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再講一個跟上一個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故事:金元名醫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後不久突然亡妻,故終日哭泣悲傷,終成疾病。求盡名醫,用盡名藥,久治無效。朱丹溪為其診脈後說:“你有喜脈,看樣子恐怕已有數月了。”秀才捧腹大笑,並說:“什麼名醫,男女都不分,庸醫也!”此後,每想起此事,就會自然發笑,亦常將此事作為奇談笑料告訴別人,與眾人同樂。移月轉,秀才食欲增加,心情開朗,病態消除。這時,才告訴他這是以喜樂製勝悲憂的治法。
恐傷腎者,以思勝之
這種情況在當代醫學上稱作“恐懼症”,恐懼症有很多形式,治療恐懼症的方法也有很多,這裏介紹一種深思的方法,就是讓恐者以深思的方法認清事物本相,達到解除恐懼的心理。古語中有“思則氣結”的說法,就是以收斂渙散的神氣,使病人主動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緒,以達到康複之目的。曆史典故中曾有記載:“嚐有親客,久闊不複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複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複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屙頓愈。”“杯弓蛇影”這一成語所講的曆史事實,後來被用在教科書中來警示人們恐懼也可以使人生病。由恐懼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來解除其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使疾病消除,恢複健康。
情緒每個人都有,可是並不用要求自己完全不要它,也不用生氣自己有很多情緒而控製不了,其實你應該接受它,因為它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情感並且更了解自己。不過,很多人忽略了它,也沒有好好地處理它,而讓它傷害到別人以及我們自己。其實,當情緒來臨的時候,你一定要察覺它,承認它以及麵對它,不要逃避或壓抑。
當你察覺到它的時候,你就會比較容易控製以及處理。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情緒,有些人認為這樣比較有用,也有人認為那個方法比較有效,所以你也要自己去搜尋處理與解決自己情緒的最好方法。不過,這裏有一些方法你可以參考參考的。
當你生氣或難過的時候,你可以離開現場,然後去做你喜歡的運動,讓自己冷靜下來並且有發泄的機會。當你冷靜下來的時候,頭腦比較清醒,到時候再來慢慢去處理自己的情緒,記得要好好去處理而不是逃避或擱置在一旁。
還有,有時候情緒的到來是因為我們的負麵想法所造成的,所以當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看轉換一下自己的想法,多做一些正麵的思考,這樣或許就可以減少自己的負麵情緒。
又或者,當你很生氣一個人的時候,你用平靜的語氣跟當事人好好地談談,這也是一個處理情緒的最好方法,跟對方說說為什麼你生氣,有什麼解決的方法。當然不同的情形就有不同的解決情緒的方法,有時候也要視情況而定。
這裏還要說明的是,在運用“以情勝情”療法治療情誌因素所導致的病變時,要注意刺激的強度,即治療的情誌刺激,要超過、壓倒致病的情誌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強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續不斷強化刺激。總之,後者要超過前者,否則就達不到以情勝情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