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腎與膀胱相表裏(1 / 2)

6.腎與膀胱相表裏

在經絡學上,腎和膀胱是表裏的關係,腎和膀胱都是人體的排泄係統,所以他們在排泄方麵更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在排泄係統中,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尿液和排泄尿液,膀胱的這種功能依賴於腎之氣化作用,隻有腎氣充足,攝納有權,膀胱才能開合有度,尿液才得以正常地生成和排泄。

所以腎功能的失常自然就會影響到膀胱功能的正常與否,如腎氣虛衰,固攝無權,則會造成膀胱的開合不能自製,小便也會失禁,而且還會出現遺尿。若腎陽虛衰,腎與膀胱氣化不利,可見小便不利,甚或癃閉。

腎位於後腰部,左右各一,膀胱則位於小腹中央部位。腎具有藏精、固精的作用,就是有了腎髒的這種作用才使得精氣不至於輕易流失。腎與人的生殖係統有著密切關係,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腎能藏精,而精又是機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物質基礎,因而腎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腎有“先天之本”的說法。腎主水液,是指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作用,對於體內水液的循環及其平衡具有調節作用。腎又主納氣,即腎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使清氣深入人體的作用。腎在體為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膀胱具有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依賴於腎的氣化功能,故隸屬於腎。

中醫認為排尿是膀胱的作用。膀胱是排泄的主要器官,同時又擔任著防禦外邪的作用,在與腎的相表裏關係中,膀胱是接受腎管的。用一個淺顯的例子,如果排尿不順利的話,很可能就是腎的問題。從膀胱與腎相表裏的關係上看,如果是膀胱出了問題,治病的時候也好根據腎的情況來看,排尿不暢也要結合腎髒的好壞,從腎的陽、腎的陰或者是那一個角度去治。腎氣影響著人體的排尿係統,所以一般在排尿的時候最好是不要說話,說話會瀉腎氣的。同時,不能用力排尿,這樣也不好,容易耗損腎氣。正確的排尿方法是,咬緊牙根,禁閉說話,自然拉出,這樣不僅順利拉出尿液,還起到固護腎髒、防治腎虧、健身延年的作用。

膀胱經在人體經脈中是最長的一條經脈,而膀胱的主要功能是來儲存尿液的。膀胱經聯絡著人體最大的排泄係統,同時也是身體抵禦外界風寒的重要屏障,如果膀胱經功能正常,則排泄係統正常,人體的有毒物質隨著尿液及時排出體外,同時又使身體很好地抵禦了外界的風寒,身體就會健健康康。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膀胱經的暢通,使這條經絡能夠更好地為我們的身體服務,這樣也能保證腎髒的供應功能。

膀胱的經絡出現了問題,也會導致人體生病,比如一般常見的幹燥症,幹燥症主要表現就是口唇幹燥,這種病在老人那裏特別多。因為我們的唾液是由腎所主的,有些人一旦感到口幹舌燥就是腎陰虛,就應該補腎。有些時候往往會越補越覺得口幹,不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症狀更加嚴重了,這是因為,人體的腎就像水池或沼澤,要想讓它升上來,一定要靠太陽的氣化作用,而膀胱經的氣化功能就相當於太陽,膀胱經的氣化功能好的話,就能夠把腎水帶上來,我們嘴裏就有唾液。如果氣化功能不好的話,陽氣不足,腎水也上不來,就會口唇幹燥。所以治這個病不妨換個思路,從腎陽和膀胱經的氣化功能方麵多下些工夫。

腎的病變主要是由於上述功能異常所導致,大多為虛證。常可表現為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發白早脫,齒牙鬆動,遺精陽痿,精冷不育,女子經少經聞及水腫,二便異常等。膀胱的病變主要表現為排尿異常,如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以及遺尿、小便失禁等。

一個人腎氣開始衰弱了,最先表現在頭發上,一般人到了四十歲就開始出現白頭發了,這說明腎氣開始衰落了,這種現象很正常。如果是少白頭,則說明是先天的腎氣不足,在沒出生以前腎氣就虧了一些,治療少白頭應該多從“後天之本”的脾胃上補償一些。腎的精氣充足則會耳聰,聽覺靈敏,如果精氣不足,則會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