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1 / 3)

別後各自回家。在那個轉角的路燈下,我試著對她說:

“我想看看誌保的臉。”

她點了點頭,手伸到口罩前打算摘下來。但馬上她又聳了一下肩,說了聲對不起,拒絕了我的要求。

那時是朝人碰了一下她的手阻止了她。在那一瞬間,我馬上理解了朝人的想法——他想把誌保的燒傷轉移到自己臉上。

但他一時間還無法那樣做。

朝人之前從沒說出過要把誌保的傷轉移給自己,是因為傷口的位置是在臉上。一經轉移,傷口會出現在之前同樣的部位上。如果轉移的時候能自由選擇位置,一切就變得簡單了,遺憾的是,他似乎還沒有那樣的能力。

把傷口轉移到父親身上本來是沒問題的。他頭以下的部位都用被子蓋著,誰也不會發現傷口。但他的頭露在外麵,把傷口轉移到臉上馬上就會被人發現的。朝人的超能力和我們“棄傷”場所對大人們來說是個秘密。所以,為了治好誌保的傷口,我們得下一番功夫找到合適的“棄傷”對象才行。

誌保對朝人的超能力一無所知,所以也無法理解我們在街燈下無言的交流。但是,我們很想把真相告訴她。

第三章

我拜訪了寄養朝人的親戚家,那天他因為感冒沒去上學。

“你去一趟朝人家,幫我把今天的複件交給他吧。”

正要回家時,老師從教室出來叫住了我。這份複件是讓家長確認能否出席三星期後的教學參觀。

特殊班教學參觀的意義和普通班有些不同。以前我曾問過老師:

“大家幾乎都沒法學習,這樣怎麼進行教學參觀?沒必要讓家長來看了吧?”

老師一邊看意見箱的信件一邊回答我。我們教室後麵設置了一個專門的信箱,學生們每天會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在信上投入信箱。那些沒法寫字的學生則讓會寫的孩子代寫。

“我想讓大家看到這些有缺陷的孩子在課堂上是多麼努力。即使學得不好也沒關係。他們在某些方麵是比不上普通孩子,但如果他們在課堂上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問題,不是很讓人開心嗎?”

從她言詞間,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教育這些有缺陷的孩子是多麼的不易。無論教多少遍,他們還是沒辦法自己去廁所,一天到晚吵吵鬧鬧,怎麼喊都停不下來。每當她陷入絕望時,孩子們在教室一起生活的場麵大概已升華為她心靈的一種救贖了吧。

“但是老師,我和朝人家肯定誰都不會來的。”

老師聽到我的話,臉上露出悲傷的神色,一句話也沒有再說。

我拿著複件往朝人家走去。其實我一次也沒去過他家。我知道他家的地址,有時會從前麵經過。朝人似乎不怎麼願意我去他家,我沒問過原因。

我拿著複件按響了他家的門鈴。那是座普通的民宅,門牌上的姓和朝人並不相同。大門開了,走出一個阿姨。看到我她有些疑惑。

“你是……”

“我是朝人的朋友,老師叫我帶東西來。”

她會意地點了點頭,讓我到裏麵去。我想到朝人的境況,對是否進去頗為猶豫,最後還是走進門去。

那裏生活著普通的一家人。客廳裏擺放著沙發和電視機,還開著空調。朝人睡在二樓一間簡陋的房間裏,但似乎並沒有睡著。看到進去的人是我,他雖有些慌張,但還是很開心地說:

“你是來看我的?”

這家人有一個上中學的哥哥和一個上小學的妹妹。門外傳來了孩子上樓的腳步聲。

我把這天學校發生的事和老師說的話一一告訴朝人。不一會兒,房間的門打開了,阿姨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