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力資源管理(3 / 3)

這階段是招聘人員與正式新受聘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向其發出上班試工的通知。通常通知中應寫明新員工的上班時間、地點及其向誰報到。

6.錄用人員崗前培訓

向新員工介紹組織文化、工作內容,使其盡快熟悉企業環境,掌握工作流程和技能,激勵新員工的士氣。培訓周期一般為三天至一周,特殊崗位的培訓可適當延長。培訓合格者方可上崗工作,不合格者應予以辭退。

7.試用員工上崗試用

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工作實踐考察試用人員對工作的適應性,同時,也為試用員工提供進一步了解組織及工作的機會。因此,這是組織與員工的雙向選擇,雙方不受任何契約的影響。培訓合格者上崗試用,試用周期一般為三個月。特殊崗位的試用期可為六個月。試用期內工作優異者,經推薦可提前結束試用期。

8.評價招聘效應

這是整個招聘過程的最後階段。對進行過的招聘過程作總結和評價,並將有關資料整理歸檔。評價指標有招聘成本的核算和對錄用人員評估。核算招聘成本是用經濟指標衡量招聘的效率,招聘的費用支出低,而錄用的人員數多,說明招聘的成本低,如果在低成本條件下,能招聘到高質量的人才則表明招聘效率較高。

三、招聘策略

招聘規劃是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職能之一。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參與製定企業的戰略規劃,並通過分析企業的招聘需求、招聘趨勢,以及以往哪些措施有效、哪些措施無效,來規劃下一年的招聘。

1.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

企業的招聘策略必須服從於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確保招聘規劃與企業戰略相一致。一般而言,當企業處於成長期時,其戰略是實現發展和擴張,必然要求通過招聘實現員工隊伍的規模擴張;當企業處於成熟期時,其戰略是實現穩定發展,應著眼於現有員工隊伍素質的提高和結構優化;而當企業處於衰退期時,其戰略是收縮業務戰線,逐步退出市場,此時應停止招聘或裁員。

2.對現有招聘程序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對現有的招聘程序進行分析,對人力資源實現一定的量化分析,並對有效程序進行重點開發。

3.針對不同候選人采用不同的招聘渠道

候選人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積極找尋工作的候選人;第二類是因為某些原因才偶爾積極找尋工作的人;還有一類則是被動找尋工作的候選人。積極找尋工作的候選人通過招聘廣告可獲得,但被動找尋工作的候選人往往需要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通過專業化招聘及密切接觸才可獲得。因此,越是被動的候選人所采用的招聘渠道花費的成本就越高。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針對不同的候選人采用不同的渠道進行招聘。

4.結合招聘對象的需求特點製訂招聘策略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對每一類候選人的需求進行細致分析,不同類型的候選人對工作的需求差別會很大,如高度被動的候選人,不僅會看重新工作所提供的所有短期和長期的發展機會,更看重公司的願景和戰略與自身工作之間的聯係。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了解最好的人員的需求是什麼,並製定出能滿足候選人需求的招聘策略。

5.提升現有員工的勝任力

企業應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保留最好的員工上,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隨時準備承擔更多的職責,並有機會得到提升。知識鏈接

日本花王公司的招聘程序

1.需要填補或額外增聘人手,部門主管需先填寫員工招聘表格及提交人力資源部經理。

2.獲得董事總經理的批準後,人力資源部將開始招聘。

3.求職者需填寫職位申請表格,在要求下須提供有關文件及個人資料。

4.人力資源部員工會主持第一次麵試。某類職位的求職者需接受筆試、工作取向測試等。花王公司不做IQ測試。挑選的準則是求職者的態度、性格、語言能力、教育背景、工作經驗、支持、接受的培訓等。最後,根據所有有關資料綜合衡量,決定是否給予第二次麵試。

5.第二次麵試。不同職位由不同人士主持。例如,一般員工由人力資源經理負責,個別部門員工由部門主管負責。主管級或以上的員工由副總經理負責。經理級或以上的員工由董事總經理負責。

6.過第二次麵試仍未能做出最後決定,求職者必須接受第三次麵試。

7.公司要求擬雇用的員工接受指定的身體檢查。如求職者拒絕接受,將不符合雇用的資格。如身體檢查結果符合工作要求,可獲得雇用。

8.獲聘後,員工需簽署“查核工作證明授權書”,允許公司向其前任雇主查詢及校對個人資料。

四、招聘來源與渠道

招聘來源與渠道是指能夠發現具備符合資格要求的員工的地方或途徑。從何處獲得招聘候選人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需要最先解決的問題。人員的來源可分為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兩種渠道。從何種渠道選聘人員與組織性質、人事政策、人員求職要求等多種因素有關。

(一)內部招聘

內部招聘是指當組織出現職務空缺後,從組織內部選擇合適的人選填補這個位置。組織利用內部人力資源的形式主要有員工晉升、平級調動、工作輪換和人員重聘等。

1.提拔晉升

提拔晉升是指將組織內部的員工從較低職位調配到較高的職位上。

提拔晉升內部人員的主要優點有以下方麵。

(1)組織與應聘人員之間相互了解,組織能較為正確地評價應聘人員的資格和能力,而應聘人員因為熟知組織的管理文化、管理政策和管理方式,更容易適應新的崗位。