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性與熱性食物

有溫中散寒、助陽益氣、通經活血等作用,適用於寒證和陰證。證見麵色蒼白,口淡,喜熱飲,胃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爛,舌淡潤,脈覺遲。屬於此類的食物如生薑、蔥、韭菜、小茴香、刀豆、芥菜、大蒜、芫荽、芥子、高粱、龍眼肉、杏子、桃、櫻桃、石榴、烏梅、荔枝、粟子、大棗、胡桃仁、蠶豆、蓮子、辣椒、花椒、紫河車、鹿肉、雀、鱔魚、是、蚶、鰱魚、雞肉、鴨肉、羊肉、羊乳、狗肉、牛肉、豬肝、豬肚、火腿、鵝蛋、海參、飴糖等。類食物又是平時怕冷的虛寒體質者適宜的保健膳食。

涼性與寒性食物

寒涼性質的食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等作用,可以用來治療熱證和陽證。症見麵紅目赤,口幹口苦,喜歡冷飲,手足溫,小便短黃,大便幹結,舌紅苔芡而幹燥。屬於此類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茄子、白蘿卜、蓮藕、番茄、竹筍、冬瓜、西瓜、絲瓜、黃瓜、油菜、菠菜、莧菜、荸薺、甘蔗、西洋菜、白菜、綠豆、豆腐、小米、大麥、芋頭、香蕉、柑、蘋果、梨、枇杷、橙子、芒果、橘、薏仁、紫菜、海藻、海帶、慈姑、甜瓜、田螺、茶葉、豬皮、鴨蛋、兔肉、田雞、甲魚等。此類食物也是素體陽熱亢盛、肝火偏旺者首選的保健膳食。

平性食物

此類食物多為一般營養保健之品,其寒熱性質不太明顯,則稱為平性,具有平補氣血、健脾和胃等功效。無論寒證、熱證均可使用,也可供脾胃虛弱者保健之用。屬於此類的食物如大米、糯米、黃豆、黑豆、山藥、花生、豬肉、銀魚、牛奶、蘋果、扁豆、胡蘿卜、白菜、玉米、白果、百合、白砂糖、黑芝麻、無花果、葡萄、白木耳、木耳、黃魚、泥鰍、豬肋、龜肉、鱉、鯉魚、雞蛋、鴿蛋、燕窩、鵪鶉、蜂乳等。

食物的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食物在人體內作用的趨向。升和浮的趨向是向上、向表、向外,降和沉的趨向是向內、向裏、向下。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功能活動有升有降,有浮有沉。升與降、浮與沉相互失調或不平衡,可導致機體發生病理變化。如脾氣當升不升,則濁氣下降,表現為脫肛、子宮脫垂等下陷的病症;胃氣當降不降,則可表現為嘔吐、呃逆等氣逆病症。利用食物本身升降浮沉的特性,可以糾正機體的升降浮沉的失調。

升、降、浮、沉其實是一種“質”的表現,這種質體現在食物的氣味厚薄和質地輕重上。一般來說,凡味屬辛、甘,其性溫熱,質地較輕的一類食品,大多有升和浮的作用,具有升陽、益氣、發表、散寒等功效。如粉葛,質輕味辛,有升陽舉陷的作用,用來治療因脾氣不足,中氣下陷的胃下垂;相反,凡味屬酸、苦、鹹,其性寒涼,質地較重的一類食物,大都有滋陰、潛陽、清熱、降逆、收斂、滲濕、瀉下等功效。如鮑魚味鹹,性涼,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常用於濕熱胃痛或者濕熱泄瀉的食療。

食物的歸經

食物具有多種屬性,每一種屬性都有它各自的功能,下麵我們來看食物的歸經的屬性。由於各種食物的性味不同,升、降、浮、沉的趨勢也各異,因此它們對人的五髒六腑的作用也就各顯其能。一種食物對人體不同的髒腑有一定的選擇性,有一定的作用範圍。一般來說,酸味食物多入肝,對肝所起的作用比其他髒腑明顯,辛味食物入肺,苦味食物入心,甘味食物入脾,鹹味食物入腎。這說明了食物的五味和人的五髒有特殊的選擇性和親和性,這就是歸經的道理。因為食物被食入後,需要通過經絡通道才能歸入其所選擇的髒腑,所以叫做“歸經”。

歸經可以提示食物作用的具體髒腑和其所屬的部位及器官,有利於針對有病的髒腑或所屬的器官來選擇食物。如梨、香蕉、桑椹、獼猴桃都是常吃的一些水果,它們的性味都是甘寒,都有清熱、生津,潤燥的作用,但梨歸肺經,偏於清肺熱,潤肺燥;香蕉歸大腸經,偏於清大腸熱、潤腸;桑椹歸肝經,長於清肝熱,滋肝陰;獼猴桃入膀胱經,善於清膀胱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