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科學思想(5)(2 / 3)

精彩語錄

1、在神學家看來,人類學是有靈感的作者對上帝的一種歌頌方式,他們把人體各部分和人類感情看作是上帝創造的。

2、自從有了文化,有了由文化構成的有意義的世界,才把人從自然界分離出來,並且隨著文化的發展人才逐步完成了自己的實現。3、人類學是在漫長的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為一門有連貫性和有組織的學科。它容易遭受到的主要危險是它的吸引力和大眾性。它觸及人類思想及活動的每個領域並常常作出不成熟的概括。

《科學史》

作者:W.C.丹皮爾(英)

成書時間:1929年

推薦版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作者簡介】

W.C.丹皮爾(Sir William Dampier,1867-1952年),英國知名的自然科學史學家。

丹皮爾一直從事著科學與社會、哲學、宗教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曆史考察和分析研究,而且成果突出。這使得丹皮爾在英國以至世界各地都享有很高的威望,特別是他在我國科學技術曆史界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丹皮爾寫作的《科學史》一書,已經成為西方科學界主流的科學史版本。書中關於古代和中世紀科學的論述,特別是關於古希臘的原子論的有關論述,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丹皮爾的主要作品是:《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

【內容提要】

丹皮爾認為,現代科學的巨大宏偉的大廈,或許是人類心靈的最偉大的勝利。但是,它的起源、發展和成就的故事卻是曆史當中人們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們也很難在一般文獻中找到它的蹤跡。曆史學家所講的不外是戰爭、政治和經濟;揭露原子秘密,在我們眼前揭開空間深度等活動,雖然使哲學思想發生了革命,並使我們有可能把物質生活提高到曆史夢想不到的水平,但是關於這些活動的發展情況,大部分曆史學家卻沒有講到,或很少講到。因此,有必要對科學史的重大事件進行一番梳理。

作者從科學的起源開始探討。文藝複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重新去研究希臘文,不但是為了語言和文學的緣故,而且也是因為在希臘哲學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關於自然界的最好不過的知識。因此,當時的古典教育就包含了一切自然知識。在希臘人看來,哲學和科學是一個東西,在中世紀,兩者又和神學合為一體。文藝複興以後,應用實驗方法研究自然,哲學和科學才分道揚鑣。因為自然哲學開始建立在牛頓動力學的基礎上,而康德和黑格爾的追隨者則引導唯心主義的哲學離開了當代的科學,同時,當代的科學也很快地就對形而上學不加理會了。不過,進化論的生物學以及現代數學和物理學,卻一方麵使科學思想臻於深邃,另一方麵又迫使哲學家對科學不得不加以重視,因為科學現在對哲學,對神學,對宗教,又有了意義。與此同時,物理學本來有很長時間就一直在尋找,並且找到了所觀察到的現象的機械模型,同時也似乎終於找到一些根本的東西,這些東西,用牛頓的話來說,“肯定不是機械的”。

談到科學方法,作者認為,新的實驗方法的本質,是離開安全理性的體係而訴諸無情事實的裁判,這些事實與當時可能的任何哲學綜合都毫無關係。自然科學在其探討的中間階段,可以使用演繹推理,歸納推理也是它的方法的主要部分,但是,由於科學主要是經驗性的,它歸根到底不得不訴諸觀察和實驗,它不像中世紀的經院哲學那樣憑借權威接受一種哲學體係,然後再依據這個體係來論證種種事實應該如何如何。人們有時以為中世紀的哲學和神學不是充分運用理性的,其實不然。它們的結果是運用邏輯方法從它們認為是權威的和肯定的前提中演繹出來的。這些權威的和肯定的前提就是教會所解釋的聖經以及柏拉圖和亞裏斯多德的著作。另一方麵,科學則依靠經驗,它所用的方法就和填補字謎畫時所用的方法一樣。科學也要運用理性來解決確定的謎團問題,並形成唯一可能的有限的綜合和學說;但是,觀察或實驗既是研究的起點,也是最後的裁判者。談到物理學,作者指出,牛頓證明物體靠相互引力而運動的假說已足以解釋太陽係中一切莊嚴的運動。結果,就形成了物理學上的第一次大綜合,雖然牛頓自己也指出萬有引力的原因仍然不得而知。不過,他的門徒們,尤其是18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卻忽視了他的明智的謹慎精神,把牛頓的科學變成了機械論的哲學。根據這個哲學,整個過去和未來,在理論上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而人也就變成了一架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