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科學思想(6)(1 / 3)

4、所以,在我們看來,科學可以說是關於自然現象的有條理的知識,可以說是對於表達自然現象的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的理性研究。5、知識的來源在於我們的感覺以及我們的感覺所引起的意識的變化。簡單的覺察隻是感官的認識,但可能是獲得個別知識的途徑。可是意識是一個整體,如果我們願意的話,意識可以分析為其組成的部分,但這整體總表現為一幅圖像或一個結構。

6、科學的知識與科學思想的方式,雖有助於基本的宗教,但與若幹宗教信徒的心理頗不相合。這些知識及思想方式的大大擴大,無疑地增強了脫離有組織的基督教會的潮流——現代所特有的潮流。

《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

作者:喬治·薩頓(美)

成書時間:1930年

推薦版本: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簡介】

喬治·薩頓(George Sarton,1884-1956年),世界知名的科學史家。薩頓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科學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是使科學史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奠基者和創始人。他認為,科學活動是人類團結一致共同進步的最有力的紐帶,因為人類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本質上是一致的,對科學、對知識、對真理的追求將會把整個人類統一起來。由此,他提出,科學史是人類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科學史是唯一能夠確切地反映出人類進步的曆史;科學在人類精神方麵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科學的統一性即顯示了人類的統一性。薩頓在科學史研究方麵作出的突出成績,使他成為公認的科學史大家之一。除此之外,薩頓還是一個富於獻身精神的人道主義者,而科學史研究正是實現他的理想的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科學史和新人文主義》是反映薩頓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內容提要】

作者首先告訴讀者,研究科學史,乃至曆史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他指出,我們隻能生活在現在,而且認為我們必須完全地毫無保留地是我們自己這個時代的人。但是,為了理解現在並且使它多少成為我們自己的現在,我們必須既回顧過去又展望未來。我們的職責就在於充分利用每一種可能得到的信息來源,充分表彰過去的每一個真正偉大、真正高尚的行動,還要為了更偉大更高尚的東西而展望未來。

進而,作者有理由堅定地認為,對於曆史,我們不能隻當無所事事的旁觀者。我們所知道的一點點東西,我們所具有的這一點點力量,都多虧我們的祖先們積累下來的努力。僅僅是感激之情就足以促使我們去研究這些努力的曆史,去研究我們的最珍貴的遺產。也正是在這種激情的鼓舞下,作者全麵地展開了論證。

談到研究曆史與科學的意義時,作者說,如果我們渴望盡我們最大的努力,並渴望在共同的職責中充分地擔負起我們自己的那一份,那麼我們就必須是曆史學家、科學家和手藝人;而且,隻有當我們成功地把曆史精神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才將是一個真正的人文主義者。作者說:“科學進步的主要動因是人類的好奇心,這是一種非常根深蒂固的好奇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感興趣,甚至不是很謹慎的。”作者指出,我們這個時代最可怕的衝突就是兩種看法不同的人們之間的衝突,一方是文學家、史學家、哲學家這些所謂人文學者,另一方是科學家。由於雙方的不寬容和科學正在迅猛地發展這一事實,這種分歧隻能加深。同時,作者看到,目前這種情況還隻是一個開始,還沒有達到高潮。如果所有的科學知識和物質力量都集中在一群人手裏,而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機會都集中在另一群人手中,那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毫無疑問,許多科學家冷漠的態度會使情況惡化,可這種冷漠的態度卻完全不是由於他們自己的過錯。它是由於兩種過分強大的力量結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一方麵是科學家自己的研究所具有的吸引力,他們過分專心於他們正在研究的課題了,另一方麵是舊人文主義者對他們的排斥力,使他們以為他們的合作是人們不需要的。

作者將研究科學史的原因歸結為:一個是純粹曆史的理由,要分析文明的發展,即理解人類;另一個是哲學的理由,要理解科學更為深層的含義。從這兩者中任何一種觀點來看,古代和中世紀科學的曆史至少是和近代科學的曆史一樣有用,而僅僅了解這其中一種曆史的人,則既不真正了解科學的曆史,也不了解文明的曆史。

作者還論述了東西科學思想的差別,他認為,人類的統一包括東方和西方,它們就像是同一個人的兩種精神狀態,它們代表了人類經驗的兩個基本而又互補的方麵。在東方和西方,科學的真理是相同的,美和仁愛也是相同的。所有地方的人是同樣的人,隻是稍微強調這一方麵或那一方麵的人,而不是完全兩個世界互不相通的人。“東方和西方,誰說這兩者將永不相遇?”作者質問道,“它們相遇在每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的心靈中,這些藝術家並不僅僅是藝術家,他們的熱愛並不限於美;它們相遇在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心靈中,這些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真理不論多麼寶貴,它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必須用美和仁愛來使生活完美。”作者充滿信心地認為,人類為了獲得更完善的知識、更純粹的真理和為了驅除謬誤與偏見而進行的努力永遠不會終止。無論什麼時候,隻要某些有益的知識可以加強正義,醫治苦難和疾病,傳播美,對於它的無知就絕不會是一種美德,而是一種罪惡或者罪行。而且,即使我們的知識能臻於完善也仍然是不充分的。我們就如同需要真理一樣需要美、愛和仁慈。對於科學的發展的方向,作者認為,科學的統一性和人類的統一性隻是同一真理的兩個方麵。隨你怎麼看它,它都代表著人類思想的主要方向。我們不知道人類注定要走向什麼地方,我們也不知道最終的目標,我們不可能理解它,這是由於一個很簡單的原因,我們離它太遠了,但是我們憑著至少五千年的經驗知道,為我們科學努力所確定的這個總的方向基本上是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