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脾經和胃經

中醫總把脾和胃聯係在一起,這是因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裏。脾胃主管五味,消化和吸收都歸它管,可以說是人體內的糧倉官,《黃帝內經》中也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人在入睡後,從半夜到第二天的7點至9點,人體的營養重新分配,所以我們早上起床後要吃飯,以便給身體及時補充營養。早上是天地也是陽氣最旺的時候,所以說這個時候吃一些食物也是很容易消化的。如果早飯沒有吃,到上午9點以後,人體就會出現營養物質缺乏,人的血液不能夠足夠地循環,而導致頭暈,長期下去對人體的損傷是非常大的。所以吃早飯是非常必要的,而對於一些減肥的人來說,吃早飯也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早飯吃多了是不會發胖的。因為有脾經和胃經在化,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多、吃好。按照天地自然的規律去吃飯、去睡覺就不會生病。很多人把晚飯當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飯和早飯,這都是不正確的,一定要吃早飯,吃早飯就如同“春雨貴如油”一樣金貴。最好是幹稀搭配,粥湯一類容易消化的東西最適合,最好再配以粗纖維的食物,比如麥片、麵食、雞蛋、牛奶等。

人體的經絡非常龐大也非常複雜,其中胃經就是一條,胃經在人體內是一條很長的經絡線,從人的頭部到腳部都有與之相應的徑路,所以說一旦胃經出現了問題,全身上下都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很多人治膝蓋疼就是治胃疼,腳麵疼也是屬於胃經疼,反過來,身體某個部位出現了病症,也會影響到胃經,比如說當人體受傷了,就會出現胃口不好的症狀。現在很多的女孩子長青春痘,想治療的話實際上就是從胃經治。通常長青春痘的小孩子就是因為經常吃冷飲,損傷了胃氣。

胃經的徑路很清晰,它穿過人的乳房的正麵,乳汁的形成全靠胃提供營養物質,全是靠人吃的食物經過胃的作用生成的。現在有一部分中醫研究者不提倡給嬰幼兒喝牛奶,仔細研究這種做法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對嬰幼兒來說,最好的營養物質還是人乳,因為人乳是隻有在懷孕的時候才會分泌的一種特殊的汁液,裏麵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是嬰幼兒生長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而牛奶雖然也是高級營養品,但是跟人乳相比還是缺少了不少的營養物質,特別是當奶牛使用了抗生素後,所產的牛奶的質量就更不如人乳了,不但對嬰幼兒的身體有影響,更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嬰幼兒生長畸形。剛生產過的母親,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補充身體,我們中國傳統的產婦主食一般都是小米粥,小米粥是一種溫補性很高的食物,它是生發的東西,所以說剛剛生了孩子的母親,給她喝牛奶遠遠比不上喝小米粥,或者吃雞蛋喝雞湯,這是幾千年的文化,有它一定的道理。

脾胃在人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後天之本”。這個“後天之本”該怎麼理解呢?當今世界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了,我們擁有了汽車、電腦,甚至還擁有人造衛星等這樣高科技的產品,反過來說,這一切都不是我們人類生存所必需的,人類生存真正離不開的還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這片孕育萬物,供應人類一切的土地,離開了它,人類就沒有了生存的基礎。在中醫理論中,脾胃屬土,有脾土、胃土之稱,它們就是人體內的土地,是人的後天之本。

脾胃是人體內儲存食物的地方,所以身體所需的一切營養物質都是來自脾胃的調配,脾胃的變化影響著全身的營養物質調配,所以我們要認真對待我們的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