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命觀已經明顯受到整體特征或係統特征的統計學思想方法的影響,正如他所說的:“機體論概念在從生物學的特殊問題直到人類知識的一般問題的許多領域中被證明是富有成果的。”“機體論概念的最終概括是一般係統論的創立。”後來到了20世紀60年代後期,貝塔朗菲通過《一般係統論——基礎、發展、應用》一書闡釋了基本的係統論的思想,頓時在世界各國的各個學術領域掀起了軒然大波,成為現代科學長河中波瀾壯闊的新思潮。
生物學研究以物理學和化學為基礎,因此,物理學定律和化學定律是研究和解釋生命現象不可或缺的基本原理。但是,生物學研究又同時包括大量的特殊性問題,諸如有機體形態、係統發育的進化等等,這些問題不同於物理學和化學,從而使生物學家的研究工作和概念體係有別於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研究工作和概念體係。實際上,生物學為心理學和社會學提供了基礎,因為研究精神活動是以了解其生理基礎為前提的;同樣,有關人類關係的理論也是以生物學的基本定律為基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生物學對現代世界觀的形成作出了根本性的貢獻。以前,生物學采用其他學科的基本概念,它從物理學研究中汲取了機械論觀點,從心理學研究中汲取了活力論觀點。但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確實是十分複雜,沒有自己的基本理論是很難更深入地發展的,更談不上建立生物學世界觀了。的確,從生物學的產生到生物學世界觀的出現,則是經曆了一段曆史時期的,生物學世界觀是隨著生物學研究發展至在科學等級體係中占據中心地位的階段才誕生的。19世紀的世界觀是物理學的世界觀,正像當時人們所理解的那樣,物理學理論似乎表明了,受力學定律支配的原子活動,便是構成一切物質、生命和精神世界基礎的終極實在,這樣它就為非物理學領域——生命有機體、精神和人類社會提供了基本的概念模型。但在今天,所有的學科都牽涉到“整體”、“組織”或“格式塔”這些概念表征的問題,而這些概念隻有在生物學領域中才能夠找到它們的根基,因此,人們逐漸意識到研究現代理智生命的生物學還具有更為深刻的涵義。在《生命問題》一書中,貝塔朗菲詳細地分析了機械論觀點在近現代生物學諸學科的具體表現,明確地指出了傳統的細胞理論、生物發生規律、自然選擇理論、基因理論、神經中樞和反射理論等重要生物學理論所含有的機械論傾向和它們的局限性。總體說來,傳統的機械論生命觀具有如下的特征:把有機體分成許多基本單位,再通過將這些基本單位進行累加的方式解釋有機體的基本性質;把生命過程的有序基礎視為預先建立好的機器式的固定結構;在本質上,把有機體看作是被動的係統,隻有當它受到外界刺激才作出反應,否則就是靜止的等等。
進而,貝塔朗菲根據生命有機體的等級秩序、逐漸分異與逐漸集中化、均等潛能與等終局性、動態有序、遠離平衡態的開放係統、自我調整、節律—自動活動等諸多特征,提出了機體論的基本原理,即整體原理(組織原理)、動態原理、自主原理。這些原理表明:有機體是一個原本具有自主活動能力的係統;有機體是一個獨特的組織係統,其個別部分和個別事件受整體條件的製約,遵循係統規律;有機體結構產生於連續流動的過程,具有調整和適應能力。
貝塔朗菲運用機體論觀點探討了生命有機體的組分與成分、個體與整體、潛能與目的、穩態與動態、能動性與應激性、異速生長與按時生長、預成與漸成、方向性與開放性、結構與功能、形態和行為的曆史性以及生命界的組織層次與等級體係等諸多方麵的各類問題,對細胞學、遺傳學、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進化論、生態學的理論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
此外,貝塔朗菲還通過運用機體論生命觀分析了生物學與物理學的區別和聯係。他認為生命係統遠遠比物理係統更為複雜,自身有其獨特的規律,生物學定律不僅僅是物理-化學定律在生命領域中的應用,而是獨立的、比生物—化學定律更高層次的定律,並且根本不能還原為生物—化學定律。由此,貝塔朗菲主張以科學的精確方式建立生命界所有層次的組織定律即係統定律。
貝塔朗菲主張,生物學研究應該是一門自主的學科,這也就是說,不能隻借助別的領域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來進行研究,而需要形成特殊的概念和定律來解決這門學科自己的問題;而且,生物學的知識和概念在其他的領域中同樣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生物學的基本問題是有機形態問題,這個問題是能夠加以精確地研究和探索出其中的某些定律的。而且可以通過這個問題進一步引出“有機體作為一個物理係統”的更一般的問題,即表述生命係統特征的基本理論和定律,這也為物理學和物理化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篇章。
貝塔朗菲所倡導的機體論生物學觀點可以應用於許多生物學問題,這一概念同時對鄰近學科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機體論以“開放係統”的理論,為物理學和物理化學提出了新的概念,它不僅導致了生物學各個領域中新概念的產生,而且提出了建立有機體係統精確而特殊定律的要求,而這些定律實際上會對若幹領域中產生長遠的影響。“開放係統”理論就被應用於實用生物學,甚至應用於諸如醫學和林業學那些不同的領域,特別是,它還導致了一些基本哲學概念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