是圓柱體而是一個球體。一艘帆船出海時總是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難道這艘帆船正在沉沒嗎?是海水越漲越高,先淹沒了船體,然後淹沒了帆船嗎?這不可能。因為每艘出航的帆船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它們大多數都是平安返航的。古時候,當一艘帆船歸來時,水手們都發誓說,海水從來也沒有漲過船體。對此加以解釋的一個辦法是假定地球表麵是彎曲的,帆船在曲麵上航行,就會漸漸地消失在曲麵的後麵。自然是船底首先消失。一艘艘帆船被地球的曲麵遮住了,就如同靠近地平線的群星被遮住一樣。但有一點極不相同。你隻有在向北或向南行進時,才有看見群星消失在地球曲麵背後的現象。在其它方向上,天空的轉動把情況搞複雜了。但帆船不管向什麼方向航行,首先消失的都是船底。不管是向北、向南、向東、向西,還是向任何一個方向行駛,都是船底首先消失。而且,帆船總是以大體相同的速度消失的。不論它向什麼方向航行,隻要駛到兩英裏以外,便會有一部分船體被遮沒。
因此作者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處於更為巨大的天球中央。隻有這樣,人們在任何時候所能看到的一小塊地球才會顯得是平的。除此之外,作者還列舉了一些天文現象來證明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他說在天空中,會發生“月食”的現象。“月食”出現時,月亮時常會失去它的光亮。這時,一個黑影緩緩穿過月麵,人們隻能看到朦朧、暗淡的紅光。不一會兒,影子移動過去了,月亮又恢複原狀,依舊那麼光輝、明亮。古代,人們以為月亮會永遠變暗了,而誰也不希望在夜晚失去這有用的月光,所以每一次“月食”都使人們感到恐懼。但是一些細心觀察天空的人確信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他們注意到,每一次月食都發生在滿月之際,從不在其它時間發生;而且並非每一次滿月都發生月食。
對天空頗有研究的一些古代學者知道,滿月時,月亮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側。陽光照亮了地球和月亮朝著太陽的一麵。因此人們所看到的月亮如同一個豐滿的圓形發光物體。不過,假定某一時刻地球正好在月亮和太陽中間,且三者幾乎連成一直線時,那麼,陽光無法穿過地球能到達月亮,所以此時陽光不能照到月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